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室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古代王室饲蚕的宫馆。
《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 孔颖达 疏:“公桑蚕室者,谓官家之桑,於处而筑养蚕之室。”《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太后置蚕室织室于 濯龙 中,数往来观视以为娱乐。”《晋书·礼志上》:“ 汉 仪,皇后亲桑东郊苑中,蚕室祭蚕神。”参见“ 蚕宫 ”、“ 蚕馆 ”。
古代执行宫刑及受宫刑者所居之狱室。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李陵 既生降,隤其家声,而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 张铣 注:“蚕室, 汉 行割刑之室,使其避风养疮者。”《汉书·张安世传》:“初, 安世 兄 贺 幸於 衞太子 ,太子败,宾客皆诛, 安世 为 贺 上书,得下蚕室。” 颜师古 注:“谓腐刑也。凡养蚕者,欲其温而早成,故为密室蓄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须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 明 杨珽 《龙膏记·脱难》:“险些儿遭刑来犯法,就便是对狱吏的 条侯 ,下蚕室的 司马 。” 清 宋琬 《诏狱行》:“古来万事难问天,蚕室谁怜 汉 司马 。”
即蚕茧。
明 张鼎思 《琅琊代醉编·蚕室》:“然蚕以茧自衣,亦谓之室。《易林》曰:‘饥蚕作室’是也。”参见“ 蚕茧 ”。
春秋 鲁 邑名。在今 山东省 平邑县 。
《左传·哀公八年》:“ 吴 师克 东阳 而进,舍於 五梧 ,明日舍於 蚕室 。” 杜预 注:“三邑, 鲁 地。” 杨伯峻 注:“﹝ 蚕室 ﹞今 平邑县 境内。”
丛辰名。
《协纪辨方书·义例·蚕室》引《堪舆经》:“蚕室者,岁之凶神也,主丝茧绵帛之事,犯之,蚕丝不收。”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王室饲蚕的宫馆。参见“蚕宫”、“蚕馆”。
引《礼记·祭义》:“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
孔颖达疏:“公桑蚕室者,谓官家之桑,於处而筑养蚕之室。”
《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太后置蚕室织室于濯龙中,数往来观视以为娱乐。”
《晋书·礼志上》:“汉仪,皇后亲桑东郊苑中,蚕室祭蚕神。”
⒉ 古代执行宫刑及受宫刑者所居之狱室。
引《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
张铣注:“蚕室, 汉行割刑之室,使其避风养疮者。”
《汉书·张安世传》:“初, 安世兄贺幸於衞太子,太子败,宾客皆诛, 安世为贺上书,得下蚕室。”
颜师古注:“谓腐刑也。凡养蚕者,欲其温而早成,故为密室蓄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须入密室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
明杨珽《龙膏记·脱难》:“险些儿遭刑来犯法,就便是对狱吏的条侯,下蚕室的司马。”
清宋琬《诏狱行》:“古来万事难问天,蚕室谁怜汉司马。”
⒊ 即蚕茧。 明张鼎思《琅琊代醉编·蚕室》:“然蚕以茧自衣,亦谓之室。参见“蚕茧”。
引《易林》曰:‘饥蚕作室’是也。”
⒋ 春秋鲁邑名。在今山东省平邑县。
引《左传·哀公八年》:“吴师克东阳而进,舍於五梧,明日舍於蚕室。”
杜预注:“三邑, 鲁地。”
杨伯峻注:“﹝蚕室﹞今平邑县境内。”
⒌ 丛辰名。
引《协纪辨方书·义例·蚕室》引《堪舆经》:“蚕室者,岁之凶神也,主丝茧绵帛之事,犯之,蚕丝不收。”
蚕室的国语词典
养蚕的温室。
蚕室的网络释义
蚕室
蚕室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一种能吐丝结茧的昆虫)
(2) 同本义 。有家蚕、柞蚕等。蚕丝为重要的纤维资源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 张俞《蚕妇》
(3) 又如:蚕舍(蚕屋。蚕房);蚕精(蚕神);蚕蜕(蚕眠期所脱的皮)
(4) 蚕事。养蚕的工作
罗敷善蚕桑。——《乐府诗集·陌上桑》
(5) 又如:蚕功(蚕事);蚕母(古时主管蚕事的女官)
动词
养蚕 。如:蚕具(养蚕所用的器具);蚕作(养蚕的劳作);蚕耕(养蚕与耕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coiⁿ5 [揭阳、潮阳]caiⁿ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腆 | 他典 | 透 | 先開 | 上聲 | 銑 | 開口四等 | 山 | 先 | tʰien | thenx/thee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宀从至。人到屋中就停止了。本义:内室)
(2) 同本义 。堂后之正室。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室的东西两侧叫“房”
室,实也。——《说文》。段注:“古者前堂后室。释名曰:“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古者宫室贵贱同称。——《易·系辞》传
室,堂之内,人所安止也。——《说文系传》
若通而言之,则宫室通名,故《尔雅》云,“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别而言之,论其四面穹隆则曰宫,因其贮物充实则曰室。”——《礼记·曲礼上》疏
入室又弗见也。——《礼记·问丧》
(3) 又如:室间(室内);室庑(居室);室温(室内温度);室隅(室内角落);登堂入室;室匣(内室中贮藏衣物的柜)
(4) 房屋;房间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诗·小雅·斯干》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又如:室家(居所,住宅;夫妇所居为室,一门之内为家;妻子);室宇(房舍;屋宇);室宅(房舍住宅);室事(建房用材);室制(宫殿、屋宇的规模样式);室舍(房屋;住所);室第(住宅);室闾(房舍);室庐(居室,房舍)
(6) 家
室人交遍谪我。——《诗·邶风·北门》
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唐· 杜甫《石壕吏》
(7) 又如:室老(家相,家臣中的长者);室族(家族);室祭(家祭);室人(家中的人);室怒市色(生家中人的气,却以怒色对待市人,谓迁怒于人)
(8) 机关、工厂、学校等内部的工作单位 。如:办公室;研究室;手术室;收发室
(9) 指妻子
三十曰壮,有室。——《礼记·曲礼上》
(10) 又如:室妾(妻妾);室氏(妻子);正室;侧室
(11) 墓穴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诗·唐风·葛生》
(12) 刀剑的鞘 :与刀刃、猎刀或者其它器械紧密配合的护套
拔剑,剑长操其室。——《战国策·燕策》
(13) 家人;家族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14) 家产;家财
四分公室,季氏择二。——《左传·昭公五年》
(15) 姓
动词
(1) 娶妻;成家
丈夫二十而室,妇女十五而嫁。——《韩非子》
(2) 男女同房,交媾
王氏陷贼中,贼欲逼室之, 王氏骂贼,贼怒,遂支解之。——《金史》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t7 [台湾四县腔] siit7 (sii3) [梅县腔] shit7 [客语拼音字汇] sid5 [沙头角腔] sit7 [东莞腔] sit7 [海陆丰腔] shit7 (shi3) [宝安腔] sit7 [陆丰腔] sh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失 | 式質 | 書 | 質A | 入聲 | 質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sjit | ɕĭĕ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