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

chóng cǎo [chong cao]
繁体 蟲草
注音 ㄔㄨㄥˊ ㄘㄠ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中草药名。冬虫夏草的省称。。

词语解释

  1. 中草药名。冬虫夏草的省称。

    《人民日报》1973.2.6:“这一年,共用工二百八十八个,采回虫草、川贝、木通……中草药一百六十多种。”参见“ 冬虫夏草 ”。

引证解释

⒈ 中草药名。冬虫夏草的省称。参见“冬虫夏草”。

《人民日报》1973.2.6:“这一年,共用工二百八十八个,采回虫草、川贝、木通……中草药一百六十多种。”

虫草的网络释义

虫草

  • 冬虫夏草仅仅是我国190多种虫草中的一种,主产于青藏高原上,又简称“虫草”。虫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主要活性成分为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等有益于人体吸收的物质,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疲劳等多种功效。
  • 2018年11月20日,原食药监局发出通知,要求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
  • 虫草造句

    实验研究了虫草膏的滋阴补肾作用。
    理塘县车站附近的王铁匠前段时间生意特别好,天天有农牧民来打挖虫草的小锄头。
    本发明是一种白灵菇、虫草菌丝体口服液配方及其生产方法。
    改进苯酚硫酸法利用全波长酶标仪测定虫草多糖的含量,并对虫草多糖测定样品的制备和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
    初夏里的草丛密又绿,一望无际的草丛里混杂着各种虫草,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有合唱,齐唱,独唱,四重凑……它们不需要指挥,也不需要歌谱,它们是天生的歌者!
    这时,球形的子囊孢子,遇到虫草蝙幅蛾幼虫,便钻进虫体内部,吮其营养,萌发菌丝。
    根据实验结果表明,虫草的雄激素样作用不是睾丸酮,或许是其所含麦角固醇类物质所致。
    虫草灵芝粉胶囊金氏康虫草菌丝体灵芝粉。
    一起学做虫草花拌蒿子秆儿。
    正宗玉树新虫草惊爆价,虫草。
    用虫草的虫体、菌柄、子座、及子囊孢子进行了纯培养分离,结果获得了分生孢子阶段的真菌的纯培养物。
    况且,历来用虫草,主治肺劳虚损病人,现今无限扩大,人人可用,令郎中也莫名其妙了。
    炖食虫草花炖乌鸡、虫草花炖水鸭、虫草花炖鸽子等。
    桌子上的菜也很丰盛,有许多补品,人参,鹿茸,雪蛤,虫草………都是人工合成制造的,但药效不错。
    传统的比较被认可的吃法有隔水蒸、文火煮、泡虫草酒、和老鸭一起炖,同时也有直接干嚼、打粉做虫草胶囊等众多食用方法。
    含有丰富的甘露醇、虫草酸、多醣、腺苷及麦角甾醇等活性成分。
    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冬虫草,高原稀有的药珍贵药材。
    为了搭配和凸显高原特色风味,青藏游牧特色私厨还采购了青海的鹿角菜、虫草菇、羊肚菌和高原菜籽油。
    冬虫夏草有多种食用方法,传统的被认可的吃法有隔水蒸,文火煮,泡酒,和老鸭一起炖,同时也有直接干嚼、打粉做虫草胶囊等众多食用方法。

    汉字详情

    chóng [chong]
    部首: 603
    笔画: 6
    五笔: JHN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MI
    四角: 50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 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2) 同本义

    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说文》

    风为虫。——《孔子家语·执辔》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虫飞薨薨。——《诗·齐风·桑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不胜虫蛇。——《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虫豸(昆虫;虫子);虫蛭(小虫子);虫天(百虫能各自适应所处的环境);虫吊(虫声。其声凄切,有如吊问);虫出(人死后数日则尸体生虫。喻死后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虫。——《荀子》

    (4) 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蛟虫死。——《吕氏春秋·览冥》

    (5) 又如:长虫(大虫。方言。指老虎);虫虾(指鱼虾);虫虱(泛指蛀虫);虫网(谓蜘蛛布网)

    (6) 虫灾 。如:虫霜水旱(指农田的四大害);虫妖(虫类造成的灾害。多指蝗灾)

    英文翻译

    insects, worms; KangXi radical 142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w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ng2 fui3 [宝安腔] cung2 | fui3 [台湾四县腔] cung2 fi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东莞腔] cung2 [客英字典] chung2 [梅县腔] chung2 [陆丰腔] ch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偉微合上聲合口三等xĭwəihyoix/xvoj
    cǎo [c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AJ
    四角: 44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容词

    (1) 粗糙;粗劣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

    动词

    (1)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词

    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英文翻译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方言集汇

    ◎ 粤语:co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co3 [台湾四县腔] co3 cau3 [陆丰腔] co3 [海陆丰腔] co3 cau3 [客英字典] cau3 [宝安腔] cau3 [东莞腔] cau3 [梅县腔] cau3
    ◎ 潮州话:cau2 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采老上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x/c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