蚑蛲

qí náo [ qi nao]
繁体 蚑蟯

词语释义

多足的蚑虫和没脚的蛲虫。常用以指代低等动物。

词语解释

  1. 多足的蚑虫和没脚的蛲虫。常用以指代低等动物。

    《文子·道原》:“水为道也……大苞羣生而无私好,泽及蚑蟯而不求报。”《淮南子·原道训》:“夫举天下万物蚑蟯贞虫,蝡动蚑作,皆知其所喜憎利害者,何也?”《淮南子·俶真训》:“夫与蚑蟯同乘天机。”

引证解释

多足的蚑虫和没脚的蛲虫。常用以指代低等动物。

《文子·道原》:“水为道也……大苞羣生而无私好,泽及蚑蟯而不求报。”《淮南子·原道训》:“夫举天下万物蚑蟯贞虫,蝡动蚑作,皆知其所喜憎利害者,何也?”《淮南子·俶真训》:“夫与蚑蟯同乘天机。”

汉字详情

[qi]
部首: 603
笔画: 10
五笔: JFCY
仓颉: LIJE
四角: 541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虫类徐行

蚑,行也。从虫,支声。——《说文》。按,虫行也。

蚑行哙息。——《淮南子·俶真》

(2) 又如:蚑行(昆虫举首而行的样子)

名词

(1) 虫名。蟢蛛

蚑蛷,多足虫也。——《声类》

蚑蟜蝼蚁。——枚乘《七发》

昆蚑感惠。——《七命》

(2) 又如:蚑蛷(虫名。多脚,形如小蜈蚣,青黑色);蚑蛲(多足的蚑虫和没脚的蛲虫。常用以指低等动物)

(3) 蟛蚑 。又名“蟛蜞”。甲壳纲。似蟹,体小,螯足无毛,红色;步足有毛,穴居近海地区江河沼泽的泥岸中

英文翻译

tip-toe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2 [海陆丰腔] ki2 [陆丰腔] ki3 [台湾四县腔] ki2 [梅县腔] ki2
◎ 潮州话:k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巨支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gʰĭegje/gie
náo [nao]
部首: 603
笔画: 12
五笔: JATQ
五行:
仓颉: LIJPU
四角: 55112

详细解释

名词

蛲虫 。如:蛲蛔(蛲虫和蛔虫。泛指人体寄生虫);蛲瘕(由人体寄生虫引起的腹中结块的病)

英文翻译

worms

方言集汇

◎ 粤语:jiu4

宋本广韵

蚑蛲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