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

zàng lǐ [ zang li]
繁体 葬禮
注音 ㄗㄤˋ ㄌ一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葬礼 zànglǐ

(1) 出殡埋葬死人时举行的仪式

隆重的葬礼
funeral

词语解释

  1. 殡葬的礼仪。

    《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邓皇后》:“ 宣 卒,賵赠葬礼,皆依后母旧仪。”《周书·韦夐传》:“其丧制葬礼,诸子等并遵其遗戒。” 冰心 《南归》:“大家向着这一抔香云似的土丘行过礼,这简单严静的葬礼,便算完毕了。”

引证解释

⒈ 殡葬的礼仪。

《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邓皇后》:“宣卒,賵赠葬礼,皆依后母旧仪。”
《周书·韦夐传》:“其丧制葬礼,诸子等并遵其遗戒。”
冰心《南归》:“大家向着这一抔香云似的土丘行过礼,这简单严静的葬礼,便算完毕了。”

葬礼的国语词典

埋葬死者的礼仪。

葬礼的网络释义

葬礼

  • 葬礼:对死者的处理方式
  • 葬礼:日本1984年伊丹十三导演电影
  • 葬礼:美国1996年阿贝尔·费拉拉执导电影
  • 近义词

    葬礼造句

    人们为那位在火灾中英勇牺牲的消防员举行了隆重而庄严的葬礼。
    也许人间的葬礼也同时是天使的婚礼。
    无视伤口的疼痛,独自的前进,只为寻找灵魂的葬礼。。
    好朋友不需要太多,两个就够了,一个肯借你钱,另一个肯参加你的葬礼。
    ,从生物学上他死了;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时候,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一生,然后在社会上他死了,不再会有他的位置;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的时候,那时候他才真正的死了。
    有关死亡,大部分的人唯恐避之不及。我却期待着它的到来。并且希望能付之一炬,然后葬身大海。但我又希望能有一个葬礼。也许会有从来没见过的人来参加。说着我不可知的事情。
    现代葬礼已不再披麻戴孝了。
    二十年后,得知他因病去世,她和爱人参加他的葬礼,才知道他终身未娶。
    戴安娜的葬礼正在举行。
    第二次想你,是有一天我参加一个朋友母亲的葬礼。
    一个人有多少价值,从葬礼上有多少真心的眼泪,就可以清楚地知道。
    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
    我没有参加葬礼,但是我寄送了一份吊唁信,字斟句酌,以表悲痛之情。
    赶快上路吧,不要有一天我们在对方的葬礼上说,要是当时去了就好了。
    我向来以为海上的葬礼是非常严肃的,令人肃然起敬的事。
    能参加自己的葬礼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坐在最前面,洗耳恭听。
    实际上,我怀疑,是不是一切都被安排好了,你永远也不可能参加你的葬礼。
    盖茨比的非法生意东窗事发,除了尼克以外,没有一个"朋友"参加他的葬礼。
    好几个严厉的联帮将军在矿工的葬礼上喝了矿泉水。
    达夫妮的心情糟得好像刚参加了个葬礼似的。

    汉字详情

    zàng [zang]
    部首: 301
    笔画: 12
    五笔: AGQA
    五行:
    仓颉: TMPT
    四角: 4444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死”,在“茻”( mǎng)中,“一”其中,所以荐之。指人死后盖上草席埋藏在丛草中。荐,草席覆盖。本义:人死用草覆盖埋葬,后用棺木埋入土中)

    (2) 同本义

    葬,臧也。——《说文》

    葬也者,藏也。——《礼记·檀弓》

    故葬埋敬藏其形也。——《荀子·礼论》

    赐钱二百万以葬。——《汉书·李广苏建传》

    分其汤肉葬之。——晋· 干宝《搜神记》

    而卒葬之。——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衣冠葬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3) 又如:葬堂(为古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处置死者遗骨的一种方式);葬式(葬礼);葬虞(葬礼和虞祭。虞祭行于葬日,故用“葬虞”借指下葬的日期)

    (4) 泛指处理尸体的方式 。如:火葬;海葬

    英文翻译

    bury, inter

    方言集汇

    ◎ 粤语:zong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ong5 [东莞腔] zong5 [沙头角腔] zong5 [陆丰腔] zong5 [台湾四县腔] zong5 [客英字典] zong5 [宝安腔] zong5 [客语拼音字汇] zong4 [梅县腔] z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二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則浪唐開去聲開口一等cangh/zanqtsɑŋ
    [li]
    部首: 431
    笔画: 5
    五笔: P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FU
    四角: 3221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示,从豊( )。“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2) 同本义

    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

    脩五礼。——《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

    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礼记·王制》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大戴礼记·本命》

    邀见讲钧礼。——清· 周容《芋老人传》

    设九宾礼于廷。——《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礼神(祭神);礼祠(以礼祭祀);礼诵(礼佛诵经);礼佛(顶礼于佛;拜佛)

    (4) 表示敬意;尊敬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礼交(以礼相交接);礼待(以礼相待);礼陈(以礼陈说);礼新(礼待新来者)

    (6) 礼拜,顶礼膜拜

    暗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李白《秋浦歌》

    (7) 又如:礼揖(行礼作揖)

    (8) 礼遇;厚待

    礼天下之奇才。——宋· 苏洵《六国论》

    信而礼之。——明· 顾炎武《复庵记》

    敬贤礼士。——《资治通鉴》

    (9) 又如:礼任(礼遇信任);礼异(特殊礼遇);礼案(掌管官妓乐籍的部门;亦作“乐案”。官妓乐籍档案)

    名词

    (1) 礼节

    礼节甚倨。(傲慢。)——《史记》

    (2) 又如:军礼(军人的礼节);回礼(回答别人的敬礼);礼闱(指会试。因由礼部主持,故称);礼宪(礼仪和法令);礼检(指合乎礼仪的品行);礼职(指有关礼仪之职务);礼门(谓君子循行的礼仪之道);礼度(犹礼法。礼仪法度)

    (3) 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

    (4) 又如:礼防(指礼法。谓礼之禁乱,犹防之止水);礼典(礼法);礼宗(指妇女守礼而可为人师法者);礼则(礼法,礼制)

    (5) 礼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

    (6) 又如:丧礼;礼记(书名。西汉戴圣编,内容为先秦各家有关礼仪的论著);礼体(礼仪,体统);礼上(官员上任交替);礼装(礼衣;礼服)

    (7) 礼物

    及受礼,唯酒一斗、鹿肉一柈。——《晋书·陆纳传》

    (8) 又如:财礼(彩礼。定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礼券(用以代礼物之券)

    (9) 礼貌

    则是无礼。——《世说新语·方正》

    轻而无礼。——《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0) 又

    无礼则脱。

    秦则无礼。

    (11) 礼文;礼书

    儒以诗礼发冢。——《庄子·外物》

    礼者,礼经也。——《礼记》注

    (12) 又如:礼志(言礼之书);礼书(古代记礼法之书);礼传(指礼书);礼经(古代讲礼节的经典);礼学(礼经;礼书之家)

    (13) 通“体”( )。身体

    采葑采菲,无以下礼。——《韩诗外传·卷九》

    (14) 姓

    英文翻译

    social custom; manners; courtesy

    方言集汇

    ◎ 粤语:lai5
    ◎ 潮州话:loi2(lói) [揭阳、潮阳]li2(l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一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啓齊開上聲開口四等lex/lejliei

    葬礼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