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翰

fān hàn [ fan han]
注音 ㄈㄢ ㄏㄢˋ

词语释义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毛传:'藩,屏也;翰,干也。'后因以'藩翰'喻捍卫王室的重臣。 喻指藩国。 指布政使。 犹藩篱。比喻界域。

词语解释

  1.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毛 传:“藩,屏也;翰,干也。”后因以“藩翰”喻捍卫王室的重臣。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宗子藩翰,心存国家,念在弭乱。” 宋 苏舜钦 《祭滕子京文》:“改麾于 吴 ,忽此凶变。人亡师保,国失藩翰。”《清史稿·世祖纪二》:“宗室诸子贝勒等,皆太祖、太宗子孙,为国藩翰,理宜优遇。”

  2. 喻指藩国。

    《晋书·张方传》:“ 晋氏 之祸难,实始藩翰。”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安边》:“且 光武 居 河南 单于於内郡,以为 汉 藩翰,终于一代,不有叛逆。”《水浒传》第八九回:“於戏!敬事大国,祗畏天地,此藩翰之职也。”

  3. 指布政使。

    清 吴敏树 《湖北按察使贵阳唐子方先生哀辞》:“公往以名举人,为县令 湖北 。以才能发闻,洊陟藩翰。”

  4. 犹藩篱。比喻界域。

    唐 元稹 《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 李 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 宋 秦观 《魏景传》:“如 同叟 者虽不足以窥 老 庄 之藩翰,亦 葛稚川 之流乎?” 清 薛雪 《一瓢诗话》三二:“ 温飞卿 、 段柯古 诸君,虽与﹝ 李玉溪 ﹞并名,不能歷其藩翰。”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藩翰”喻捍卫王室的重臣。

《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毛传:“藩,屏也;翰,干也。”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宗子藩翰,心存国家,念在弭乱。”
宋苏舜钦《祭滕子京文》:“改麾于吴,忽此凶变。人亡师保,国失藩翰。”
《清史稿·世祖纪二》:“宗室诸子贝勒等,皆太祖、太宗子孙,为国藩翰,理宜优遇。”

⒉ 喻指藩国。

《晋书·张方传》:“晋氏之祸难,实始藩翰。”
唐吴兢《贞观政要·安边》:“且光武居河南单于於内郡,以为汉藩翰,终于一代,不有叛逆。”
《水浒传》第八九回:“於戏!敬事大国,祗畏天地,此藩翰之职也。”

⒊ 指布政使。

清吴敏树《湖北按察使贵阳唐子方先生哀辞》:“公往以名举人,为县令湖北。以才能发闻,洊陟藩翰。”

⒋ 犹藩篱。比喻界域。

唐元稹《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
宋秦观《魏景传》:“如同叟者虽不足以窥老庄之藩翰,亦葛稚川之流乎?”
清薛雪《一瓢诗话》三二:“温飞卿、段柯古诸君,虽与﹝李玉溪﹞并名,不能歷其藩翰。”

藩翰的网络释义

藩翰

  • 藩翰fān hàn,以“藩翰”喻捍卫王室的重臣。喻指藩国。指布政使。犹藩篱。比喻界域。
  • 汉字详情

    fān [fan]
    部首: 301
    笔画: 18
    五笔: AIT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EHW
    四角: 44169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潘声。本义:篱笆)

    (2) 同本义

    藩,屏也。——《说文》

    藩,篱也。——《广雅·释室》

    羝羊触藩。——《易·大壮卦》

    吴人藩 卫侯之舍。——《左传·哀公十二年》

    而青蝇点素,同兹在藩。——《后汉书·杨震传》

    (3) 又如:藩屏(藩篱屏障);藩柴(篱笆);藩架(篱芭);藩落(篱落,篱芭)

    (4) 屏障

    国有故,则藩塞阻路,而止行者。——《周礼·夏官》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贾谊《过秦论》

