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娘

chóng niáng [ chong niang]
繁体 蟲娘
注音 ㄔㄨㄥˊ ㄋ一ㄤˊ

词语释义

1.唐玄宗女寿安公主的小名。 2.诗词中多指歌伎舞女。

词语解释

  1. 唐玄宗 女 寿安公主 的小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忠志》:“ 玄宗 ,禁中尝称 阿瞒 ,亦称 鸦 。 寿安公主 , 曹野那姬 所生也,以其九月而诞,遂不出降。常令衣道服,主香火。小字 虫娘 ,上呼为 师娘 。为太上皇时, 代宗 起居,上曰:‘汝在东宫,甚有令名。’因指 寿安 :‘ 虫娘 是 鸦 女,汝后与一名号。’及 代宗 在 灵武 ,遂令 苏澄 尚之,封 寿安 焉。”参阅《新唐书·寿安公主传》。

  2. 诗词中多指歌伎舞女。

    宋 柳永 《玉楼春》词:“虫娘举措皆淹润,每到婆娑偏恃俊,香檀敲缓玉纤迟,画鼓声喧莲步紧。” 清 陈维崧 《西施·玉峰公宴席上赠施校书》词:“闻説虫娘新自 茸城 到,唤取奏清歌。”参见“ 虫人 ”。

引证解释

⒈ 唐玄宗女寿安公主的小名。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玄宗,禁中尝称阿瞒,亦称鸦。参阅《新唐书·寿安公主传》。

寿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也,以其九月而诞,遂不出降。常令衣道服,主香火。小字虫娘,上呼为师娘。为太上皇时, 代宗起居,上曰:‘汝在东宫,甚有令名。’因指寿安 :‘ 虫娘是鸦女,汝后与一名号。’及代宗在灵武,遂令苏澄尚之,封寿安焉。”

⒉ 诗词中多指歌伎舞女。参见“虫人”。

宋柳永《玉楼春》词:“虫娘举措皆淹润,每到婆娑偏恃俊,香檀敲缓玉纤迟,画鼓声喧莲步紧。”
清陈维崧《西施·玉峰公宴席上赠施校书》词:“闻説虫娘新自茸城到,唤取奏清歌。”

虫娘的网络释义

虫娘

  • 虫娘,汉语词语,读音是chóng niáng,在诗词中多指歌妓舞女,也指唐玄宗女寿安公主的小名。出自《木兰花》(四之三·林钟商)词:“虫娘举措皆淹润,每到婆娑偏恃俊。”
  • 汉字详情

    chóng [chong]
    部首: 603
    笔画: 6
    五笔: JHN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MI
    四角: 50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 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2) 同本义

    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说文》

    风为虫。——《孔子家语·执辔》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虫飞薨薨。——《诗·齐风·桑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不胜虫蛇。——《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虫豸(昆虫;虫子);虫蛭(小虫子);虫天(百虫能各自适应所处的环境);虫吊(虫声。其声凄切,有如吊问);虫出(人死后数日则尸体生虫。喻死后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虫。——《荀子》

    (4) 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蛟虫死。——《吕氏春秋·览冥》

    (5) 又如:长虫(大虫。方言。指老虎);虫虾(指鱼虾);虫虱(泛指蛀虫);虫网(谓蜘蛛布网)

    (6) 虫灾 。如:虫霜水旱(指农田的四大害);虫妖(虫类造成的灾害。多指蝗灾)

    英文翻译

    insects, worms; KangXi radical 142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w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ng2 fui3 [宝安腔] cung2 | fui3 [台湾四县腔] cung2 fi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东莞腔] cung2 [客英字典] chung2 [梅县腔] chung2 [陆丰腔] ch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偉微合上聲合口三等xĭwəihyoix/xvoj
    niáng [niang]
    部首: 323
    笔画: 10
    五笔: VYV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VIAV
    四角: 434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女,良声。本义:对妇女的泛称,多指少女)

    (2) 同本义

    见娘喜容媚,愿得结金兰。——古乐府《子夜歌》

    (3) 又如:渔娘;厨娘;婆娘;老板娘;娘行(女性通称);娘们(女人);娘娘庙(俗谓送子女神之庙);娘子关(一称苇泽关。在山西省平定县东北,河北省井陉县西。相传唐平阳公主率军驻此);新娘;姑娘

    (4) ∶母亲

    旦辞爷娘去。——《乐府诗集·木兰诗》

    (5) 又

    爷娘唤女。

    (6) 又

    爷娘闻女来。

    耶娘妻子走相送。——唐· 杜甫《兵车行》

    (7) 又如:我出生时我娘死了;爹娘;娘母(母亲);娘母子(母亲)

    (8) 奴婢对女主人也称娘

    那秋菊拾着鞋儿道:“娘这个鞋,只好盛我一个脚指头儿罢。”——《金瓶梅词话》

    (9) 称人之妻 。如:娘们(指妻子)

    (10) 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

    娘以指叩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11) 又如:娘妗(舅母);大娘;婶娘;姨娘

    英文翻译

    mother; young girl; woman; wife

    方言集汇

    ◎ 粤语:noeng4
    ◎ 客家话:[梅县腔] ngiong2 [东莞腔] ngiong2 [客语拼音字汇] ngiong2 [陆丰腔] gniong3 [客英字典] ngiong2 [海陆丰腔] ngiong2 [沙头角腔] niong2 [台湾四县腔] ngiong2 [宝安腔] ngi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女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nriang/niangɳ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