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萃
词语释义
蕉萃
(1) 卑贱低下的人
词语解释
同“ 憔悴 ”。形貌枯槁貌。
清 史夔 《陶靖节故里》诗:“门柳故萧踈,篱菊亦蕉萃。” 柳亚子 《题芷畦燕游续草》诗:“ 长安 棋局几时休?蕉萃行吟客子愁。”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众昌言自由,自由之蕉萃孤虚实莫甚焉!”
指卑贱低下的人。
《左传·成公九年》:“虽有 姬 姜 ,无弃蕉萃。” 杜预 注:“蕉萃,陋贱之人。” 宋 陆游 《明妃曲》:“掖庭终有一人行,敢道君王弃蕉萃!”
引证解释
⒈ 同“憔悴”。
⒉ 形貌枯槁貌。
引清史夔《陶靖节故里》诗:“门柳故萧踈,篱菊亦蕉萃。”
柳亚子《题芷畦燕游续草》诗:“长安棋局几时休?蕉萃行吟客子愁。”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众昌言自由,自由之蕉萃孤虚实莫甚焉!”
⒊ 指卑贱低下的人。
引《左传·成公九年》:“虽有姬姜,无弃蕉萃。”
杜预注:“蕉萃,陋贱之人。”
宋陆游《明妃曲》:“掖庭终有一人行,敢道君王弃蕉萃!”
蕉萃的国语词典
形容枯槁瘦病的样子。《左传.成公九年》:「虽有姬姜,无弃蕉萃。」清.严元照〈念奴娇.红楼珠箔〉词:「兽?香冷,蕉萃无人管。」也作「憔悴」。
蕉萃的网络释义
蕉萃
蕉萃的翻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焦声。本义:生麻。麻未沤称蕉)
(2) 同本义
覆之以蕉。——《列子·周穆王》
(3) 又如:蕉布(蕉麻纤维织成的布);蕉衣(麻布制的衣服);蕉衫(用麻布缝制的衣衫)
(4) 指蕉布 。如:蕉纱(蕉布);蕉葛(蕉布)
(5) 植物名。芭蕉、香蕉、美人蕉等芭蕉科植物的简称 。如:蕉叶(芭蕉叶);蕉园(芭蕉园);蕉扇(用芭蕉叶制成的扇子);蕉书(用芭蕉叶代纸作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au1 [客英字典] ziau1 [台湾四县腔] ziau1 zeu1 [梅县腔] ziau1 [海陆丰腔] ziau1 [客语拼音字汇] jiau1 zeu1 [陆丰腔] ziau1 [东莞腔] ziau1 [宝安腔] zi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焦 | 即消 | 精 | 宵A | 平聲 | 蕭 | 開口三等 | 效 | 宵A | tsĭɛu | cieu/zieu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艸,卒声。本义:草丛生的样子)
(2) 同本义
萃,草盛貌。——《集韵》
(3) 通“悴”
(4) 又如:萃辱(劳苦和屈辱);萃恶(脸色憔悴)
(5) 通“崒” 。如:萃萃(崒崒。巍巍高大的样子)
动词
(1) 引申为聚集,聚拢
翡翠胁翼而来萃兮。——司马相如《长门赋》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萃于一堂
(2) 又如:荟萃(会集);萃止(聚集。止,语尾助词);萃次(汇总并按次序编列);萃萃(聚积的样子);萃丛(聚集的样子)
名词
(1) 群,类。聚在一起的人或事物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孟子·公孙丑上》
(2) 又如:萃类(同类;同僚)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i5 [客英字典] cui5 [海陆丰腔] cui5 [梅县腔] cui5 [宝安腔] cui5 [客语拼音字汇] cui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萃 | 秦醉 | 從 | 脂A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止 | 脂A | dzʰwi | zyih/dzvi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