萑蒲

huán pú [ huan pu]
注音 ㄏㄨㄢˊ ㄆㄨˊ

词语释义

两种芦类植物。 因盗贼常聚集于萑蒲所生之地,故亦用以指盗贼出没之处。 指盗贼;草寇。

词语解释

  1. 两种芦类植物。

    《左传·昭公二十年》:“泽之萑蒲,舟鮫守之。” 杨伯峻 注:“萑蒲即芦苇之类。” 明 朱朝瑛 《感怀》诗:“小鸟巢萑蒲,依然得其所。” 刘师培 《论中国古代财政国有之弊》:“而 春秋 之时 齐 以衡麓守山林之木,即萑蒲、薪蒸,盐蜃亦守以舟鮫、虞候、祈望之官。”

  2. 因盗贼常聚集于萑蒲所生之地,故亦用以指盗贼出没之处。

    《陈书·留异传》:“萑蒲小盗,共肆贪残。”《旧唐书·高骈传》:“况自萑蒲盗起,朝廷徵用至多,上至帅臣,下及裨将,以臣所料,悉可坐擒,用此为谋,安能办事?” 明 吕坤 《盗对》:“一日,﹝ 强恕子 ﹞执劫杀者於萑蒲中。”

  3. 指盗贼;草寇。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渊藪胥萃,萑蒲攸在。”《旧唐书·僖宗纪》:“今 平卢军 节度使 宋威 深愤萑蒲,请行诛讨。” 清 姚际唐 《念奴娇·由陈泾东望有怀城中家室》词:“ 陈涇 东望,可长嘆一旦萑蒲氛起。”

引证解释

⒈ 两种芦类植物。

《左传·昭公二十年》:“泽之萑蒲,舟鮫守之。”
杨伯峻注:“萑蒲即芦苇之类。”
明朱朝瑛《感怀》诗:“小鸟巢萑蒲,依然得其所。”
刘师培《论中国古代财政国有之弊》:“而春秋之时齐以衡麓守山林之木,即萑蒲、薪蒸,盐蜃亦守以舟鮫、虞候、祈望之官。”

⒉ 因盗贼常聚集于萑蒲所生之地,故亦用以指盗贼出没之处。

《陈书·留异传》:“萑蒲小盗,共肆贪残。”
《旧唐书·高骈传》:“况自萑蒲盗起,朝廷徵用至多,上至帅臣,下及裨将,以臣所料,悉可坐擒,用此为谋,安能办事?”
明吕坤《盗对》:“一日,﹝强恕子﹞执劫杀者於萑蒲中。”

⒊ 指盗贼;草寇。

南朝梁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渊藪胥萃,萑蒲攸在。”
《旧唐书·僖宗纪》:“今平卢军节度使宋威深愤萑蒲,请行诛讨。”
清姚际唐《念奴娇·由陈泾东望有怀城中家室》词:“陈涇东望,可长嘆一旦萑蒲氛起。”

萑蒲的网络释义

萑蒲

  • 萑蒲有三种意思,第一指两种芦类植物。第二指因盗贼常聚集于萑蒲所生之地,故亦用以指盗贼出没之处。第三指盗贼;草寇。
  • 汉字详情

    huán [huan]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WYF
    五行:
    仓颉: TOG
    四角: 442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芦类植物 。初生名“菼”,幼小时叫“蒹”,长成后称“萑”

    八月萑苇。——《诗·豳风·七月》

    (2) 又如:萑苇(两种芦类植物:蒹长成后为萑,葭长成后为苇);萑蒲(两种芦类植物);萑泽(芦滩。谓盗贼出没处)

    英文翻译

    grass used for making mats; Huanpu, place famous for robbers

    方言集汇

    ◎ 粤语:wun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an2 wan2 [客英字典] van2 fan2 [海陆丰腔] fan2 wa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職追脂A合平聲合口三等脂Atɕwicjyi/tjvi
    [pu]
    部首: 301
    笔画: 13
    五笔: AIG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EIB
    四角: 44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丱,浦声。本义:植物名。香蒲)

    (2) 同本义

    蒲,水草也。可以作席。——《说文》

    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共其苇蒲之事。——《周礼·泽虞》。注:“以为席。”

    男执蒲璧。——《周礼·大宗伯》。注:“蒲为席,所以安人。”

    (3) 又如:蒲甸儿(亦作“蒲垫”。用蒲草编的坐垫);蒲柳(比喻身微低贱);蒲草毛窝(一种用蒲草编成的深帮圆底鞋子,里面杂有鸡毛、芦花等物);蒲鞭示辱(以薄为鞭,薄罚示耻);蒲帆(用蒲叶编成的船帆)

    (4) 菖蒲 。如:蒲节(端午节);蒲人(以菖蒲扎成的人像);蒲酒(菖蒲酒);蒲练(用蒲之纤维织成的布);蒲艾(菖蒲与艾草)

    (5) 即今人所称“水杨”。也称“蒲杨”、“蒲柳”

    不流束蒲。——《诗·王风·扬之水》

    (6) 又如:蒲柳(植物名,即水杨。质性柔弱且又树叶早落,所以用来比喻衰弱的体质);蒲姿(蒲柳之姿);蒲杨(蒲柳)

    (7) 用草盖的圆顶屋 。如:蒲屋(茅屋);蒲室(茅屋);蒲庵(草庵)

    (8) 樗蒲 。古代一种游戏,像后代的掷色子。如:蒲戏(樗蒲之戏);蒲弈(樗蒲之戏)

    (9) 同今“葡萄” 。如:蒲萄;蒲陶;蒲桃

    (10) 古邑名

    (11) 春秋卫地,战国属魏。在今河南省长垣县

    (12) 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隰县西北

    (13) 姓。如:汉有蒲昌、蒲遵

    动词

    (1) 伏地而行

    奉壶饮冰以蒲伏焉。——《左传·昭公十三年》

    (2) 又如:蒲伏(匍匐。伏地而行);蒲服(蒲伏,伏地膝行);蒲望(蒲伏)

    英文翻译

    type of rush; vine

    方言集汇

    ◎ 粤语:po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2 [东莞腔] pu2 [台湾四县腔] pu2 [陆丰腔] pu3 [客语拼音字汇] pu2 [梅县腔] pu2 [客英字典] pu2 [宝安腔] p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胡平聲開口一等bo/bubʰu

    萑蒲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