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蕴藏
(1) 积存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hold in store] 积存我国各地蕴藏的铁矿很丰富 基本信息拼音:yùn cáng 意思:蓄积深藏未露。 近义词:蕴含出处汉刘歆《与扬雄书》:“一代之书,蕴藏於家。”《诗大序》“在心为志” 唐孔颖达疏:“蕴藏在心,谓之为志。” 清刘大櫆《祭左茧斋文》:“凡所蕴藏,百不一试。”毛泽东《的按语》三:“群众中蕴藏了一种极大的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蕴藏的国语词典
积藏。
蕴藏的网络释义
蕴藏
反义词
蕴藏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艸,蕴(
) 声。本义:积聚,蓄藏)(2) 同本义
蘊,积也。——《说文》
(3) 字亦作“蕴”。
蘊,聚也。——《广雅》
芟夷蘊崇之。——《左传·隐公六年》
蓄而弗治将蘊。——《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而以是相蕴。——《庄子·齐物论》
我心蕴结兮。——《诗·桧风·素冠》
蕴利生孽,姑使无蕴乎。——《左传·昭公十年》
(4) 又如:蕴积(蕴藏;积聚);蕴哲(蓄藏智慧);蕴艺(藏蓄的才华)
(5) 包藏;包含
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庄子》
名词
(1) 乱麻
即束蕴请火去妇之家,曰:“吾犬争肉相杀,请火治之。”——《韩诗外传》
(2) 佛教语意为荫覆 。也译作“阴”,如佛经以色、受、想、行、藏为五阴,也作五蕴
形容词
(1) 闷热 。如:蕴隆(热气很盛);蕴暑(酷热)
(2) 深奥 。如:蕴藉(隽永);蕴奥(精深的含义);蕴蕴(深厚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温6 温2 ,ung6 ung2(ŭng ú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cáng
动词
(1) (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 储积,收藏
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墨子·三辩》
子不闻藏书者乎?——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矿藏;收藏(收集保藏)
(4) 隐匿
藏,匿也。——《说文新附》
慢藏海盗。——《易·系辞上》
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藏掩(遮盖,隐瞒);藏拙(因怕丢丑而不显露自己的技能和意见);藏娇(把娇娃藏起来。指娶妾别居);藏名(隐匿名声)
(6) 怀有 。如:包藏;藏怒(怀藏怒火;怀恨于心)
zà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ong2 [客英字典] cong2 [台湾四县腔] cong2 cong5 [陆丰腔] cong3 [海陆丰腔] cong2 cong6 [梅县腔] cong2 cong5 [客语拼音字汇] cong2 cong4 [东莞腔] cong2 cong5 [宝安腔] cong2 | cong3 [梅县腔] co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藏 | 昨郎 | 從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dzʰɑŋ | zang/dz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