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黛

é dài [ e dai]
注音 ㄜˊ ㄉㄞˋ

词语释义

1.旧时妇女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又名螺黛。 2.借指美女。

词语解释

  1. 旧时妇女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又名螺黛。

    唐 李贺 《恼公》诗:“月分蛾黛破,花合靨朱融。” 宋 胡仲弓 《谒金门》词:“蛾黛浅,只为晚寒妆懒。”

  2. 借指美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至 宣德 二年,尚未有 顾佐 之疏,是时朝臣退食,俱得拥蛾黛为娱。”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妇女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又名螺黛。

唐李贺《恼公》诗:“月分蛾黛破,花合靨朱融。”
宋胡仲弓《谒金门》词:“蛾黛浅,只为晚寒妆懒。”

⒉ 借指美女。

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元夕放灯》:“至宣德二年,尚未有顾佐之疏,是时朝臣退食,俱得拥蛾黛为娱。”

蛾黛的网络释义

蛾黛

  • 蛾黛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e dai,是指美女之眉。
  • 近义词

    汉字详情

    é,yǐ [e,yi]
    部首: 603
    笔画: 13
    五笔: JTR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IHQI
    四角: 53150

    详细解释

    é

    名词

    (1) (形声。从虫,我声。本义:蛾子。昆虫。形似蝴蝶,体躯一般粗大,四翅,静止时平放体侧。多在夜间飞行)

    (2) 同本义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朱蛾其状如蛾。——《山海经·海内北经》

    (3) 又如:蛾罗(即蛾子);蛾蝶(指飞蛾);蛾眉(指飞蛾)

    (4) 蛾眉的简称

    扬蛾微眺。——魏· 曹丕《答繁钦书》

    (5) 又如:蛾黄(淡黄色);蛾黛(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

    (6) 形似蛾的某些高等菌类植物 。如:木耳,桑耳,亦称为木蛾,桑蛾

    (7) 另见

    名词

    (1) 蚂蚁。后作“蚁”

    扶服蛾伏。——《文选·扬雄》

    蜂蛾微命,力何固?——《楚辞》

    (2) 又如:蛾子(幼蚁);蛾附蜂屯(像蚂蚁和蜜蜂一样聚集);蛾封(蚂蚁衔土于穴外堆成的小丘);蛾斗(蚂蚁争斗)

    (3) 另见 é

    英文翻译

    moth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5 ngo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o2 [宝安腔] ngo2 [海陆丰腔] ngo2 [客语拼音字汇] ngo2 [梅县腔] ngo2 [客英字典] ngo2 [东莞腔] ngo2
    ◎ 潮州话:ng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何平聲開口一等ngaŋɑ
    dài [dai]
    部首: 1202
    笔画: 17
    五笔: WALO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OPWGF
    四角: 2333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黑,代声。本义: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

    (2) 同本义

    黱,画眉也。从黑,朕声。——《说文》。锴本作画眉墨。字亦作黛。

    染青石谓之点黛。——《通俗文》

    黛,代也。灭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释名》

    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红楼梦》

    (3) 又如:黛岑(青黑如黛的山峰);黛螺(绘画或画眉所使用的青黑色颜料)

    (4) 女子眉毛的代称 。如:黛眉(眉毛);黛笔(古代妇女画眉之笔)

    (5) 美女 。如:黛娥(比喻美女);黛绿年华(比喻女子的青春时代)

    形容词

    (1) 青黑色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两岸的青山…都装成了深黛的颜色。——鲁迅《故乡》

    (2) 又如:黛烟(青黑色的烟);黛青(青黑如眉黛);黛色(青黑色)

    英文翻译

    blacken eyebrows; black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i6 [客英字典] toi5 [客语拼音字汇] toi4 [梅县腔] toi5 [台湾四县腔] toi5 [宝安腔] toi3
    ◎ 潮州话:d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耐去聲開口一等dʰɒidaih/d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