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屯蚁聚

fēng tún yǐ jù [ feng tun yi ju]
繁体 蜂屯蟻聚
注音 ㄈㄥ ㄊㄨㄣˊ 一ˇ ㄐㄨ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比喻如同蜂蚁聚集般纷纭杂乱。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书 索虏传》:“首尾逼畏,蜂屯蚁聚,假息旦夕,岂复能超蹈长河,以当堂堂之阵哉。”

成语用法

蜂屯蚁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处。

引证解释

⒈ 形容人群蜂蚁般杂乱地聚集在一起。

《宋书·索虏传》:“搆难西虏,结怨黄龙,控弦熸灭,首尾逼畏,蜂屯蚁聚,假息旦夕,岂復能超蹈长河,以当堂堂之陈哉。”
宋秦观《盗贼下》:“盗贼之起,小则蜂屯蚁聚,虏掠閭里;大则擅名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杀掠吏民。”
《负曝闲谈》第三回:“忙了一会,刚刚完毕,那盐梟的快船就蜂屯蚁聚而来。”

⒉ 蜂屯螘聚:同“蜂屯蚁聚”。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寺院》:“惟承恩寺踞旧内之右,最为城南嚣华之地,游客贩贾,蜂屯螘聚於其中,而佛教之木义刹竿,荡然尽矣。”

蜂屯蚁聚的国语词典

比喻如同蜂蚁聚集般纷纭杂乱。宋.秦观《进策.盗贼下》:「臣闻盗贼之起,小则蜂屯蚁聚,虏掠闾里,大则擅名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杀掠吏民。」《孽海花.第三回》:「这里雯青直到日落西山,才把那些蜂屯蚁聚的亲朋支使出了门。」也作「蚁聚蜂屯」。

蜂屯蚁聚的网络释义

蜂屯蚁聚

  • 成语,出自韩愈的《送郑尚书序》。形容成群的人聚集在一处。
  • 蜂屯蚁聚造句

    但他的手下却是蜂屯蚁聚、鱼龙混杂,风尘人物各色各目。
    蜂屯蚁聚施威武,积草固粮待战争。
    加以构难西虏,结怨黄龙,控弦熸灭,首尾逼畏,蜂屯蚁聚,假息旦夕,岂复能超蹈长河,以当堂堂之陈哉!夫顺从贵速,归德恶晚,赏褒先附,威加后服。
    是时,文灿招抚十三家贼,蜂屯蚁聚,中州一带,旋抚旋叛。
    曾稀稀落落的画客来鸦默雀静地涂鸦点雀,今蜂屯蚁聚的墨客再来谈蜂议蚁,别有风味。
    若夫北庭、回纥之部,白霫、高丽之族,吐蕃、河西之疆,天竺、大理之境,蜂屯蚁聚,俯伏内向,何可胜数。

    汉字详情

    fēng [feng]
    部首: 603
    笔画: 13
    五笔: JTD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LIHEJ
    四角: 5715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夆( fēng)声。本义:蜂,一种昆虫。有蜜蜂、胡蜂、细腰蜂等。特指“蜜蜂”)

    (2) 同本义

    蜂,飞虫螫人者。——《说文》

    蜂虿有毒。——《左传·僖公十二年》

    蜂目而豺声。——《汉书·文元传》

    蜜为液,蜂则阳物也。——《论衡·言毒》

    (3) 又如:蜂虿(蜂与蝎子。泛指小毒虫);蜂臣(指蜂王以外的众蜂);蜂扇蚁聚(蜂翅扇动,蚂蚁聚合。比喻人虽众多起不了大作用)

    (4) 特指蜜蜂 。如:蜂粉(蜜蜂采的花粉)

