蜾蠃

guǒ luǒ [ guo luo]
注音 ㄍㄨㄛˇ ㄌㄨㄛˇ

词语释义

蜾蠃 guǒluǒ

(1) 一种寄生蜂。蜾蠃属胡蜂的统称

eumenid

词语解释

  1. 寄生蜂的一种。亦名蒲卢。腰细,体青黑色,长约半寸,以泥土筑巢于树枝或壁上,捕捉螟蛉等害虫,为其幼虫的食物,古人误以为收养幼虫。

    汉 扬雄 《法言·学行》:“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文选·刘伶<酒德颂>》:“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李善 注引 李轨 曰:“蜾蠃,蜂虫也……蜂虫无子,取桑虫蔽而殪之,幽而养之,祝曰:‘类我。’久则化而成蜂虫矣。” 清 钱谦益 《题<将相谈兵图>》诗:“指撝丑虏成沙虫,睥睨公侯类蜾蠃。”

引证解释

⒈ 寄生蜂的一种。亦名蒲卢。腰细,体青黑色,长约半寸,以泥土筑巢于树枝或壁上,捕捉螟蛉等害虫,为其幼虫的食物,古人误以为收养幼虫。

汉扬雄《法言·学行》:“螟蛉之子殪而逢蜾蠃。”
《文选·刘伶<酒德颂>》:“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李善注引李轨曰:“蜾蠃,蜂虫也……蜂虫无子,取桑虫蔽而殪之,幽而养之,祝曰:‘类我。’久则化而成蜂虫矣。”
清钱谦益《题<将相谈兵图>》诗:“指撝丑虏成沙虫,睥睨公侯类蜾蠃。”

蜾蠃的国语词典

动物名。一种昆虫。体形似蜂,色青黑,腰细。用泥土在树枝上筑巢。常捕食害虫,有益于农作物的生长。

蜾蠃的网络释义

蜾蠃

  • 蜾蠃又名土蜂、蠮螉、蒲卢、细腰蜂,是寄生蜂的一种。头部球形,触角细长,复眼卵形,有单眼三个。腹部七节,腰细。的生活习性不同于其它胡蜂,其成虫平时无巢,营自由生活,仅于雌蜂产卵时,才衔泥建巢,或利用空竹管做巢,每巢产一卵,以丝悬于巢内侧,并外出捕捉鳞翅目幼虫等,经蜇刺麻醉后贮于巢室内,以供其幼虫孵化后食用,一室常贮20-30条之多,封口后,成虫即它飞。其巢多筑于树枝、树干、石上、地上及建筑物等处。蜾蠃有寄生习性,我国浙江省曾在农田悬挂竹管,诱其产卵借以防治农田害虫。成虫体长约18毫米。分布于:四川境内、云南境内。
  • 蜾蠃造句

    蜾蠃,蜾蠃蜂:非群居的黄蜂中的一种,尤指属于壶巢胡蜂亚科的几种筑泥巢的蜂。
    以讹传讹,导致古文中把收养的义子称为“螟蛉之子”,“察物未精”的先祖们哪里想得到蜾蠃“收养”的正是自己后代的“食物”。
    在紫金山的两个星期里,陈锋岭和同学主要协助一位博士跟踪、捕捉、研究一种叫做蜾蠃蜂的寄生蜂。
    本来很多人以为最后一个知情人已经死了,不会再有希望,纷纷放弃寻宝,可螟蛉蜾蠃一个朋友杜仲桑寄生就不甘心,他重新回到死者的房间,企图寻找留下的秘密。
    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
    他找到了一窝蜾蠃,用竹签细心挑开它的窝,看到里面不但有衔来的螟蛉,还有几条小肉虫,同时发现蜾蠃也是雄雌成对的并进并出。
    小苑》中有“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的诗句,这被认为是最早形容干爹-干儿子关系的确切文字。
    原来蜾蠃将螟蛉衔回窝中,用自己尾上的毒针把螟蛉刺个半死,然后在其身上产卵,而小的蜾赢孵化之后,就一直以螟蛉的幼虫为食。

    汉字详情

    guǒ [guo]
    部首: 603
    笔画: 14
    五笔: JJSY
    五行:
    仓颉: LIWD
    四角: 56194

    英文翻译

    the solitary wasp

    方言集汇

    ◎ 粤语:gwo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wo3 [海陆丰腔] go3 [客语拼音字汇] go3 guo3 [台湾四县腔] go3 [宝安腔] go3
    ◎ 潮州话:g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火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kuax/kuaakuɑ
    luǒ [luo]
    部首: 603
    笔画: 19
    五笔: YNKY
    五行:
    仓颉: YNLMI
    四角: 00217

    英文翻译

    the solitary wasp

    方言集汇

    ◎ 粤语:lo2 lo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o3 [梅县腔] lo2 [海陆丰腔] lo3 [客英字典] lo3 [客语拼音字汇] lo2 [宝安腔] lo2 | lo3
    ◎ 潮州话:l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