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布

jiāo bù [ jiao bu]
注音 ㄐ一ㄠ ㄅㄨˋ

词语释义

传说鲛人所织的织物。蛟﹐通"鲛"。

词语解释

  1. 传说鲛人所织的织物。蛟,通“ 鮫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扬州 有虵市,市人鬻珠玉,而杂货蛟布。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参见“ 蛟綃纱 ”。

引证解释

⒈ 传说鲛人所织的织物。蛟,通“鮫”。参见“蛟綃纱”。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扬州有虵市,市人鬻珠玉,而杂货蛟布。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

蛟布的网络释义

蛟布

  • jiāo bù ㄐㄧㄠ ㄅㄨˋ
  • 蛟布
  • 传说鲛人所织的织物。蛟,通“ 鲛 ”。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扬州 有虵市,市人鬻珠玉,而杂货蛟布。蛟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参见“ 蛟绡纱 ”。
  • 汉字详情

    jiāo [jiao]
    部首: 603
    笔画: 12
    五笔: JUQ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LIYCK
    四角: 5014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交声。本义:古代传说中能发水的一种龙)

    (2) 同本义

    蛟,龙之属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飞置笱水中,即蛟去。——《说文》

    其中有虎蛟。注:“蛟似蛇四足,龙属。”

    母龙曰蛟。——《抱朴子》

    义兴水中有蛟。(蛟,这里指鼍,鳄一类的动物。)——《世说新语·自新》

    (3) 又如:蛟虬(蛟与虬。虬:古代传说中一种有角的小龙。亦泛指水族);蛟螭(蛟龙。螭:传说为蛟龙之属的一种动物);蛟兕(蛟龙与兕牛)

    (4) 又有古书说是无角龙

    蛟,龙属。无角曰蛟。——《韵会》

    乘六蛟兮蜿蝉。——《楚辞·守志》。注:“龙无角曰蛟。”

    (5) 又指小龙或母龙

    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楚辞》。王逸注:“小曰蛟,大曰龙。”

    (6) 通“鲛”。鲨鱼

    胁蛟犀兕,坚若金石。——《商君书·弱民》

    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汉书·武帝纪》

    (7) 又如:蛟革(鲨鱼皮);蛟胎(用鲨鱼皮制成的剑鞘);蛟鱼(传说中的人鱼)

    (8) 通“鲛”。蛟人。传说居于海底的人 。如:蛟珠(传说蛟人所泣之珠);蛟绡(传说蛟人所织的丝织品。泛指绢帛)

    英文翻译

    scaly dragon with four legs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au1 [陆丰腔] gau1 [海陆丰腔] gau1 [客英字典]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宝安腔] gau1 [梅县腔] ga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aukrau/keau
    [bu]
    部首: 318
    笔画: 5
    五笔: DM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KL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2)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坤为布。——《易·说卦》

    抱布贸丝。——《诗·卫风·氓》

    女有余布。——《孟子》

    果布辐凑而常然。——左思《吴都赋》

    商祝免袒,执功布入。——《仪礼·既夕礼记》

    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孟子·滕文公》

    (3) 又如:布衣(平民,老百姓。古时老百姓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平为“布衣”);布槽(布制的马槽);布褐(粗布衣服;又指平民);布总(古代丧服,以麻布束发)

    (4) 棉、麻、苎、葛等织物的通称

    足缠白布。——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土布(手工纺织的布);布索(布制的绳);布衣交(贫贱之交);布裙荆钗(指民家的女子);布头笺(用碎片制成而品质优良的笺纸);布掸子(用布条札成的掸帚)

    (6) 古代钱币

    外府掌邦布之出入。——《周礼·天官·外府》

    (7) 又如:布儿(古代钱币的通称。亦作“泉布”);布缗(古代用绳子串起来的钱)

    动词

    (1) 铺开

    收葱子,必薄布阴干。——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葱》

    禹鲧是始布土。——《山海经·海内经》

    敢私布之。——《左传·昭公十六年》

    布币行礼。——《国语·鲁语上》

    (2) 引申为散开,分布

    天下英豪布在州郡。——《三国志·吴主权传》

    影布石上。——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又如:布陈(敷布陈设);布武(用小步疾走,使足迹散布,而不相重叠);布锦(铺展锦绣)

    (4) 布列

    千人者布列江岸。——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5) 又如:布阵(布列阵势);布兵(布戎。布甲。布列军队);布伍(部署军队)

    (6) 布施;施行

    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

    (7) 又如:布德(广施恩德);布惠(布施恩惠);布化(施行教化)

    (8) 公布,颁布

    法者,…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三》

    (9) 又如:布按三司(布政、按察、都指挥史的总称);布露(公布,向众人布告披露);布谕(布告晓喻);布教(颁布教令)

    (10) 伸开 。如:布指(伸开手指);布展(伸展;扩展)

    (11) 传布

    上器其能,赐以秘书之副,时书未布。——《汉书·叙传》

    (12) 又如:布旨(传布旨意);布种(撒籽栽种);布怨(播怨,结怨)

    (13) 陈述

    聊布往怀,君其详之。——丘迟《与陈伯之书》

    (14) 又如:布达(陈述表达);布述(书信用语。陈述)

    (15) 布置,安排 。如:布席(铺设坐席);布致(布景致思);布摆(安排)

    英文翻译

    cotton cloth, textiles, linen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u5 [海陆丰腔] bu5 [客语拼音字汇] bu4 [沙头角腔] bu5 [梅县腔] bu5 [陆丰腔] bu5 [东莞腔] bu5 [台湾四县腔] bu5 [宝安腔] bu5
    ◎ 潮州话:bou3(pòu) bu3(pù)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愽故去聲開口一等pupoh/p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