    形容词

    (1) 比喻众多成群

    楚蜂起之将。——《史记·项羽本纪》

    蜂午并起。——《汉书·刘向传》

    谗言之徒蜂生。——《汉书·中山靖王胜传》

    乡民蚁拥蜂攒,布满山麓。——《广东军务记》

    (2) 又如:蜂出(群拥而出);蜂至(群集而至);蜂溃(像蜂群四处飞散样逃亡);蜂出泉流(像群蜂倾巢,如泉水涌流);蜂合豕突(如群蜂聚集,似野猪奔突。比喻众人杂沓会合,横冲直撞);蜂簇(群蜂簇拥)

    (3) 通“锋”。兵器的尖端。引申为锐势,势头

    今君起江东, 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 楚将,为能复立 楚之后也。——《汉书·陈胜项籍传》

    英文翻译

    bee, wasp, hornet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ng1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pung1 [台湾四县腔] pung1 fung1 [客英字典] fung1 pung1 [海陆丰腔] pung1 fung1 [东莞腔] fung1 [梅县腔] fung1 pung1 bung1 [陆丰腔] pung1 [宝安腔] f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bungbʰuŋ
    tún,zhūn [tun,zhun]
    部首: 302
    笔画: 4
    五笔: GB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PU
    四角: 50717

    详细解释

    tún

    动词

    (1) (会意。从屮贯一。屮( chè),草。一,土地。象草木初生的艰难。①( zhūn)本义:艰难。②引申义:聚集)

    (2) 聚集

    屯,聚也。——《广雅·释诂三》

    胜广皆为屯长。——《汉书·陈胜传》。 师古曰:“人所聚曰屯。”

    火与日,吾屯也。——《庄子·寓言》

    屯骑罗而星布。——张衡《思玄赋》

    (3) 又如:屯聚(会合,聚集);屯屯(聚集);屯合(聚集);屯行(集中行进);屯萃(聚集);屯结(聚集;集结);屯塞(聚拢堵塞);屯师(集结军队);屯居(聚居)

    (4) 戍守,驻扎

    屯大泽乡。——《史记·陈涉世家》

    屯于境上。——《史记·魏公子列传》

    屯新野。——《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屯封(屯守之地);屯堡(军队戍守的保垒);屯卫(派兵驻守护卫);屯籍(登载屯兵的名册);屯夫(守卒);屯列(布防,屯驻);屯次(驻扎);屯防(驻兵防御);屯住(屯驻。驻守);屯泊(驻扎)

    (6) 屯田 。如:屯政(有关屯田的事务);屯丁(屯田之人);屯田客(募来屯田的农民);屯弁,屯衙(管理屯田的小吏);屯收(屯田的收益);屯利(屯田之利);屯官(掌管屯田事务的官)

    (7) 积聚。聚集储存起来

    蜂屯蚁杂,不可爬搜。——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

    (8) 又如:屯积(积聚财货);屯粮;屯积居奇(把奇货储存起来,待机高价出售);屯云(积聚的云气)

    (9) 阻塞 。如:屯门;屯路;屯咽(阻塞);屯街塞巷

    名词

    (1) 屯子,村庄 。如:屯落(村庄;村落)

    (2) 兵营

    请以令发师置屯籍农。——《管子》

    (3) 小山

    生于陵屯。——《庄子·至乐》

    (4) 河港靠船之处

    有七十二道深河港屯。——《黄花峪》

    (5) ∶年 ,由十八个月、每月二十天构成的三百六十天的周期,并且用作再加五天的三百六十五天的马雅历长年的基础

    zhūn

    形容词

    (1) 艰难;困顿

    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尾曲。一,地也。指事。——《说文》

    屯者,物之始生也。——《易·序卦》

    屯见而不失其居。——《易·杂卦》

    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易》

    见僧心暂静,从俗事多屯。——唐· 项斯《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

    (2) 又如:屯穷(困顿贫穷);屯邅(困顿不得志);屯蹇(艰难困苦,不顺利);屯謇(艰难,不顺利);屯蹶(艰难困顿)

    (3) 迟钝 。如:屯钝(迟钝,笨拙);屯闵(迟钝愚鲁)

    动词

    (1) 吝惜

    屯其膏。——《易·屯》

    (2) 又如:屯膏(吝于对下广施德泽)

