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悬镜

xū táng xuán jìng [ xu tang xuan jing]
繁体 虛堂懸鏡
注音 ㄒㄨ ㄊㄤˊ ㄒㄨㄢˊ ㄐ一ㄥ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明镜悬于高堂之上﹐纤微必照。比喻人之心地纯正﹐明察事理。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史 陈良翰传》:“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成语用法

虚堂悬镜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引证解释

⒈ 明镜悬于高堂之上,纤微必照。比喻人之心地纯正,明察事理。

《宋史·陈良翰传》:“知温州瑞安县。俗号强梗,吏治尚严, 良翰独抚以宽……听讼咸得其情。或问何术, 良翰曰:‘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虚堂悬镜的国语词典

心无偏见,待人处世均能如镜鉴物。比喻心地公平,自能明察是非曲直。

虚堂悬镜的网络释义

虚堂悬镜

  • 虚堂悬镜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ū táng xuán jìng,比喻办理事情、审查案件,对情况了解得清楚透彻。
  • 汉字详情

    [xu]
    部首: 608
    笔画: 11
    五笔: HAOG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PTC
    四角: 21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 )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2) 同本义

    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 昆仑虚。——《说文》

    河出 昆仑虚。——《尔雅》

    虚邑。——《易·升》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诗·傭风·定之方中》

    以游逍遥之虚。——《庄子·天运》

    (3) 又如:虚莽(墟丘和草莽)

    (4) 住所;处所

    郑国,今 河南之 新郑,本 高辛氏火正 祝融之虚也。——《汉书》

    (5) 通“墟”。故城;废址;废墟;荒地

    凡十三岁而社稷为虚。——《汉书·贾谊传》

    无由不通,无虚不败。——《逸周书·文政》

    (6) 又如:虚土(荒芜之地);虚荒(荒芜,荒废);虚空(犹荒野。空旷无人之处);虚墓(墟墓。丛葬的基地)

    (7) 乡村市集

    之虚所卖之。——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童区寄传》

    一虚皆惊

    (8) 又如:虚市;虚里(墟里,村庄);虚邑(墟落;村落);虚所(集市);虚城(墟落和城邑);虚落(墟落。村庄)

    (9) 孔洞;空隙。引申为薄弱环节

    若循虚而出入,则亦无能履也。——《淮南子·泛论》

    (10) 又如:虚隙(空隙,漏洞)

    (11) 空际,天空。引申为凌空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宋· 苏轼《前赤壁赋》

    (12) 又如:虚皇(天帝,指玉帝);虚碧(指清澈碧蓝的天空);虚檐(凌空的房檐);虚极,虚象(指太空);虚亡(高空;太空)

    (13) 指抽象的理论

    亭林之学成于贵实;予之学出于导虚。—— 清· 包世臣《艺舟双楫》

    (14) 又如:虚比浮词(不切实际的空泛之谈);虚空横拟(凭空想像);虚喻浮言(说空话;说没有根据的话);虚灵(生动而不可捉摸);虚见(无根之论;浮浅之见)

    (15) 姓

    形容词

    (1) 空虚,与“实”相对

    虚,空也。——《尔雅》

    无虚不败。——《周书·文政》。注:“国无人谓之虚。”

    有凭虚公子者。——张衡《西京赋》

    仓府两虚,国弱。——《商君书·去强》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记》

    (2) 又如:虚箦(屁);虚火(为一点小事而过分张扬);虚爵(空的饮酒器);虚壑(空谷);虚器(中空的器物);虚花(虚幻不实)

    (3) 疏松,不坚实或不结实 。如:虚儾(过度宽松);虚笼笼(疏松的样子);虚闲(疏朗有致);虚薄(虚浮,不笃实)

    (4) 稀少

    自此贼情渐虚,官兵始知所向,以至擒殄。——宋· 王弥大《清溪弄兵录》

    (5) 虚弱

    虚稼先死。——《吕氏春秋·辨土》。注:“根不实也。”

    (6) 又如:虚劣(虚弱);虚城(虚弱的城邑);虚孱(虚弱无能);虚顿(虚弱疲惫);虚弊(虚弱疲敝,贫乏疲困);虚惫(虚弱疲惫)

    (7) 空闲;间断 。如:虚日(空闲的日子);虚闲(空闲;清闲)

    (8) 心慌,不踏实 。如:虚心架子(不得不对付但又心中无数的意思)