    (5) 王侯的封国 。如:藩伯(古代诸侯中的领袖);藩岳(指诸侯或总领一方的地方长官)

    (6) 藩国的君主

    东平王苍罢归藩。——《后汉书·明帝纪》

    (7) 又如:藩邸(藩王(亲王)的宅第);藩储(储君之位)

    (8) 四周有屏围的车叫藩车。简称“藩”

    以藩载栾盈及其士。——《左传·襄公十二年》

    (9) 境域,涯际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汉· 贾谊《过秦论》

    (10) 又如:藩服(旧指离开京城最远的边远地区);藩篱(指边疆、边界)

    (11) 封建王朝分封的土地

    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三刻拍案惊奇》

    动词

    (1) 护卫;捍卫

    舍诸边境,使卫藩焉!——《左传·哀公十六年》

    (2) 又如:藩辅(捍卫;辅佐);藩翼(捍卫);藩镇(屏藩镇守)

    (3) 遮蔽;遮掩

    以相藩饰。——《荀子·荣辱》

    (4) 又如:藩车(有帷遮蔽的车子);藩蔽(古代用施漆的苇席制成的车蔽)

    (5) 用篱芭等围起来

    吴人藩卫侯之舍。——《左传·哀公十二年》

    (6) 又如:藩盾(用大盾临时构筑的屏藩)

    英文翻译

    fence; boundary; outlying border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4
    ◎ 客家话:[宝安腔] fan1 [海陆丰腔] pan1 fan1 [客语拼音字汇] fan2 [台湾四县腔] pan1 fan1 [客英字典] fan1 [梅县腔] fan2 fan1 [东莞腔] p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附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bʰĭwɐnbyan/bvan
    hàn [han]
    部首: 626
    笔画: 16
    五笔: FJW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JOSM
    四角: 48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羽,倝( gàn)声。本义:天鸡,也叫锦鸡或山鸡)

    (2) 同本义

    翰,天鸡,赤羽也。——《说文》

    蜀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皋鸡。——《逸周书·王会》

    (3) 又如:翰音(鸟的叫声上达于天,而鸟仍旧在地。比喻居非其位而声过其实)

    (4) 长而硬的鸟羽

    鸡曰翰音。——《礼记·曲礼》。注:“犹长也。”按,鸟羽之长而劲者为翰,高飞持之,亦所以卫体。

    (5) 又如:翰毛(羽毛);翰翮(犹羽翼)

    (6) 长毛

    犬色更赤,有长翰。——汉· 刘向《列仙传》

    故藉翰林以为主人。——《文选·扬雄·长杨赋》。李善注引《说文》曰:“长老者曰翰。”

    (7) 笔毫,毛笔 。如:挥翰;翰池(墨池,砚)

    (8) 文章;信札 。又如:翰札(书信);翰苑(翰林院的别称;亦指翰林);翰林修撰(文学侍从官);翰藻(文彩藻绘。指文章)

    (9) 文词 。如:文翰;辞翰;翰迹(指文辞、书牍);翰藻(文采,辞藻)

    (10) 文史方面的才能 。如:诗翰

    (11) 棺之旁饰 白马 。如:乘翰(乘白马)

    (12) 通“幹”( gàn)。草木的茎干,引申为骨干,维护者,支持者

    之屏之翰,百辟为害。——《诗·小雅·桑扈》

    四方攸同,王后维翰。——《诗·大雅·文王有声》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诗·大雅·板》

    形容词

    (1) 高飞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诗·大雅·常武》

    (2) 又如:翰飞(高飞);翰登(以虚声而登高位)

    英文翻译

    feather, writing brush, pen, pencil

    方言集汇

    ◎ 粤语:hon6
    ◎ 客家话:[陆丰腔] hon5 [台湾四县腔] hon5 [客英字典] hon5 [海陆丰腔] hon5 [梅县腔] hon5 [客语拼音字汇] hon4 [东莞腔] hon5 [宝安腔] ho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安平聲開口一等ghan/hanɣ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