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垢纳污

cáng gòu nà wū [ cang gou na wu]
繁体 藏垢納污
注音 ㄘㄤˊ ㄍㄡˋ ㄋㄚˋ ㄨ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藏垢纳污 cánggòu-nàwū

(1) 比喻包容肮脏丑恶的人和事

shelter evil people and countenance evil practices

也作“藏污纳垢”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成语辨析

藏垢纳污和“含垢纳污”;同出一源;都可指包容坏人坏事。但“含垢纳污”原指有容忍耻辱和污蔑的器量;藏垢纳污没有此意。

成语用法

藏垢纳污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坏人聚积的场所。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藏污纳垢”。

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明刘若愚《酌中志·忧危竑议前纪》:“至今读之者,无不魂惊髮竖,愈见神庙圣度,真如海岳之藏垢纳污靡不包容者。”
清孙雨林《皖江血·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李大钊《青年与农村》:“若想扩清选举,使这种新制度不作高等流氓们藏污纳垢的巢穴、发财作官的捷径,非开发农村不可。”

藏垢纳污的国语词典

隐藏污垢,聚集秽物。如:「厨房最容易藏垢纳污,所以要常常清洗整理。」也作「含垢纳污」。

藏垢纳污的网络释义

藏垢纳污

  • 藏垢纳污是一个成语,读音是cáng gòu nà wū,意思是防护邪恶的人,脸上邪恶的做法。
  • 藏垢纳污的翻译

    日语: 悪人(あくにん)や悪事(あくじ)をかくまう
    俄语: собирáть всю грязь

    藏垢纳污造句

    鼓励私人开旅馆本是件好事,但不能把私人旅馆办成藏垢纳污的地方。
    招待所自从他主事后就成了藏垢纳污的地方。
    这间公寓里藏垢纳污,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有。
    某夜总会是藏垢纳污的地方。
    佛门清净地,岂可藏垢纳污?
    党八股是藏垢纳污的东西,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你们看看,那个水塘是不是藏垢纳污?除了蚊子会给我们这些人唱赞歌,还有谁会喜欢它?
    内讧之宫闱,是帝国最高统治层面中,最见不得天日的藏垢纳污的所在。
    不过,也有武林人士对九道山庄产生质疑,觉得九道山庄是藏垢纳污之地。
    你们看看,那个水塘是不是藏垢纳污?
    其产生与绍兴这一“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地”的特殊文化传统和吴越地区的鸟图腾崇拜有着密切联系。
    星期六晚上当地所有的流氓聚集在那里,酒店后面的落袋撞球游戏室便成了藏垢纳污的场所。
    不过,暇不掩瑜,这些年来,朝廷少了的是从前的那种励精图治的豪气,多了的却是安富尊荣,藏垢纳污的俗气。

    汉字详情

    cáng,zàng [cang,zang]
    部首: 301
    笔画: 17
    五笔: ADNT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IMS
    四角: 44253

    详细解释

    cáng

    动词

    (1) (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 储积,收藏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

    (4) 隐匿

    藏,匿也。——《说文新附》

    慢藏海盗。——《易·系辞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

    (6) 怀有 。如:包藏;藏怒(怀藏怒火;怀恨于心)

    zà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hide, conceal; hoard, store up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4 zong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ong2 [客英字典] cong2 [台湾四县腔] cong2 cong5 [陆丰腔] cong3 [海陆丰腔] cong2 cong6 [梅县腔] cong2 cong5 [客语拼音字汇] cong2 cong4 [东莞腔] cong2 cong5 [宝安腔] cong2 | cong3 [梅县腔] c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昨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dzʰɑŋzang/dzang
    gòu [gou]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FRGK
    五行:
    仓颉: GHMR
    四角: 4216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土,后声。本义: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2) 同本义

    垢,浊也。——《说文》

    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庄子·大宗师》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韩非子·大体》

    爬罗剔块,刮垢磨光。——韩愈《进学解》

    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又如:积垢;尘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

    (4) 耻辱,因不名誉而产生的羞耻感

    受天下之垢。——《庄子·让王》

    国君含垢。——《左传·宣公十五年》

    (5) 沉积的水垢,尤指烧水器皿(如锅炉)内部的 。如:锅垢;水垢

    (6) 蒙受屈辱或贬抑的实例 。如:忍辱含垢;垢辱;垢耻(耻辱);垢误(蒙耻受害)

    (7) 邪恶,邪恶的人或事 。如:藏垢纳污

    形容词

    (1) 污秽不洁

    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蓬头垢面;垢氛(污浊的气氛);垢尘;垢俗(尘俗);垢染(污染);垢玩(污浊混乱,玩忽荒怠)

    (3) 通“诟”。耻辱

    维彼不顺,征以中垢。——《诗·大雅·桑柔》

    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庄子·天下》

    (4) 又如:含垢(忍受耻辱);忍垢(忍受耻辱)

    英文翻译

    dirt, filth, stains; dirty

    方言集汇

    ◎ 粤语:ga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u5 [梅县腔] geu5 [海陆丰腔] kieu5 [客英字典] geu5 [宝安腔] giu3 [客语拼音字汇] geu4
    ◎ 潮州话:哥乌3(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厚上聲開口一等kux/kovkəu
    [na]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MWY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OB
    四角: 2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内声。本义:丝被水浸湿)

    (2) 同本义

    纳,丝湿纳纳也。——《说文》

    衣纳纳而掩露。——刘向《九叹·逢纷》

    (3) 又如:纳纳(潮湿的样子)

