蛎墙

lì qiáng [ li qiang]
繁体 蠣牆
注音 ㄌ一ˋ ㄑ一ㄤˊ

词语释义

用蛎灰粉刷的墙。

词语解释

  1. 泛指粉墙。

    清 汪世泰 《奉题<秦淮画舫录>》:“已分艷情销欲净,又听釵响蠣墙边。”

引证解释

⒈ 泛指粉墙。

清汪世泰《奉题<秦淮画舫录>》:“已分艷情销欲净,又听釵响蠣墙边。”

蛎墙的网络释义

蛎墙

  • 蛎墙,拼音是lì qiáng,是汉语词汇,泛指粉墙。
  • 汉字详情

    [li]
    部首: 603
    笔画: 11
    五笔: JDDN
    五行:
    仓颉: LIMMS
    四角: 51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牡蛎。也叫“蚝” 。如:蛎灰(用牡蛎壳烧制成的灰);蛎房(指簇聚而生的牡蛎);蛎粉墙(用蛎灰粉刷的墙)

    (2) 蛎鹬。鸟名 。喙和足红色,头、颈、上胸和上背羽毛黑色,下背至尾基以及下体皆白色,尾羽其余部分黑色。常活动于海滨沙滩上,觅食软体动物、甲壳类和蠕虫等

    英文翻译

    oy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lai6
    ◎ 潮州话:li6

    宋本广韵

    qiáng [qiang]
    部首: 334
    笔画: 14
    五笔: FFUK
    五行:
    仓颉: GGCW
    四角: 441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 同本义

    墙,垣蔽也。——《说文》

    无逾我墙。——《诗·郑风·将仲子》

    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止如堵墙。——《尉缭子·战威》

    老翁逾墙走。——唐· 杜甫《石壕吏》诗

    (3) 又如:墙阙(院落;门庭);墙宇(房舍,住宅;喻指人的气度);墙篱(藩篱,篱笆);墙东(比喻隐居不仕,以避乱世);墙茨(墙上生长蒺藜,意欲清除,又恐墙坏家毁。比喻阖门淫乱,家丑难除);土墙;围墙

    (4) 门屏

    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按:萧墙之内,指国君塞门之内,喻内忧

    (5) 又如: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6) 古代出殡时柩车上覆棺的装饰性帷幔 。如:墙合(即官悬);墙柳(出殡时覆盖在柩车上的装饰性帷幔)

    英文翻译

    wall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