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屏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蕃,通“ 藩 ”。护卫。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 周公 弔 二叔 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 周 。”《左传·昭公九年》:“ 文 武 成 康 之建母弟,以蕃屏 周 。” 晋 左思 《魏都赋》:“本枝别干,蕃屏皇家。”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 宋 以先代之后,作宾王家,而 郑 以母弟懿亲,蕃屏王室。”
蕃,通“ 藩 ”。指藩卫之臣。
《南齐书·随郡王子隆传》:“ 东阿 重出,实为皇家蕃屏。”《南史·陈宗室诸王传论》:“ 永脩 等并以疎属列居蕃屏。”
引证解释
⒈ 蕃,通“藩”。护卫。
引《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昭公九年》:“文武成康之建母弟,以蕃屏周。”
晋左思《魏都赋》:“本枝别干,蕃屏皇家。”
明刘基《春秋明经·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宋以先代之后,作宾王家,而郑以母弟懿亲,蕃屏王室。”
⒉ 蕃,通“藩”。指藩卫之臣。
引《南齐书·随郡王子隆传》:“东阿重出,实为皇家蕃屏。”
《南史·陈宗室诸王传论》:“永脩等并以疎属列居蕃屏。”
蕃屏的网络释义
蕃屏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bō
(1) ——吐蕃(
)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2) 另见
fān
名,动词
(1) 通“藩”
(2) 篱落;屏障
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大雅·崧高》
夫蕃篱之鶠,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宋玉《对楚王问》
(3) 又如:蕃蔽(屏障);蕃篱(篱笆。引申为屏障)
(4) 藩屏;捍卫
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国语·楚语下》
(5) 又如:蕃杆(藩屏;护卫);蕃辅(捍卫辅助);蕃宣(本指藩篱与垣墙。引申为藩屏护卫);蕃卫(捍卫)
(6) 封建王朝分封的侯国 。如:蕃王(封建王朝分封的侯王;蕃岳古代对诸侯王的代称)
(7) 颊侧
蕃者,颊侧也。——《灵枢经》。张志聪注:“蕃蔽在外。”
(8) 通“番”
(9) 周代谓九州之外的夷服、镇服、蕃服。后用以泛指域外或外族。如:蕃人(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称);蕃舶(海外入境的船舶);蕃国(周代指夷服、镇服、蕃服。建于九州以外的国家)
(10) 轮流更替。如:蕃匠(即番匠。唐代轮班到官府工场服役的工匠);蕃变(变迁;变化)
(11) 另见
fán
形容词
(1) 同本义
蕃,草茂也。——《说文》
蕃衍盈升。——《诗·唐风·椒聊》
庶草蕃庑。——《书·洪范》。传:“滋也。”
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荀子·天论》
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 徐光启《甘薯疏序》
(2) 又如:蕃茂(草木繁盛);蕃茏(草木繁盛);蕃华(盛开的花。比喻青春年华)
(3) 众多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 周敦颐《爱莲说》
(4) 又如:蕃多(繁多);蕃庶(众多);蕃祉(多福,福泽深厚)
(5) 通“繁”。盛 。如:蕃盛(繁荣昌盛);蕃庶(繁荣富庶)
(6) 通“皤”。白色
周人黄马蕃鬣。——《礼记·明堂位》
(7) 又如:蕃马(白马);蕃发(白发)
动词
(1) 繁殖;增长
以蕃鸟兽。——《周礼·大司徒》
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桓宽《盐铁论》
(2) 又如:蕃孕(蕃衍孳息,生息孕育);蕃育(孳生长育);蕃息(繁盛生长)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an1 [海陆丰腔] fan1 pan1 [客英字典] fan1 [台湾四县腔] fan1 pan1 [宝安腔] fan1 | bi1 [梅县腔] fan2 fan1 [陆丰腔] fan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煩 | 附袁 | 並 | 元合 | 平聲 | 元 | 合口三等 | 臻 | 元 | bʰĭwɐn | byan/bvan |
详细解释
bǐng
动词
(1) 退避;隐退
侯生乃屏人间语。——《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又如:屏居(辞官隐居,不问世事);屏语(避开他人,私下交谈);屏伏(隐退,避匿);屏移(退隐)
(3) 隐藏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书·金縢》
(4) 又如:屏匿(隐藏);屏迹(隐避);屏藏(隐藏)
(5) 摈弃;除去,去掉。同“摒” 。如:屏绝(屏弃断绝,不相来往);屏弃(屏除废弃);屏除(除去,放弃)
(6) 保护 。如:屏卫(护卫);屏翰(保卫)
(7) 抑制。抑止不出气
宋将军屏息观之。—— 明· 魏禧《大铁椎传》
(8) 又如:屏息(止住声息。即屏气);屏气(暂时抑制呼吸)
(9) 掩蔽
屏王耳目,使不聪明。——《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10) 又如:屏处(隐蔽之处);屏遮(遮蔽)
(11) 另见
píng
名词
(1) (形声。从尸,并声。这里的“尸”是由“广”(
)演变来的,表示与宫室有关的事物。本义:宫殿当门的小墙。又称“照壁”)(2) 同本义
屏,屏蔽也。——《说文》
天子在外屏,诸侯在内屏。——《荀子·大略》
其社盖于周之屏。——《吕氏春秋·贵直》
天子外屏,诸侯内屏。——《荀子·大路》
(3) 又如:屏室(犹言幽深之室)
(4) 屏风。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
屏摄之位。——《国语·楚语下》。注:“屏,屏风也。”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屏围(屏风);屏扆(宫殿上陈设在窗与门户间画有斧形图案的屏风);屏山(如屏之山;指屏风);屏户(门屏);屏风儿(指诏书的草稿格式);屏室(幽深之室);屏著(指门屏);屏帐(室中张设的帷帐);屏帷(指内室)
(6) 指类似画屏那样的东西 。如:荧光屏;网屏
(7) 屏障之物
大邦维屏,大宗惟翰。——《诗·大雅·板》
皆正设于屏外。——《淮南子·时则》
三镇国之屏蔽,割之何以立国。——《宋史·李纲传》
(8) 又如:屏翳(神话中的风神);屏插(笔筒);屏门(屏风);屏泥(车轼前的装饰。亦用以遮挡泥土);屏星(车前用以蔽尘的车挡);屏面(古代的一种扇子,用以遮面)
(9) 成组的条幅 。如:屏幅(即屏条);屏对(屏条和对联)
(10)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pin2 [陆丰腔] pin3 [客语拼音字汇] pin2 [东莞腔] pin2 [客英字典] pin2 [宝安腔] pin2 [沙头角腔] pin2
◎ 潮州话:ping5(phîng) ping2(phíng) [揭阳]pêng5 pêng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并 | 府盈 | 幫 | 清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pĭɛŋ | pjeng/pi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