    (4) 收藏;收入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采纳;容纳;藏垢纳污(包藏容纳污秽之物。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6) “纳”假借为“接纳”;接受

    几以不纳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纪》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纳钱案上。——《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纳质(接受质证;接受质询);纳采(古婚嫁六礼中的第一件事。即行聘;其他如纳吉,纳聘,纳征,纳币皆为六礼之中);纳贽(初次见面所馈赠的礼物);纳受(接受;收受);纳下(采纳下面的意见)

    (8) 缴纳,贡献

    九江纳锡大龟。——《书·禹贡》

    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余。——《周礼·地官·泉府》

    小臣纳卿大夫。——《仪礼·燕礼》

    纳于太庙。——《公羊传·桓公二年》

    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命弟子纳射器。——《仪礼·乡射礼》

    纳之库。——诸葛亮《出师表》

    (9) 又如:纳监(捐纳财物取得监生资格);纳锡(进贡);纳粟(也作内粟,入粟;捐纳粟米或财货给官,以谋求某种利益);纳官(向官府缴纳谷物);纳质(送纳人质)

    (10) 穿;着 。以脚跟着入鞋中。如:纳履(穿鞋);纳屦踵决(穿鞋而后跟即破。极言生活贫困)

    (11) 使进入

    三纳之而未克。——马中锡《中山狼传》

    (12) 取;娶

    杀三卻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国语·晋语》

    (13) 又如:纳币(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财物);纳宠(娶妾);纳赘(招上门女婿);纳妇(娶妇)

    (14) 结交

    魏了翁闻之,更纳交焉。——《宋史·张忠恕传》

    (15) 又如:纳交(结交);纳宗(结交宗室朋友)

    (16) 用同“捺”

    (17) 按下。如:纳火(按下火气);纳气(按下火气不发作)

    (18) 低,低下。如:纳头(低头);纳拜(低头拜见)

    (19) 通“衲”。密针缝纫

    那婆子又拿了一件破衣,补补纳纳。——《西游记》

    (20) 又如:纳衣(衲衣。取人弃去之布帛缝衲之僧衣。也称“百衲衣”);纳鞋(用线缝制鞋底)

    (21) 扣压

    枢密童贯同太师 蔡京,太尉 高俅、 杨戬,商议纳下表章不奏。——《水浒传》

    英文翻译

    admit, take, receive, accept

    方言集汇

    ◎ 粤语:naap6

    宋本广韵

    [wu]
    部首: 331
    笔画: 6
    五笔: IFNN
    五行:
    仓颉: EMMS
    四角: 31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于声。本义:停积不流的水)

    (2) 浊水池。一说小水坑

    污,秽也,一曰小池为污。——《说文》

    (3) 字亦作汙

    潢汙行潦之水。——《左传·隐公三年》。服注:“水不流谓之汙。”

    故水郁则为汙。——《吕氏春秋·达郁》

    (4) 又如:污池(蓄水的池子)

    (5) 污垢,脏东西

    污,秽也。——《一切经音义》

    川泽纳污。——《左传·宣公十五年》

    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史记·滑稽列传》

    血色罗裙翻酒污。——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又如:粪污;去污粉;去污剂;污涂(泥泞;污泥);污腻(污垢,肮脏)

    (7) 劳苦之事

    若子之群吏,处不辟污。——《左传》

    形容词

    (1) 不清洁,肮脏

    汙,浊也。——《广雅·释诂三》

    濯淖污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 又如:污手垢面(手脸都很脏);污面(面部污黑);污乱(污秽淫乱);污慢(污秽怠忽);污言(脏话);污邪(污秽邪恶);污史(污秽的史 实);污世(污浊混乱的世道)

    (3) 卑污 。如:污德(卑污的品德);污伪(污邪诈伪);污杂(卑污混杂);污贱(卑污下贱);污佞(卑污奸佞);污卑(卑污);污行(卑污的品行或行径);污口横蔑(用污秽的言论肆意污蔑);污暴(污滥暴虐);污僻(污滥邪僻)

    (4) 腐败的;社会风气、个人道德等恶劣、败坏的

    污吏。——《孟子·暴君》

    (5) 又如:贪官污吏;污道(污邪之道);污俗(恶习;坏风气);污官(脏官)

    (6) 低洼的 。如:污洼(洼坑);污庳(低洼之地);污淖(泥淖);污坳(低洼);污下(低洼)

    (7) 地位低下的 。如:污劣(低劣)

    (8) 衰微的

    道隆则从而隆,道污则从而污。——《礼记》

    动词

    (1) 玷污

    殊不沾污。——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蔑污使君。——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污闻(玷污耳朵的听闻);污累(玷污连累);血污其衣;污坏(污染败坏);污眼(弄脏眼睛)

    (3) 污辱,在言词或举动上傲慢地、无礼地或轻蔑地对待 。如:污伤(诬毁中伤)

    (4) 涂抹 。如:污墁(涂饰,粉刷)

    (5) 洗去污垢

    风吹云露火,雪污玉关泥。——李贺《送秦光禄北征》

    (6) 漫出,水超过约束物高限而流出

    …忽震一声,瓮悉列于梁上,都无滴污于外。——康骈《剧谈录》

    (7) 贪污

    以污贿不饬罢。——清· 周容《芋老人传》

    英文翻译

    filthy, dirty, impure, polluted

    方言集汇

    ◎ 粤语:wu1
    ◎ 客家话:[东莞腔] wu1 [宝安腔] wu1 [客语拼音字汇] vu1 vu1 [陆丰腔] wu1 [沙头角腔] w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哀都平聲開口一等ʔuq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