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盛

fān shèng [ fan sheng]
注音 ㄈㄢˊ ㄕㄥˋ

词语释义

繁茂;兴旺。

词语解释

  1. 繁茂;兴旺。

    宋 王谠 《唐语林·夙慧》:“是时 琳 与 从愿 皆有宰相望,上倚为相者数矣,竟以宗族蕃盛,附託者众,不能用之。”《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 李清 ﹞家住 青州 城里,世代开染坊为业。虽则经纪人家,宗族到也蕃盛。” 清 葆光子 《物妖志·花·菊》:“ 和州 之 含山别墅 ,四望廖廓,草木蕃盛。” 孙中山 《民权主义》第一讲:“到了没有兽类的祸害,人类才逐渐蕃盛。”

引证解释

⒈ 繁茂;兴旺。

宋王谠《唐语林·夙慧》:“是时琳与从愿皆有宰相望,上倚为相者数矣,竟以宗族蕃盛,附託者众,不能用之。”
《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李清﹞家住青州城里,世代开染坊为业。虽则经纪人家,宗族到也蕃盛。”
清葆光子《物妖志·花·菊》:“和州之含山别墅,四望廖廓,草木蕃盛。”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到了没有兽类的祸害,人类才逐渐蕃盛。”

蕃盛的网络释义

蕃盛

  • 蕃盛,是汉语词汇,拼音是fān shèng,释义为繁茂;兴旺。
  • 汉字详情

    fān,fán,bō [fan,fan,bo]
    部首: 301
    笔画: 15
    五笔: ATO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女性
    仓颉: THDW
    四角: 44609

    详细解释

    (1) ——吐蕃( Tǔbō)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

    (2) 另见 fān;fán

    fān

    名,动词

    (1) 通“藩”

    (2) 篱落;屏障

    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大雅·崧高》

    夫蕃篱之鶠,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宋玉《对楚王问》

    (3) 又如:蕃蔽(屏障);蕃篱(篱笆。引申为屏障)

    (4) 藩屏;捍卫

    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国语·楚语下》

    (5) 又如:蕃杆(藩屏;护卫);蕃辅(捍卫辅助);蕃宣(本指藩篱与垣墙。引申为藩屏护卫);蕃卫(捍卫)

    (6) 封建王朝分封的侯国 。如:蕃王(封建王朝分封的侯王;蕃岳古代对诸侯王的代称)

    (7) 颊侧

    蕃者,颊侧也。——《灵枢经》。张志聪注:“蕃蔽在外。”

    (8) 通“番”

    (9) 周代谓九州之外的夷服、镇服、蕃服。后用以泛指域外或外族。如:蕃人(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蕃舶(海外入境的船舶);蕃国(周代指夷服、镇服、蕃服。建于九州以外的国家)

    (10) 轮流更替。如:蕃匠(即番匠。唐代轮班到官府工场服役的工匠);蕃变(变迁;变化)

    (11) 另见 fán

    fán

    形容词

    (1) 同本义

    蕃,草茂也。——《说文》

    蕃衍盈升。——《诗·唐风·椒聊》

    庶草蕃庑。——《书·洪范》。传:“滋也。”

    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荀子·天论》

    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徐光启《甘薯疏序》

    (2) 又如:蕃茂(草木繁盛);蕃茏(草木繁盛);蕃华(盛开的花。比喻青春年华)

    (3) 众多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 周敦颐《爱莲说》

    (4) 又如:蕃多(繁多);蕃庶(众多);蕃祉(多福,福泽深厚)

    (5) 通“繁”。盛 。如:蕃盛(繁荣昌盛);蕃庶(繁荣富庶)

    (6) 通“皤”。白色

    周人黄马蕃鬣。——《礼记·明堂位》

    (7) 又如:蕃马(白马);蕃发(白发)

    动词

    (1) 繁殖;增长

    以蕃鸟兽。——《周礼·大司徒》

    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桓宽《盐铁论》

    (2) 又如:蕃孕(蕃衍孳息,生息孕育);蕃育(孳生长育);蕃息(繁盛生长)

