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箐
繁体
蠻箐
注音
ㄇㄢˊ ㄐ一ㄥ
词语释义
南方少数民族设置的竹弩。
词语解释
南方少数民族设置的竹弩。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景贤·乡贤二》:“途中悬崖絶壑、豺虎蛮箐、水火盗贼之虞,无所不歷,濒於死者屡矣。”
引证解释
⒈ 南方少数民族设置的竹弩。
引清钱泳《履园丛话·景贤·乡贤二》:“途中悬崖絶壑、豺虎蛮箐、水火盗贼之虞,无所不歷,濒於死者屡矣。”
蛮箐的网络释义
蛮箐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中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旧时也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
(2) 同本义
蛮,南蛮也。——《说文》
蛮畿。——《周礼·大司马》
蛮服。又,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周礼·职方氏》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三百里蛮。——《书·禹贡》
蛮荆来威。——《诗·小雅·采芑》
蛮夷要服。——《国语·周语》
瘴疠浮三蜀,风云暗百蛮。——杜甫《闷》
(3) 又如:蛮声哈剌(南方叽哩呱拉的声音);蛮人(指南方人);蛮布(蛮人所织的布);蛮风(指南方蛮地的风;蛮地的风情习俗,引申为粗野的风俗);蛮烟(南方蛮地的瘴烟)
(4) 对奴婢的贱称 。如:蛮秫秫(对男子的贱称);蛮童(南方的童仆)
形容词
粗野,没开化 。如:蛮法(不讲理的样子);蛮话(横蛮的话);蛮气(粗犷悍勇的风气);蛮性子(脾气粗暴);蛮不讲理(横蛮不讲道理)
副词
〈方〉∶ 很,颇 。如:蛮好;蛮有意思;蛮有趣
英文翻译
barbarians; barbarous, savag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n4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山间大竹林。竹木丛生的山谷 。如:箐谷(竹林丛生的山谷);箐峒(竹林中的山洞);箐砦(竹木丛中的山寨);箐道(竹木丛中的山路)
英文翻译
to draw a bamboo bow or crossbow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n1 [客英字典] zin1 [台湾四县腔] zi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in1 [客英字典] zin1 [台湾四县腔] z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精 | 子盈 | 精 | 清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cieng/zieng | tsĭɛ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