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草

pú cǎo [ pu cao]
注音 ㄆㄨˊ ㄘㄠ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蒲草 púcǎo

(1) 香蒲的茎叶,可供编织用

the stem or leaf of cattail

词语解释

  1. 即香蒲。其茎叶可供编织用。

    唐 吴仁璧 逸句:“蒲草薄裁连蒂白,臙脂浓染半葩红。”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瓦》:“其制为琉璃瓦者……成色以无名异、棕櫚毛等煎汁涂染成緑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染成黄。”

引证解释

⒈ 即香蒲。其茎叶可供编织用。

唐吴仁璧逸句:“蒲草薄裁连蒂白,臙脂浓染半葩红。”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瓦》:“其制为琉璃瓦者……成色以无名异、棕櫚毛等煎汁涂染成緑黛;赭石、松香、蒲草等染成黄。”

蒲草的国语词典

香蒲的别名。参见「香蒲」条。

蒲草造句

蒲草没有泥,岂能发长。芦荻没有水,岂能生发。
关于草席很多人的印象还停留在采用灯心草、蒲草、马兰草等编织而成,现在市面上婴儿专用凉席还有亚草、蔺草、海绵草等等!对于这类凉席的评价差别很大。
草席以席草编织而成,席草原料多采用灯芯草、蒲草、马兰草等。
产品采用天然蒲草、毛草、玉米皮、工艺纸绳等编织而成。
房顶是椽子上铺层席子,再铺上昌蒲草,然后抹草泥。
采用灯心草、蒲草、马兰草等编织而成,材质柔软,与皮肤的亲和力强,凉度较低,多受老人,以及体质虚弱的人喜爱。
说是古人公祭之后,要把祭祀用的肉切成长方块分给参祭众人,由于这种长方肉块分割时必须扎缚上青蒲草或马蔺草,形成“扎把”的形式,故称“把子肉”。
家居用品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草席的材质包括蔺草、兰草、亚草、龙须草等,其中灯芯草、蒲草、马兰草编织的草席多受老人喜爱。
一个燃烧橙色日落在蒲草的边缘后面在日本。
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只求今生不要错过,有心有灵犀的人相伴左右,哪怕只作蒲草间的流荧,哪怕只作细枝上勾点的梅花皆是幸事。
进入岔河道,两旁是密密匝匝的蒲草,暗红色像蜡烛一样的蒲棒掩映在蒲草中。
丹室内别无长物,只有正对面处一尊两米多高的三足大鼎,鼎前摆放着一个蒲草织就的蒲团,这蒲团草色枯黄,破败不堪,显见年代已是极远。
红荷绿莲接天碧,鱼虾蟹贝任遨游,湖边长满了芦苇、蒲草、柳树类,成群出没的鸟儿,扑棱着翅膀,镀亮蓝天,绘满沙渚。
远山一片田,六月稻花香。一路七月蒲草,八月兔葵,再走过九月白露,十月霜,路过街边一场小雪,就走到了我与你的初相遇。白音格力。
浩荡的汨罗江,流不尽意蕴悠长;浑浊的雄黄酒,溢出了平安吉祥;修长的菖蒲草,编织着美好梦想;鼓鼓的香囊袋,塞满了幸福余香。祝你端午节合家欢乐!
此谢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磐石无转移,蒲草韧如丝!天有谢意天亦老,此谢绵绵无绝期!感谢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朋友之间!
水到处蒲草苇花,沙隔处黄榆杨柳,形成了天然的生态复合系统。
我们居住的生命,有一个小小的瓶口,可以看看世界,鸟垂直地落进海里,可以看看蒲草的籽和玫瑰,我们从没有到达玫瑰,或者摸摸大地的发丝。
采用灯心草、蒲草、马兰草编织的草席多受老人喜爱。
总有一些磐石偶尔是会转移的,总有几根蒲草不会是那么坚韧的,总有一些事情是让你看到相反的发展方向的,而相信自己才是引领我们不断向前的无穷助力。

汉字详情

[pu]
部首: 301
笔画: 13
五笔: AIG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EIB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丱,浦声。本义:植物名。香蒲)

(2) 同本义

蒲,水草也。可以作席。——《说文》

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共其苇蒲之事。——《周礼·泽虞》。注:“以为席。”

男执蒲璧。——《周礼·大宗伯》。注:“蒲为席,所以安人。”

(3) 又如:蒲甸儿(亦作“蒲垫”。用蒲草编的坐垫);蒲柳(比喻身微低贱);蒲草毛窝(一种用蒲草编成的深帮圆底鞋子,里面杂有鸡毛、芦花等物);蒲鞭示辱(以薄为鞭,薄罚示耻);蒲帆(用蒲叶编成的船帆)

(4) 菖蒲 。如:蒲节(端午节);蒲人(以菖蒲扎成的人像);蒲酒(菖蒲酒);蒲练(用蒲之纤维织成的布);蒲艾(菖蒲与艾草)

(5) 即今人所称“水杨”。也称“蒲杨”、“蒲柳”

不流束蒲。——《诗·王风·扬之水》

(6) 又如:蒲柳(植物名,即水杨。质性柔弱且又树叶早落,所以用来比喻衰弱的体质);蒲姿(蒲柳之姿);蒲杨(蒲柳)

(7) 用草盖的圆顶屋 。如:蒲屋(茅屋);蒲室(茅屋);蒲庵(草庵)

(8) 樗蒲 。古代一种游戏,像后代的掷色子。如:蒲戏(樗蒲之戏);蒲弈(樗蒲之戏)

(9) 同今“葡萄” 。如:蒲萄;蒲陶;蒲桃

(10) 古邑名

(11) 春秋卫地,战国属魏。在今河南省长垣县

(12)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隰县西北

(13) 姓。如:汉有蒲昌、蒲遵

动词

(1) 伏地而行

奉壶饮冰以蒲伏焉。——《左传·昭公十三年》

(2) 又如:蒲伏(匍匐。伏地而行);蒲服(蒲伏,伏地膝行);蒲望(蒲伏)

英文翻译

type of rush; vine

方言集汇

◎ 粤语:po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2 [东莞腔] pu2 [台湾四县腔] pu2 [陆丰腔] pu3 [客语拼音字汇] pu2 [梅县腔] pu2 [客英字典] pu2 [宝安腔] p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胡平聲開口一等bo/bubʰu
cǎo [c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AJ
四角: 44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容词

(1) 粗糙;粗劣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

动词

(1)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词

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英文翻译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方言集汇

◎ 粤语:co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co3 [台湾四县腔] co3 cau3 [陆丰腔] co3 [海陆丰腔] co3 cau3 [客英字典] cau3 [宝安腔] cau3 [东莞腔] cau3 [梅县腔] cau3
◎ 潮州话:cau2 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采老上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x/c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