    (3) 另见 fān

    英文翻译

    foreign things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an1 [海陆丰腔] fan1 pan1 [客英字典] fan1 [台湾四县腔] fan1 pan1 [宝安腔] fan1 | bi1 [梅县腔] fan2 fan1 [陆丰腔] f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二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附袁元合平聲合口三等bʰĭwɐnbyan/bvan
    shèng,chéng [sheng,cheng]
    部首: 510
    笔画: 11
    五笔: DNN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SBT
    四角: 53102

    详细解释

    chéng

    名词

    (1) 放在祭器里的谷物

    盛,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说文》

    天子亲耕以共粢盛。——《谷梁传·桓公十四年》。注:“黍稷曰粢,在器曰盛。”

    (2) 又如:粢盛

    (3) 器皿,如杯、碗之类

    旨酒一盛兮。——《左传·哀公十三年》。注:“一器也。”

    食粥于盛。——《礼记·丧大记》

    (4) 春秋时国名 。即郕。故址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动词

    (1) 把东西放进去 。如:盛水不漏(喻说理严密);盛饭

    (2) 用勺舀或运送 。如:给他自己盛汤

    (3) 容纳 。如:礼堂能盛三千人

    (4) 〈方〉∶居住;生活

    豹子沟我也不想盛了,盛够了。—— 欧阳山《高干大》

    (5) 整饬;端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

    (6) 另见 shèng

    shè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皿,成声。( chéng)本义:盛在祭器中的黍稷)

    (2) 旺盛;兴盛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论语·泰伯》

    国家之盛。——韩愈《送孟东野序》

    物盛则衰。——《史记·蔡泽列传》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盛古(指远古兴盛时代);盛族(名门望族);盛气(气势旺盛);盛阳(旺盛的阳气)

    (4) 茂盛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 白居易《游大林寺》

    (5) 又如:盛茂(茂盛)

    (6) 丰盛

    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论语》

    俯祭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7) 盛大;隆重

    官盛任使。——《礼记·中庸》。疏:“谓官之盛大。”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8) 又如:盛作(犹大作);盛烈(盛大的功业);盛乐(盛大的乐曲);盛礼(盛大的礼仪)

    (9) 众,多;极充足

    盛,多也。——《广雅》

    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李斯《谏逐客书》

    (10) 又如:盛多(众多)

    (11) 大,高,显赫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唐· 韩愈《师说》

    (12) 美好

    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红楼梦》第三回

    (13) 又如:盛心(深厚美好的情意);盛轨(美好的典范);盛则(美好的法则);盛美(美善;称美);盛藻(华美的辞藻)

    (14) 范围广大;广泛

    唐人尚未盛为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赵亦盛设兵以待 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5) 又如:盛行;盛传

    副词

    (1) 极力;表程度深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 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盛酌(盛情款待);盛言(极力申说);盛推(极力推许);盛道(极力称说);盛夸(极力夸大)

    名词

    (1) 极点;顶点

    尧者,圣人之盛也。—— 王安石《九变而赏罚可言》

    (2) 姓

    动词

    (1) 赞美

    盛夏后之致美。—— 张衡《东京赋》

    (2) 又如:盛口(交口称誉);盛尊(尊贵至极);盛介(盛价。对别人的尊称);盛使(对对方办事人员的敬称);盛从(称对方仆从的客套话)

    (3) 抚育

    周公盛养 成王。——《书·大传·金縢》

    (4) 又如:盛养(培育)

    (5) 另见 chéng

    英文翻译

    abundant, flourishing; contain; fill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sing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n2 shin5 [沙头角腔] sin5 [客语拼音字汇] sang4 sin2 sin4 [海陆丰腔] shin5 [宝安腔] sin2 | sin5 [台湾四县腔] siin5 [梅县腔] shin2 shin5 [陆丰腔] shin5 [东莞腔] si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是征清開平聲開口三等ʑĭɛŋzj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