蝉嘒

chán huì [ chan hui]
繁体 蟬嘒
注音 ㄔㄢˊ ㄏㄨㄟˋ

词语释义

蝉鸣。语本《诗.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

词语解释

  1. 蝉鸣。语本《诗·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 唐 韩愈 《题张十八所居》诗:“蛙讙桥未扫,蝉嘒门长扃。” 宋 陆游 《思故庐》诗:“柴门入幽梦,落日乱蝉嘒。”

引证解释

⒈ 蝉鸣。

语本《诗·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
唐韩愈《题张十八所居》诗:“蛙讙桥未扫,蝉嘒门长扃。”
宋陆游《思故庐》诗:“柴门入幽梦,落日乱蝉嘒。”

蝉嘒的网络释义

蝉嘒

  • chán huì ㄔㄢˊ ㄏㄨㄟˋ
  • 蝉嘒(蝉嘒)
  • 蝉鸣。语本《诗·小雅·小弁》:“菀彼柳斯,鸣蜩嘒嘒。” 唐 韩愈 《题张十八所居》诗:“蛙讙桥未扫,蝉嘒门长扃。” 宋 陆游 《思故庐》诗:“柴门入幽梦,落日乱蝉嘒。”
  • 汉字详情

    chán [chan]
    部首: 603
    笔画: 14
    五笔: JU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女性
    仓颉: LICWJ
    四角: 5815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单声。本义:一种昆虫。也称“知了”)

    (2) 同本义。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蝉科,蝉属

    蝉,以旁鸣者。——《说文》。按,尔雅谓之蜩,今苏俗谓之知了。

    寒蝉鸣。——《礼记·夏小正》

    清风半夜鸣蝉。——宋· 辛弃疾《西江月》

    (3) 又如:寒蝉(秋天天冷时的蝉)

    (4) 古代一种极薄的丝织品。以其薄如蝉翼而得名 。如:蝉翼罗(一种轻而薄的丝织物);蝉翼扇(轻纱制的团扇)

    形容词

    (1) 连续不断

    蝉联陵丘。——左思《吴都赋》。注:“不绝貌。”

    (2) 又如:蝉联(连续不断);婵嫣(连属,连绵不断)

    英文翻译

    cicada; continuous

    方言集汇

    ◎ 粤语:sim4 sin4

    宋本广韵

    huì [hui]
    部首: 319
    笔画: 14
    五笔: KDHV
    仓颉: RQJM
    四角: 65077

    详细解释

    (1) 形容小声或清脆的声音 。常用于蝉声、铃声和管乐声,多叠用

    嘒,小声也。——《说文》

    鸣啁嘒嘒。——《诗·小雅·小弁》

    嘒嘒管声。——《诗·商颂·那》

    (2) 又如:嘒唳(蝉鸣声);嘒嘒(象声词)

    形容词

    形容星光微小而明亮。也作嘒嘒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诗·召南·小星》

    有嘒其星。——《诗·大雅·云汉》

    动词

    蝉鸣

    何妨一蝉嘒,自抱木兰丛。——唐· 张祜《秋霁》

    高蝉不复嘒,稍得寒嘒宿。——宋· 王安石《秋日在梧桐》

    英文翻译

    sharp

    方言集汇

    ◎ 粤语:wai3
    ◎ 客家话:[梅县腔] fi5 [台湾四县腔] woi5 fi5 [客英字典] fui5 voi5 [海陆丰腔] woi6 fu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惠齊合去聲合口四等hueh/xueyxi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