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戴盆

pí fú dài pén [ pi fu dai pen]
注音 ㄆ一ˊ ㄈㄨˊ ㄉㄞˋ ㄆㄣ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比喻力不能胜。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汉 焦赣《易林 复之萃》:“蚍蜉戴盆,不能上山。”

成语用法

蚍蜉戴盆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力不胜任。

引证解释

⒈ 比喻力不能胜。蚍,一本作“蜱”。

汉焦赣《易林·复之萃》:“蚍蜉戴盆,不能上山。”

蚍蜉戴盆的网络释义

蚍蜉戴盆

  • 蚍蜉戴盆,读音是pí fú dài pén,是一个汉语成语。典故出于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三:“蚍蜉戴盆,不能上山。”比喻能力低而承担的任务极重。也比喻不自量力。
  • 汉字详情

    [pi]
    部首: 603
    笔画: 10
    五笔: JXXN
    五行:
    仓颉: LIPP
    四角: 521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蚍蜉,一种大蚂蚁 。如:蚍蜉堞(蚁垤);蚍蝣(蚍蜉和蜉蝣)

    (2) 蚍衃,植物名。即锦葵 。如:蚍衃(植物名,即锦葵);蚍蜉酒草(药用植物鼠曲草的异名)

    (3) 喻微小的力量 。如:蚍蜉援(喻微小的援助)

    英文翻译

    mussels; various shellfish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pi3 [海陆丰腔] pi2 [梅县腔] pi2 [宝安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bi3 pi2
    ◎ 潮州话:b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fu]
    部首: 603
    笔画: 13
    五笔: JEBG
    仓颉: LIBND
    四角: 52147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虫,孚声。本义:蚍蜉:大蚂蚁) 同本义 。如:蜉蝣羽(比喻只顾目前,不图将来的人);蜉蝣撼大树(比喻自不量力)

    英文翻译

    mayfly; kind of large insect

    方言集汇

    ◎ 粤语:fa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eu2 [客英字典] feu2 [海陆丰腔] feu2 [宝安腔] fiu2 [客语拼音字汇] feu2 fu2 [梅县腔] fe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縛謀平聲開口三等bʰĭəubiu/biou
    dài [dai]
    部首: 412
    笔画: 17
    五笔: FALW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IWTC
    四角: 4385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本义:增益)

    (2) 同本义

    分物得增益曰戴。——《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

    (3) 古国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

    宋人、 蔡人、 卫人伐 戴。——《春秋》

    动词

    (1) 加在头、颈、面、肩上、胸上

    戴,覆也。——《尔雅》

    日抱戴。——《孝经·援神契》。注:“在上曰戴。”

    戴胜降于桑。——《礼记·月令》

    垂发戴白。——《后汉书·邓禹传》。注:“戴白,父母也。”

    颁白者(老人)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无戴其苍,地履其黄。——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闻喜宴独不戴花。——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戴笠(戴斗笠);戴头识脸(有身分,有面子;很有派头);戴巾的(指士大夫阶级);戴假发;戴耳环;戴金戒指;戴盆(将盆覆戴在头上);披星戴月(顶着星星和月亮);戴白(满头都是斑白的发丝。形容人老);她洗了手套,发现它们戴不上了

    (3) 拥护,从各方面给予支持

    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国语·周语上》

    (4) 又如:爱戴;戴情(感激他人的诚意);戴仰(拥戴仰望);拥戴(拥护推戴)

    (5) 敬奉,尊奉 。如:戴日(敬奉太阳);戴德(感戴恩德)

    英文翻译

    wear on top; support

    方言集汇

    ◎ 粤语:daai3
    ◎ 客家话:[梅县腔] dai5 [海陆丰腔] dai5 [客英字典] dai5 [陆丰腔] dai5 [客语拼音字汇] dai4 [台湾四县腔] dai5 [宝安腔] dai5 [东莞腔] dai5 [沙头角腔] dai5
    ◎ 潮州话:dai3(tài) <姓>do3(tò)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代去聲開口一等taih/toytɒi
    pén [pen]
    部首: 510
    笔画: 9
    五笔: WVL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CSHT
    四角: 80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皿,分声。皿,泛指盘碗一类器具。本义:盛东西或洗涤用的器皿。通常为圆形,口大底小,比盘深)

    (2) 同本义

    盆,盎也。——《说文》

    盆实二鬴,厚半寸,脣寸。——《考工记·陶人》

    与其盆簝。——《周礼·牛人》。司农注:“所以盛血。”

    盆器倾侧。——《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炭盆(烧木炭的火盆);脸盆;大铜盆(一种较浅的口大底小的盛器,多为圆形);盆吊(把囚犯倒吊处死的一种酷刑);盆冤(覆盆之冤,喻指蒙受莫白之冤);盆口精熟(精通、熟悉赌博的门道)

    (4) 古代量器。容量为古制十二斗八升

    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荀子》

    (5) 古炊器

    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礼记·食货志》

    (6) 姓

    动词

    (1) 把物浸在水盆里

    夫人缫,三盆手。——《礼记》

    (2) 水上涌四溢。也作“湓”

    青、 冀之域淫雨漏河, 徐、 岱之滨海水盆溢。—— 汉· 陈忠《因灾异上疏劾中侍伯荣》

    量词

    (1) 古代计算量盆所盛数量的单位。古制十二斗八升为一盆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获之。——《荀子》

    (2) 计算一般容器盆所盛数量的单位

    予购三百盆。——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又如:两盆鲜花

    英文翻译

    basin, tub, pot, bowl

    方言集汇

    ◎ 粤语:pun4
    ◎ 客家话:[陆丰腔] pun3 [客英字典] pun2 [海陆丰腔] pun2 [宝安腔] pun2 [台湾四县腔] pun2 [梅县腔] pun2 [沙头角腔] pun2 [东莞腔] pun2 [客语拼音字汇] pu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三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蒲奔平聲合口一等buonbʰuən

    蚍蜉戴盆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