    (3) 另见 tún

    英文翻译

    village, hamlet; camp; st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tyun4 zeo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un2 [海陆丰腔] tun2 zhun1 [梅县腔] tun2 [宝安腔] zun1 | tun2 [台湾四县腔] tun2 zun1 [东莞腔] tun2 [客语拼音字汇] tun2 zun1
    ◎ 潮州话:tung5(thûng) dung1(tung) sung5(sû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八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綸平聲合口三等ţĭuĕntryn/tvin
    [yi]
    部首: 603
    笔画: 9
    五笔: JYQY
    五行:
    仓颉: LIIK
    四角: 54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义声。本作“螘”。本义:蚂蚁)

    (2) 膜翅类昆虫名。俗称蚂蚁

    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螘也。——《庄子》

    (3) 又如:蚁附蝇趋(如蚁附膻,如蝇逐臭。意指攀附、奉承);蚁聚蜂屯(像蚂蚁和蜜蜂一样杂乱地聚集在一起)

    (4) 酒的泡沫 。如:蚁绿(有浮沫的酒);蚁尊(酒杯。借指酒);蚁瓮(酒坛)

    (5) 玄色

    麻冕蚁裳。——《书》。郑玄注:“蚁谓色玄也。”

    (6) 又如:蚁裳(玄色下衣)

    形容词

    比喻卑微;微末;小 。如:蚁悃(谦称自己的诚挚心意);蚁鼻(比喻微细);蚁窍(小洞);蚁斗(比喻微末的争斗);蚁斗蜗争(比喻微末的争斗)

    英文翻译

    ants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5
    ◎ 潮州话:hia6 [饶平、潮阳]ngiⁿ6

    宋本广韵

    [ju]
    部首: 605
    笔画: 14
    五笔: BCT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EHHO
    四角: 17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小篆,下面是三个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声符。本义:村落)

    (2) 同本义

    聚,会也。——《说文》。按,邑落曰聚,今曰邨,曰镇,北方曰集皆是。

    一年而所居成聚。——《史记·五帝纪》

    聚曰序。——《史记·平帝纪》

    所止聚落化其德。——《后汉书·王扶传》。注:“小于乡曰聚。”

    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刘向《说苑》

    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枚乘《上书谏吴王》

    (3) 又如:聚落(村落里邑,人群聚居的地方)

    (4) 众;集团;一伙

    我是以有辅氏之聚。——《左传·成公十三年》

    陈人恃其聚。——《左传·哀公十七年》

    (5) 又如:聚观(群聚观看);聚口(犹齐声)

    (6) 地名 。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

    动词

    (1) 会合;聚集

    而发于众心之所聚。——《管子·君臣上》

    聚室而谋日。——《列子·汤问》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鸣锣聚众。——《广东军务记》

    聚至百有余乡。

    (2) 又如:聚散浮生(指人生聚散无定。浮生:人活着的时候是虚浮无定的);聚麀之诮(比喻和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在一起,遭人耻笑。麀:母鹿,泛指母兽);聚寇(聚集起来的盗寇)

    (3) 积蓄,累积

    聚菽粟。——《墨子·尚贤中》

    我今将畜积并聚之于仓廪。——《荀子·王制》

    (4) 又如:聚沙成塔;聚米(堆积米粒做成模型以说明军事形势,运筹决策;米堆。形容矮小);聚货(聚集货物)

    (5) 征集

    太医以王命聚之。——柳宗元《捕蛇者说》

    (6) 使民众聚居

    大叔完聚。(完;修好城墙。)——《左传》

    英文翻译

    assemble, meet together, coll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5 [东莞腔] ci5 [海陆丰腔] ci6 [陆丰腔] ci6 [沙头角腔] ci5 [客语拼音字汇] qi4 [客英字典] ci5 ci1 [梅县腔] ci5 [宝安腔] c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慈庾上聲合口三等zyox/dziuudzʰ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