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蚁

chóng yǐ [ chong yi]
繁体 蟲蟻
注音 ㄔㄨㄥˊ 一ˇ

词语释义

1.犹虫豸。 2.比喻卑贱的人。 3.表示自谦。

词语解释

  1. 犹虫豸。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七:“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 唐 杜甫 《缚鸡行》:“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周作人 《故乡的野菜》:“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参见“ 虫豸 ”。

  2. 蟲螘:1.犹虫豸。

    清 唐甄 《潜书·抑尊》:“君日益厚,臣日益卑,是以人君之贱视其臣民,如犬马虫螘之不类於我。”参见“ 虫蚁 ”。

  3. 比喻卑贱的人。

  4. 表示自谦。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虫螘之赤心。”

  5. 对禽鸟等小动物的通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虫蚁儿里多情的,鶯儿第一。” 凌景埏 校注:“指小的鸟雀和虫,也写作‘虫鷖’。”《水浒传》第六二回:“却説 燕青 为无下饭,拿了弩子去近边处寻几个虫蚁吃。”《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有个客人,时常要买虫蚁。”

引证解释

⒈ 犹虫豸。参见“虫蚁”。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七:“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
唐杜甫《缚鸡行》:“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因谚有‘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之语,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
参见“虫豸”。蟲螘:1.犹虫豸。 清唐甄《潜书·抑尊》:“君日益厚,臣日益卑,是以人君之贱视其臣民,如犬马虫螘之不类於我。”

⒉ 比喻卑贱的人。

⒊ 表示自谦。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虫螘之赤心。”

⒋ 对禽鸟等小动物的通称。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虫蚁儿里多情的,鶯儿第一。”
凌景埏校注:“指小的鸟雀和虫,也写作‘虫鷖’。”
《水浒传》第六二回:“却説燕青为无下饭,拿了弩子去近边处寻几个虫蚁吃。”
《古今小说·沉小官一鸟害七命》:“有个客人,时常要买虫蚁。”

虫蚁的国语词典

小的飞禽走兽。《水浒传.第六一回》:「晚间入城,少杀也有百十个虫蚁。」《荡寇志.第五回》:「看见虫蚁儿便去射,不论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树上歇的,但不看见,看见便一箭取来。」也作「虫鹥」。

虫蚁的网络释义

虫蚁

  • 虫蚁是指比喻卑贱的人。
  • 汉字详情

    chóng [chong]
    部首: 603
    笔画: 6
    五笔: JHN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MI
    四角: 50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 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2) 同本义

    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说文》

    风为虫。——《孔子家语·执辔》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虫飞薨薨。——《诗·齐风·桑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不胜虫蛇。——《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虫豸(昆虫;虫子);虫蛭(小虫子);虫天(百虫能各自适应所处的环境);虫吊(虫声。其声凄切,有如吊问);虫出(人死后数日则尸体生虫。喻死后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虫。——《荀子》

    (4) 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蛟虫死。——《吕氏春秋·览冥》

    (5) 又如:长虫(大虫。方言。指老虎);虫虾(指鱼虾);虫虱(泛指蛀虫);虫网(谓蜘蛛布网)

    (6) 虫灾 。如:虫霜水旱(指农田的四大害);虫妖(虫类造成的灾害。多指蝗灾)

    英文翻译

    insects, worms; KangXi radical 142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w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ng2 fui3 [宝安腔] cung2 | fui3 [台湾四县腔] cung2 fi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东莞腔] cung2 [客英字典] chung2 [梅县腔] chung2 [陆丰腔] ch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偉微合上聲合口三等xĭwəihyoix/xvoj
    [yi]
    部首: 603
    笔画: 9
    五笔: JYQY
    五行:
    仓颉: LIIK
    四角: 541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义声。本作“螘”。本义:蚂蚁)

    (2) 膜翅类昆虫名。俗称蚂蚁

    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螘也。——《庄子》

    (3) 又如:蚁附蝇趋(如蚁附膻,如蝇逐臭。意指攀附、奉承);蚁聚蜂屯(像蚂蚁和蜜蜂一样杂乱地聚集在一起)

    (4) 酒的泡沫 。如:蚁绿(有浮沫的酒);蚁尊(酒杯。借指酒);蚁瓮(酒坛)

    (5) 玄色

    麻冕蚁裳。——《书》。郑玄注:“蚁谓色玄也。”

    (6) 又如:蚁裳(玄色下衣)

    形容词

    比喻卑微;微末;小 。如:蚁悃(谦称自己的诚挚心意);蚁鼻(比喻微细);蚁窍(小洞);蚁斗(比喻微末的争斗);蚁斗蜗争(比喻微末的争斗)

    英文翻译

    ants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5
    ◎ 潮州话:hia6 [饶平、潮阳]ngiⁿ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