    (9) 谦虚

    足下虚心。——《汉书·李广苏建传》

    心不能虚。——清· 刘开《问说》

    心之不虚

    (10) 又如:虚中(谦虚;虚心);虚己(犹虚心);虚忝(谦词。谓无其实而空受荣宠);虚受(虚心接受);虚恭(谦虚、恭敬)

    (11) 虚假,不真实

    皆存想虚致,未必有其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12) 又如:虚科(虚情假意);虚脾甜口(虚情假意);虚脾胃(虚情假意);虚下(演出中演员暂时退场);虚嚣(虚假不实;欺诈)

    (13) 道教语。指无欲无为的思想境界

    致虚极。——《老子》。魏源本义:“虚者无欲也。”

    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韩非子》

    (14) 又如:虚皇坛(道教太虚神的祭坛);虚夷(恬淡寡欲);虚玄(指道家思想。老子主张虚一静观和玄览,故称)

    动词

    (1) 使空出

    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

    天子复思,且征以代,虚吏部左承位以待之。——唐· 韩愈《王公神道碑铭》

    虚而浮。——宋· 沈括《梦溪笔谈》

    旁设一虚坐。——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虚中乐喜。——清· 刘开《问说》

    (2) 又如:虚左(虚尊位以待贤能的人。古代车位以左为尊,故虚以待之);虚宁(帝位空悬)

    (3) 通“居”。居住

    非其里而虚之,非礼也。——《荀子·大略》

    (4) 使成为废墟

    此其所以丧九牧之地,而虚宗庙之国也。——《荀子》

    (5) 耗费

    虚其府库,以备车马。——《墨子》

    浑邪率数万之众来降,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譬若奉骄子。——《史记》

    副词

    (1) 徒然,白白地

    贾生年少虚垂涕。—— 李商隐《安定城楼》

    好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

    (2) 又如:虚邀(空邀;白请);虚生(徒然活着,白活);虚花(白白地耗费);虚过(白白地度过);虚劳(白费力气);虚费(白白地消耗);虚废(白白丢弃)

    英文翻译

    false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魚平聲開口三等khio/qivkʰĭo
    táng [tang]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IP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BRG
    四角: 9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尚声。“尚”有“高”义。本义:殿堂。高于一般房屋,用于祭献神灵、祈求丰年)

    (2) 同本义

    堂,殿也。——《说文》。段注:“古曰堂, 汉以后曰殿。古上下皆称堂, 汉上下皆称殿。至 唐以后,人臣无有称殿者矣。”

    殿,堂之高大者也。——《说文古本考》

    立于西堂。——《书·顾命》

    吾见封之若堂者矣。——礼记·檀弓》。注:“堂形四方而高。”

    王坐于堂上。——《孟子·梁惠王上》

    燕坐于华堂之上。——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观其坐高堂。——明· 刘基《卖柑者言》

    华堂旅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堂上(殿堂上);堂下(宫殿、厅堂阶下);堂宇(殿堂的顶棚);堂事(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堂阶(堂下的台阶);堂阁(殿堂楼阁);堂廉(殿堂的侧边)

    (4) 后泛指房屋的正厅

    审堂下之阴。——《吕氏春秋·察今》

    堂前松柱。——晋· 干宝《搜神记》

    崔九堂前几度闻。—— 唐· 杜甫《江南逢季龟年》

    堂有炼珍。——清· 周容《芋老人传》

    (5) 又如:堂轴(挂在厅堂壁上的字画);高堂(高大的厅堂);堂户(门庭之内);堂筵(堂中坐席);堂坳(堂的低处;泛指低洼之处);堂扁(厅堂上的题额);堂室(厅堂和内室);堂前(正房前面;正厅);堂房(堂和房)

    (6) 旧时官府议论政事、审理案件的地方

    宾客满堂。——《史记·魏公子列传》

    (7) 如:堂参(于公堂上参谒上司);大堂(衙门中审理案件的厅堂);过堂;堂食(堂馔。堂餐。唐时政事堂的公膳);堂案(唐代宰相政事堂的文书档案);堂厨(政事堂的公膳房)

    (8) 尊称别人的母亲 。如:令堂;萱堂

    (9) 用于商店、厅事、书斋名称 。如:同仁堂;杜甫草堂;春在堂

    (10) 也指署事的官吏 。如:堂官(明清时各部主官的称谓);都御史称都堂;尚书称部堂;府州县正印官称正堂

    (11) 山上宽阔平坦的地方

    外堂即向东之坞。——《徐霞客游记》

    (12) 佛堂 。如:堂头(寺院中对方丈的称呼);堂头和尚(僧寺住持)

