虺蝮
注音
ㄏㄨㄟˇ ㄈㄨˋ
词语释义
虺蝮
(1) 蝮蛇类毒蛇
英
词语解释
蝮蛇类毒蛇。
《周礼·地官·土训》“道地慝以辨地物”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地慝,地所生恶物害人者,皆虺蝮之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武孝廉》:“虺蝮之行,而豺狼之心,必不可以久居!曩所啖药,乞赐还也!”
引证解释
⒈ 蝮蛇类毒蛇。
引《周礼·地官·土训》“道地慝以辨地物” 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地慝,地所生恶物害人者,皆虺蝮之属。”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武孝廉》:“虺蝮之行,而豺狼之心,必不可以久居!曩所啖药,乞赐还也!”
虺蝮的网络释义
虺蝮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huǐ
名词
(1) (形声。从虫,兀(
)声。本义:蜥蜴)(2) 同本义
胡为虺蜴。——《诗·小雅·正月》。陆疏:“一名蝾螈,水蜴也。或谓之号蟪,或谓之蛇毉。”
为虺弗摧。——《国语·吴语》
(3) 又如:虺易(蜥蜴);虺蜓(蜥蜴和壁虎);虺蜥(蜥蜴)
(4) 毒蛇,俗你土虺蛇,大毒蛇。泛指蛇类
虺,蛇属,细颈大头,色如绶文,大者长七八尺。——《字汇》
维虺维蛇。——《诗·小雅·斯干》
虺,蝰地。——《广雅》
雄虺九首。——《楚辞·天问》
王虺骞只。——《楚辞·大招》
(5) 又如:虺豺(泛指毒蛇猛兽);虺蛇(毒蛇。亦喻恶人);虺民(毒蛇似的人);虺螫(毒蛇咬);虺蛇入梦(生女的徵兆);虺皮(蛇皮)
(6) 另见
huī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large poisonous snake
方言集汇
◎ 粤语:fui1 wai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i3 fi5 wi3 kui3 [梅县腔] fi3 fui3 foi3 wui3 [海陆丰腔] fui3 foi5 wui3 kui3 [客语拼音字汇] foi1 [宝安腔] fui3 | foi1 [客英字典] fui3 foi1 fui1 vu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i3 fi5 wi3 kui3 [梅县腔] fi3 fui3 foi3 wui3 [海陆丰腔] fui3 foi5 wui3 kui3 [客语拼音字汇] foi1 [宝安腔] fui3 | foi1 [客英字典] fui3 foi1 fui1 vu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四皆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虺 | 呼懷 | 曉 | 皆合 | 平聲 | 佳 | 合口二等 | 皆 | 蟹 | hruai/xoei | xwɐ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动物名。蝮蛇
蝮,虫也。从虫,复声。——《说文》
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说文》
羽山多蝮虫。——《山海经·南山经》
蝮蛇蓁蓁。——《楚辞·招魂》
(2) 又如:蝮虫(传说中的毒蛇名);蝮毒(蝮蛇之毒。蝮蛇般的毒心,极言其恶毒);蝮蝎(蝮蛇与蝎子。泛指毒蛇、毒虫);蝮虿(蝮蛇和蝎子)
英文翻译
venomous snake, viper
方言集汇
◎ 粤语:fuk1
◎ 客家话:[陆丰腔] fuk8 [海陆丰腔] fuk7 buk7 pit8 [宝安腔] fuk7 [台湾四县腔] fuk7 buk7 pit8 [客英字典] fuk7 buk7 [梅县腔] buk7 [客语拼音字汇] fug5
◎ 客家话:[陆丰腔] fuk8 [海陆丰腔] fuk7 buk7 pit8 [宝安腔] fuk7 [台湾四县腔] fuk7 buk7 pit8 [客英字典] fuk7 buk7 [梅县腔] buk7 [客语拼音字汇] f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蝮 | 芳福 | 滂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東 | 通 | phiuk | pʰĭu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