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篨

qú chú [ qu chu]
注音 ㄑㄨˊ ㄔㄨˊ

词语释义

1.用苇或竹编成的粗席。 2.身有残疾不能俯视的人。 3.谄谀献媚的人。

词语解释

  1. 见“ 蘧蒢 ”。

引证解释

⒈ 见“蘧蒢”。

汉字详情

[qu]
部首: 301
笔画: 19
五笔: AHAP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YYO
四角: 443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通“蕖”。荷花

蘧藕拔,蜃蛤剥。——张衡《西京赋》。 李善注引 薛综曰:“蘧,芙蕖。”

(2) 通“遽”。驿车

仁义,先王之蘧庐也。——《庄子·天运》

英文翻译

a plant which resembles wheat but has no edible grain

方言集汇

◎ 粤语:keo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2 gi2 [海陆丰腔] gi2 ki2 [台湾四县腔] gi2 k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強魚平聲開口三等gʰĭogio/giv
chú [chu]
部首: 624
笔画: 15
五笔: TBWT
仓颉: HNLD
四角: 88294

英文翻译

coarse bamboo mat; ugly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4 cy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u2 [海陆丰腔] chu2 [台湾四县腔] c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魚平聲開口三等drio/divɖʰĭ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