蘼芜
词语释义
蘼芜
(1) 绿丝藻类
词语解释
草名。芎藭的苗,叶有香气。
《山海经·西山经》:“﹝ 浮山 ﹞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癘。” 汉 刘向 《九叹·怨思》:“菀蘼芜与兰若兮,渐藁本於洿瀆。” 隋 薛道衡 《昔昔盐》诗:“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復齐。” 冯至 《蚕马》诗:“黄色的蘼芜已经凋残,到处飞翔黑衣的海燕,我的心里还燃着余焰,我悄悄地走到她的窗前。”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蘼芜》。
引证解释
⒈ 草名。芎藭的苗,叶有香气。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蘼芜》。
引《山海经·西山经》:“﹝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癘。”
汉刘向《九叹·怨思》:“菀蘼芜与兰若兮,渐藁本於洿瀆。”
隋薛道衡《昔昔盐》诗:“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復齐。”
冯至《蚕马》诗:“黄色的蘼芜已经凋残,到处飞翔黑衣的海燕,我的心里还燃着余焰,我悄悄地走到她的窗前。”
蘼芜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繖形科假蛇床子属,多年生草本。茎高尺许,叶为羽状复叶,以芹叶而分裂更细,风干后可以做香料。花白色。古人相信蘼芜可使妇人多子。
蘼芜的网络释义
蘼芜
蘼芜造句
汉字详情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糜 | 靡爲 | 明 | 支B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B | 止 | mie/mye | mĭe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艸,无声。本义:土地不耕种而荒废)
(2) 同本义
田甚芜,仓甚虚。——《老子》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杨恽《报孙会宗书》
田园将芜。——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 又如:芜荒(荒芜);芜绝(荒芜断绝);芜蔓(荒芜;荒凉);芜废(荒废);芜荟(荒芜);芜蒌(野草);芜旷(犹荒芜)
(4) 杂乱
陆文深而芜。——《世说新语·文学》
(5) 又如:芜音(声音多而杂乱。引申指音律不协畅);芜昧(不明,杂乱不清的样子);芜浅(杂乱浅陋);芜累(文字不够简炼,常有多余重复之处);芜漫(杂乱散漫)
名词
(1) 丛生的杂草
寝兴日已寒,白露生庭芜。——颜延年《秋朝诗》
(2) 又如:芜没(指杂草丛生,隐没于其中);芜芜(草木茂密繁盛的样子)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