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

hú lu [hu lu]
繁体 葫蘆
注音 ㄏㄨˊ ㄌㄨ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葫芦 hú lu

1.  一年生蔓草,叶如心形、互生,花白色,果实如大小二球重叠,除其果肉,可充器皿。

bottle gourd;

2.  该蔓草之果实。

3.  葫芦属某些植物的泛称。

4.  用作中药的该种植物的干燥果实,用于利尿消肿。

bottle gourd peel;

5.  滑车的俗称。

block; block and tackle; tackle;

6.  由葫芦壳做的器具(如瓶、壶)

取一葫芦。——宋·欧阳修《归田录》
calabash;

7.  糊涂,宋元时有“葫芦提”俗语,意即糊里糊涂;葫芦庙,《红楼梦》里虚拟的庙名。意即糊里糊涂的地方。

muddled;

词语解释

  1. 植物名。也称壶芦、匏瓜。果实像重迭的两个圆球,嫩时可食,干老后可作盛器或供玩赏。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於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警世通言·福禄寿三星度世》:“﹝ 刘本道 ﹞就船中取一个盛酒的葫芦上岸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静宁州道士》:“ 陕西 静寧州 一道士,卖药於市,手持小葫芦。”

  2. 同“ 胡卢 ”。笑;嗤笑。

    清 谈迁 《国榷》卷一三五:“后史氏饰美,不为有识者所葫芦乎!” 郭沫若 《蜩螗集·颂苏联红军》:“﹝纳粹的将军们﹞唱着 拿破仑 时代的 俄国 民歌幽默地令人葫芦:‘已经有了全 欧洲 ,为甚么要到 俄罗斯 来吃苦?’”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名。也称壶芦、匏瓜。果实像重迭的两个圆球,嫩时可食,干老后可作盛器或供玩赏。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於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警世通言·福禄寿三星度世》:“﹝刘本道﹞就船中取一个盛酒的葫芦上岸来。”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四·静宁州道士》:“陕西静寧州一道士,卖药於市,手持小葫芦。”

⒉ 同“胡卢”。笑;嗤笑。

清谈迁《国榷》卷一三五:“后史氏饰美,不为有识者所葫芦乎!”
郭沫若《蜩螗集·颂苏联红军》:“﹝纳粹的将军们﹞唱着拿破仑时代的俄国民歌幽默地令人葫芦:‘已经有了全欧洲,为甚么要到俄罗斯来吃苦?’”

葫芦的国语词典

壶芦的别名。参见「壶芦」条。

葫芦的网络释义

葫芦

  • 葫芦:葫芦科植物
  • 葫芦:中药
  • 葫芦造句

    酸酸甜甜的糖葫芦上均匀地裹着一层白芝麻。
    庙会张灯结彩游人纷至沓来最耀眼的是火红的糖葫芦。
    照本宣科的近义词为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
    人们还种植瓢葫芦,并制成容器。
    依样画葫芦,你就不会成为画家。
    她看着烹飪节目,依样画葫芦地作了一个蛋糕。
    这件美术作品只是依样画葫芦,一点创意都没有。
    除了一些新闻机构,大多数其他的电视频道依样画葫芦。
    她看着烹饪节目,依样画葫芦地作了一个蛋糕。
    学习先进经验,要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不能依葫芦画瓢。
    看老师怎么画,你也照样画,照葫芦画瓢总会吧!
    只是一味依样画葫芦地抄袭外国节目,没有自己的创意,难怪观眾会对电视台的制作水准大感失望。
    学习先进技术经验,不能依样画葫芦,要善于发挥创新。
    她慢慢地从衣袋中掏出一个玲珑精致的小葫芦。
    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
    学习先进经验不能照葫芦画瓢。
    素质教育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切不可把他们教育成只知照葫芦画瓢的书呆子。
    小王最近几天都一副深奥莫测的样子,不知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这个工作很单纯,你只要依样画葫芦就行了。
    这种依样画葫芦,别人怎麽做自己就照本宣科,认为这样就不怕别人批评的人,书上认定他们是人之子。

    汉字详情

    [hu]
    部首: 301
    笔画: 12
    五笔: ADEF
    五行:
    仓颉: TJRB
    四角: 44627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芔,胡声。本义:蔬菜名。即“大蒜”) ∶蒜或大蒜的别名

    蒜有大小,大蒜为葫,小蒜为蒜。——《尔雅翼》

    英文翻译

    bottle-gourd

    方言集汇

    ◎ 粤语:w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2 [梅县腔] fu2 [沙头角腔] fu2 [客英字典] fu2 [海陆丰腔] fu2 [宝安腔] fu2 [陆丰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吳平聲開口一等ɣugho/hu
    [lu]
    部首: 301
    笔画: 7
    五笔: AYN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女性
    仓颉: THS
    四角: 44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盧声。本义:草名。芦菔)

    (2) 芦菔,似芜菁。今作萝卜

    芦,芦菔也。——《说文》。段注:“今之萝卜也。”

    芜菁,共紫华者谓之芦菔。——《方言》三

    (3) 又如:芦萉(莱菔的别名。又名萝卜)

    (4) 芦苇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茎中空,可以编帘子,盖屋顶。又名“苇子”。如:芦汀(生长着芦草的水边);芦田(清代称在长江等河湖沿岸,只适合种植芦苇的低洼地);芦衣(用芦花为絮所缝制的衣服);芦灰(芦苇烧成的灰。相传女娲氏堆积芦灰以防止泛滥的洪水)

    英文翻译

    rushes, reeds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