    形容词

    (1) 在外表、举止或言语上表现出尊严的 。如:堂堂大丈夫;堂而皇之,堂哉皇哉(形容公然、大模大样或有气派)

    (2) 同一祖父但不同父亲的兄弟姊妹关系 。如:堂族(关系较远的同族);堂姊妹

    (3) 高显的样子

    刊层平堂,设切崖。——《文选·张衡·西京赋》

    量词

    用于分节的课程或一套物件。如:一堂课;一堂家具

    英文翻译

    hall; government office

    方言集汇

    ◎ 粤语:t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o2 tong2 [台湾四县腔] tong2 [客英字典] tong2 [海陆丰腔] tong2 [客语拼音字汇] tang2 tong2 [宝安腔] tong2 [沙头角腔] tong2 [东莞腔] tong2 [陆丰腔] tong3
    ◎ 潮州话:dng5/deng5 ,tang5(thâ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dangdʰɑŋ
    xuán [xuan]
    部首: 440
    笔画: 11
    五笔: EGC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BIP
    四角: 7733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2) 同本义

    悬者植梯接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以叵幅悬之。——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倒悬之。——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悬丝诊脉(传说古代中医诊脉法之一。不见面将丝线系于病人腕上诊脉治病);悬壁(相学术语。指脸部接近耳垂下端处的部位)

    (4) 牵挂;挂念 。如:悬结(悬念;惦记);悬悬(挂念);悬肠挂肚(担心;挂念)

    (5) 凭空设想;揣测

    你们做的事,须自己承认。怎么悬定得罪?——《梼杌闲评——明珠缘》

    (6) 又如:悬度(无根据地揣测、估计);悬料(凭空臆测);悬猜(揣测,猜想)

    (7) 揭示 。如:悬金(出具赏格)

    (8) 公布 。如:悬令(公布法令);悬名(张榜公布名姓);悬法(公布法令)

    (9) 系连,关联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管子》

    王之命悬于遂手。——《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形容词

    (1) 久延不决 。如:悬调(长期拖欠的赋税);悬租(长期拖欠的租赋)

    (2) 孤立,无所依傍 。如:悬然(无所依傍貌;空虚貌);悬师(远征的孤军);悬守(犹孤守)

    (3) 空虚,匮乏 。如:悬虚(凌空;空虚、空洞)

    (4) 形容高耸,陡峭 。如:悬崖峭障(陡直的山崖,高险的山峯);悬峰(陡峭的山峰)

    (5) 〈方〉∶危险的,危难的或惊险的 。如:真悬

    (6) 相差较大的 。如:悬迸(差别很大);悬邈(相距很远)

    (7) 河流或涧水向下奔流 。如:悬流;悬溜;悬濑

    名词

    悬钟、磬等乐器的架子

    宿燎设悬。——唐· 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庙碑》

    英文翻译

    hang, suspend, hoist; be hung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4
    ◎ 潮州话:huin5(hûiⁿ) [饶平、揭阳、潮阳]hiang5(hiâng)

    宋本广韵

    jìng [jing]
    部首: 506
    笔画: 16
    五笔: QUJ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YTU
    四角: 807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2) 同本义 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镜,鉴也。——《玉篇》

    镜,景也。——《说文》

    明镜者可以察形也。——《大戴礼记·保傅》

    以镜考己行。——《汉书·谷永传》

    窥镜而自视。——《战国策·齐策》

    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

    不知明镜里。——唐· 李白《秋浦歌》

    如镜之新开。——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镜袱(盖住镜面的布帛帘子);镜心(镜子的中心);镜月(镜中之花,水中之月);镜花(镜中的花影)

    (4) 其他光学用器具(如器械) 。如:显微镜;分光镜;聚光镜;望远镜;放大境;透镜;物镜;凸透镜;三棱镜

    (5) 眼镜 。如:目镜;风镜;花镜;茶镜;墨镜;太阳镜

    形容词

    明净 。如:镜天(澄澈的天空);镜目(明亮敏锐的影光)

    动词

    (1) 照

    镜于水,见面之容。——《墨子》

    不自镜见。——《汉书·杜邺传》

    (2) 明察 。如:镜见(明察事理的见解);镜机(洞烛机微)

    (3) 借鉴 。如:镜考(借鉴前事以考校本身的所作所为);镜戒(借鉴他事作为警惕。也作“镜诫”)

    英文翻译

    mirror; lens; glass; glasses

    方言集汇

    ◎ 粤语:ge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