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蛉

qīng líng [ qing ling]
注音 ㄑ一ㄥ ㄌ一ㄥˊ

词语释义

1.蜻蜓的别称。 2.指一种小船。

词语解释

  1. 蜻蜓的别称。一说极似蜻蜓。惟前翅较短,不能远飞。

    南朝 齐 谢朓 《赠王主簿诗》之一:“蜻蛉草际飞,游蜂花上食。”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蜻蛉,一名青亭,一名胡蝶,色青而大者是也。”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蜻蛉》。

  2. 指一种小船。

    清 陈维崧 《念奴娇·临津怀古》词:“我买蜻蛉刚六尺,红树之中斜繫。”参见“ 蜻蜓舟 ”。

引证解释

⒈ 蜻蜓的别称。一说极似蜻蜓。惟前翅较短,不能远飞。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蜻蛉》。

南朝齐谢朓《赠王主簿诗》之一:“蜻蛉草际飞,游蜂花上食。”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蜻蛉,一名青亭,一名胡蝶,色青而大者是也。”

⒉ 指一种小船。参见“蜻蜓舟”。

清陈维崧《念奴娇·临津怀古》词:“我买蜻蛉刚六尺,红树之中斜繫。”

蜻蛉的国语词典

动物名。昆虫纲蜻蛉目。形似蜻蜓,但前翅的前缘稍短,不能飞远。

蜻蛉的网络释义

蜻蛉

  • 蜻蛉俗称蜻蜓,豆娘,是蜻蜓目(Odonata)昆虫的通称,体大、中、小型,细长。五颜六色的外衣,伶仃轻盈的体态,使其以“美丽公主”的雅号被称作观赏昆虫。鲜为人知的是,除个别种有植食习性为害樱桃外,蜻蜒都是肉食性的。成虫捕食苍蝇、蚊子、蚜虫、叶蝉、虻蠓类和小型蛾蝶类筹许多种农林牧业害虫和卫生害虫。
  • 蜻蛉的翻译

    英语: damselfly, lacewing

    蜻蛉造句

    里面有蚂蚁,草蜻蛉,瓢虫,和甲虫。
    三清凌云诀是凌云门基本道法,相传是蜻蛉道人创派之初云游天下偶然间所得,应是上古高人所写的道法心得,创派之后便用此来作为门派的基本道法。
    是啊,所有的虫族,没有一个家族从生下来就会有翅膀的,我们的蜻蛉族也是这样的。
    马格纳斯手上的红线先是进入蜻蛉的体内,进而通过蜻蛉将其余几人的魔法回路也串连在一起。
    鱼鳃草或许没有别的用途但是非洲树蛇皮呢?草蜻蛉呢?
    蜻蛉族另外一个分支蜻蜓族的,怎么样,美女把。
    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由于草蜻蛉的幼虫同类相食,所以雌蛉将卵产在头发般粗细的丝的末端,这样幼虫孵化出来后就够不着对方,以免互相蚕食。
    她在那人的身上闻到了很好闻的香味,似木又似花的凛冽之香。男子低着头看她,眉清目秀,一身蟹壳轻绡,轻飘飘的衣摆像蜻蛉的羽翼。

    汉字详情

    qīng [qing]
    部首: 603
    笔画: 14
    五笔: JGEG
    五行:
    仓颉: LIQMB
    四角: 55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蜻蜓

    海上之人有好蜻者,每居海上,从蜻游,蜻之至者有百数而不止,前后左右尽蜻也。——《吕氏春秋·精谕》

    (2) 又如:蜻蜓撼石柱(比喻力量小却想动摇大东西,不自量力);蜻蜓吃尾巴(比喻自己吃自己)

    英文翻译

    dragonfly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n1 zin1 [客语拼音字汇] qin1 [台湾四县腔] cin1 zin1 [客英字典] ciang1 zin1 cin1 [宝安腔] ciang1 cin1 [梅县腔] zin1 cin1 [东莞腔] zi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tsĭɛŋcieng/zieng
    líng [ling]
    部首: 603
    笔画: 11
    五笔: JWYC
    五行:
    仓颉: LIOII
    四角: 58132

    详细解释

    ——“白蛉子” báilíngzi:一种小飞虫,比蚊子小,吸人畜的血,能传染黑热病

    英文翻译

    dragonfly, libellulidae

    方言集汇

    ◎ 粤语:l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lin2 [海陆丰腔] lin2 [宝安腔] lin2 [台湾四县腔] lin2 [客英字典] lin2 [客语拼音字汇] l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郎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lieŋl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