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多盗,敢人于萑苻之泽。”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芦类植物 。初生名“菼”,幼小时叫“蒹”,长成后称“萑”
八月萑苇。——《诗·豳风·七月》
(2) 又如:萑苇(两种芦类植物:蒹长成后为萑,葭长成后为苇);萑蒲(两种芦类植物);萑泽(芦滩。谓盗贼出没处)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an2 wan2 [客英字典] van2 fan2 [海陆丰腔] fan2 wa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錐 | 職追 | 章 | 脂A合 | 平聲 | 支 | 合口三等 | 止 | 脂A | tɕwi | cjyi/tjv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即“白英”( Solanum lyratum )。又名鬼目草,茎似葛,叶圆有毛,子如耳珰,赤色,丛生 。如:苻蓠(植物名。即莞蒲。白芷的别称)
(2) 通“莩”,芦苇杆里的薄膜
芦苻之厚,通于无垠。——《淮南子·俶真》
(3) 姓(今读
)。本作“蒲”,至苻坚更改为“苻”。如:苻秦(晋时五胡十六国中之前秦。为苻氏所建,故称);苻朗皂白(谓晋苻朗善识味,食鹅能知其毛色之事)(4) 通“符”。符契
即上尚书,参以苻验。——汉《史晨乡孔庙后碑》
精通皓穹,三纳苻银。——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
(5) 通“符”。符命,预言未来的神秘文书
运天苻命。——汉《北军中侯郭仲奇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2 pu2 [梅县腔] pu2 [海陆丰腔] fu2 pu2 [客英字典] fu1 pu2 [客语拼音字汇] p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扶 | 防無 | 並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bʰĭu | byo/biu |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本义:走遍) 同本义
徧,徧也。——《说文》
徧于群神。——《虞书》
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宋· 沈括《梦溪笔谈》
遍衙门告不成。——《陈州粜米》
形容词
(1) 泛指普遍
室人交徧摧我。——《诗·邶风·北门》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又如:满山遍野;遍窥(周览,尽见);遍体(浑身,全身)
量词
从头到尾经历一次 。如:念一遍;许多遍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en5 pien1 [梅县腔] bien5 [台湾四县腔] bien5 pien1 [东莞腔] pen1 [客语拼音字汇] pian4 [客英字典] bien5 [陆丰腔] pian5 [宝安腔] pen1
◎ 潮州话:bing3(pìng) [饶平]biang3(pìang)[揭阳、潮阳]piang3(phìa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徧 | 方見 | 幫 | 先開 | 去聲 | 霰 | 開口四等 | 山 | 先 | pien | penh/pen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里,予声。《尔雅·释言》:“里,邑也。”本义:郊外;野外)
(2) 同本义
野,郊外也。——《说文》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说文》。段注
龙战于野。——《易·坤》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书·牧誓》
七月在野。——《诗·豳风·七月》
体国经野。——《周礼》。注:“谓一百里以外三等采地之中。”
永州之野产异蛇。—— 柳宗元《捕蛇者说》
捐金于野。——《后汉书·列女传》
野茫茫。——《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光照旷野。——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野外(郊外);野生;野渡(郊野的渡口)
(4) 原野,田野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 又如:野盘(可容身的山野之地);野马(浮游的云气);野井(乡野间的井水);野次(原野);野老(居于田野的老人);野色(原野的景色);野战(军队在旷野作战);野霭(山野中的云气)
(6) 指民间。与朝廷相对
朝野清晏,国富兵强。——《晋书》
(7) 又如:野乘(私家记载的史书);野录(私人撰述的史乘。同“野史、野乘”);野人之芹(乡下人的菲薄礼品);野服(乡居朴素的服装。对官服而言)
(8) 界限,范围 。如:视野;分野
形容词
(1) 非家养的;野生的
(2) 动物未经人畜养的
野蜂巢。——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3) 又如:野鹤步罡(喻步履蹒跚);野鸡翎(雉的尾羽);野鹤(野生的鹤)
(4) 植物未经人工种植培养的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野谷是资(只取野谷为食);野蔌(野菜。如薇笋之类)
(6) 不驯服,不受拘束
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
(7) 又如:野猫(喻举动粗鲁,不守规矩或行为放肆的人)
(8) 粗鲁,粗野,野蛮,不文雅
野哉由也!——《论语》
朔风野大。——清· 袁枚《祭妹文》
(9) 不正常,不合礼制的 。如:野岔儿(出乎意外且不合情理的事);野禅(野狐禅)
(10) 非正式的,不合法的 。如:野老儿(姘夫);野火(麻烦;苦头;野种);是不是她野老公死了?
(11) 鄙俚,俚俗 。如:野唱(随意乱唱或唱粗俗小调);野语(村野俚俗之语);野调(村野鄙俗的曲调)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a1 ra3 [客英字典] ja3 ja1 [沙头角腔] ja3 [台湾四县腔] ja1 ja3 [陆丰腔] ja1 [宝安腔] ja1 ja3 [梅县腔] ja1 ja5 [东莞腔] ja3 [客语拼音字汇] ya1 ya3
◎ 潮州话:ia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野 | 承與 | 常 | 魚 | 上聲 | 語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zjox/zjvv | ʑĭ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