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虔诚
(1) 恭敬而有诚意
词语解释
基本释义
恭敬有诚心。北周.庾信〈周祀五帝歌〉一二首之五:「朱弦绛鼓罄虔诚,万物含养各长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民间各处,立起个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诚祈祷,无有不应。」也作「虔心」。
虔诚一词的阿拉伯语是“EKHLAS”,有纯洁、清除的之意。著名《古兰经》注疏家塔巴勒斯说,“EKHLAS”(虔诚)的意思是清除所有污垢,虔诚者就是没有任何道德和精神污垢的人。
虔诚一词在《古兰经》中出现了50多次,其中《古兰经》第112章就是以“EKHLAS”(虔诚)命名的,而且这章是《古兰经》的心脏,它包含了深奥的认主学。
引证解释
⒈ 恭敬而有诚意。
引北周庾信《祀五帝歌》:“朱絃絳鼓罄虔诚,万物含养各长生。”
唐杜荀鹤《将过湖南经马当山庙因书三绝》之二:“贪残官吏虔诚謁,毒害商人沥胆过。”
《醒世恒言·马当神风送滕王阁》:“那船将次倾覆。满船的人尽皆恐惧,虔诚祷告江神,许愿保护。”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真挚的友谊》:“我脱下帽子,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了列宁的墓室。”
虔诚的国语词典
恭敬有诚心。北周.庾信〈周祀五帝歌〉一二首之五:「朱弦绛鼓罄虔诚,万物含养各长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五》:「民间各处,立起个虎媒之祠,若是有婚姻求合的,虔诚祈祷,无有不应。」也作「虔心」。
虔诚的网络释义
虔诚 (汉语词语)
虔诚的翻译
反义词
虔诚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虍,文声。虍(
),虎头。本义:虎行走的样子)(2) 同本义。引申为勇武、强固
虔,虎行皃。——《说文》
有虔秉钺。——《诗·商颂·长发》
(3) 诚敬;诚心
以告虔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虔卜于先君也。——《左传·成公十二年》
纠虔天刑。——《国语·鲁语》
薛姨妈笑道:“果然如此,算我的孝心虔了。”——《红楼梦》
(4) 又如:虔谢(真诚地感谢);虔恳(诚恳祈求);虔洁(诚实而纯洁);虔肃(诚实而严肃);虔恭(诚敬)
动词
(1) 杀戳
虔,杀也。秦晋之北,鄙谓贼为虔。——《方言》一
虔刘我边陲。——《左传·成公十三年》
席卷虔刘。——左思《魏都赋》
(2) 又如:虔刘(杀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ken2 [海陆丰腔] kien2 [客英字典] ken2 kien2 [台湾四县腔] kien2 [客语拼音字汇] kian2 vun2 [梅县腔] kia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乾 | 渠焉 | 羣 | 仙B開 | 平聲 | 先 | 開口三等 | 仙B | 山 | gien/gyen | gʰĭɛ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言,成声。本义:诚实,真诚)
(2) 同本义
诚,信也。——《说文》
币必诚。——《礼记·郊特牲》
诚者自成也。——《礼记·中庸》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东,一厝 雍南。——《列子·汤问》
行之发于至诚。——《汉书·赵广汉传》
乃能衔哀致诚。——韩愈《祭十二郎文》
(3) 又如:诚款(真诚恳切);诚敬(真诚,敬重);诚虔(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4) 真实
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论语·子路》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礼记·大学》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说林上》
(5) 又如:诚理(真理);诚谛(真实而详审)
副词
(1) 确实,的确
诚既勇兮又以武。——《楚辞·九歌·国殇》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此为宰相听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听事已宽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诚不能免;诚恐(只怕,恐怕)
(3) 果真;如果
楚诚能绝 齐, 秦愿献 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