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耆

báo qí [ bao qi]
注音 ㄅㄠˊ ㄑ一ˊ

词语释义

用兽类脊上的肉切成的薄片。

词语解释

  1. 用兽类脊上的肉切成的薄片。

    《文选·枚乘<七发>》:“熊蹯之臑,勺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鱠。” 李善 注:“薄耆,未详。一曰,薄切兽耆之肉而以为炙也。耆,今人谓之耆头。” 张铣 注:“取兽薄耆上着滑肉为炙。”

引证解释

⒈ 用兽类脊上的肉切成的薄片。

《文选·枚乘<七发>》:“熊蹯之臑,勺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鱠。”
李善注:“薄耆,未详。一曰,薄切兽耆之肉而以为炙也。耆,今人谓之耆头。”
张铣注:“取兽薄耆上着滑肉为炙。”

薄耆的国语词典

野兽脊背被切成的薄肉片。

薄耆的网络释义

薄耆

  • 薄耆
  • 用兽类脊上的肉切成的薄片。《文选·枚乘》:“熊蹯之臑,勺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鱠。” 李善 注:“薄耆,未详。一曰,薄切兽耆之肉而以为炙也。耆,今人谓之耆头。” 张铣 注:“取兽薄耆上着滑肉为炙。”
  • 汉字详情

    báo,bó,bò [bao,bo]
    部首: 301
    笔画: 16
    五笔: AIGF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EII
    四角: 4414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不厚。引申为稀薄,淡薄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小雅》

    (2) 又如:薄衣(单薄的衣服);薄眉(淡扫蛾眉,用浅黛画的眉毛);薄唇轻言(嘴唇薄,说话声音轻细。引申指说话刻薄);薄纸;薄肉片

    (3) 土地含养分少,不肥沃的

    地薄,寡于积聚。——《史记·货殖列传》

    (4) 又如:土地薄;薄田(不肥沃的田地)

    (5) 感情不深;冷淡 。如:情分不薄;薄幸(薄情,寡情);薄情(寡情,没有情意)

    (6) 味淡 。如:薄咸(味淡和味咸);薄薄(形容滋味淡薄)

    (7) 另见 bó;bò

    英文翻译

    thin, slight, weak; poor, stingy

    方言集汇

    ◎ 粤语:bo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ok8 [陆丰腔] pok8 [沙头角腔] pok8 [东莞腔] bu1 pok8 [台湾四县腔] pok8 [宝安腔] pok8 [客语拼音字汇] pog6 [梅县腔] pok8 [客英字典] pok8
    ◎ 潮州话:波窝8 波窝7 ,boh8(pôh) bo7(pō)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傍各鐸合入聲合口一等buakbʰuɑk
    qí,shì [qi,shi]
    部首: 418
    笔画: 10
    五笔: FTXJ
    姓名学:
    仓颉: JPA
    四角: 446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说文》:“从老省,旨声。”形旁本是“老”,为了文字结构匀称,省略了一部分。本义:老)

    (2) 古称六十岁曰耆。亦泛指寿考

    耆,老也。——《说文》

    六十曰耆。——《礼记·曲礼》

    耆老皆朝于庠。——《礼记·王制》

    耆耋好礼。——《礼记·射仪》

    俾尔耆而艾。——《诗·鲁颂·閟宫》

    (3) 又如:耆艾(老人的通称);耆叟(老叟);耆寿耇老(长寿老人);耆耇(老年人。耆为六十岁、耇为九十岁)

    (4) 强横的

    耆,强也。——《广雅》

    不懦不耆。——《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注:“彊也。”

    (5) 又如:耆帅(强横拔扈,作乱造反的将帅)

    名词

    师长,长者 。如:耆硕(年高有德的人);耆民(年高有德之民);耆英(年高硕德者);耆彦(年高望重的人)

    shì

    动词

    通“嗜”( shì)。爱好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耆欲不同。——《周礼·秋官·大行人》

    鸱鸮耆鼠。——《老子·齐物论》

    英文翻译

    man of sixty; aged, old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5 ki2 [客英字典] ki2 [台湾四县腔] sii5 ki2 [梅县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宝安腔] ki2
    ◎ 潮州话:k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脂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gjii/gig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