菑畬

zī shē [ zi she]
注音 ㄗ ㄕㄜ

词语释义

耕耘。 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1.耕耘。《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宋 陆游 《新年书感》诗:“朋旧何劳记车笠,子孙幸不废菑畬。” 沉砺 《晚步野次》诗:“菑畬事业归《无逸》,稼穡艰难动繫思。”

2.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畬。” 宋 杨万里 《题张兴伯主簿经训堂》诗:“不论取官大门閭,始是经训为菑畬。” 明 汤式 《端正好·咏荆南佳丽》套曲:“以琴书自娱,与道德为徒, 孔 情 周 思乃菑畬。”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一:“文章供苑囿,经史当菑畬。”

菑畬的国语词典

耕田种植。

汉字详情

zī,zì,zāi [zi,zai]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VLF
五行:
仓颉: TVVW
四角: 446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甾( )声。荒地,故从艸。本义:古代指初耕的田地)

(2) 同本义

菑,不耕田也。——《说文》。按,古文从田,巛声,小篆又加草耳。不耕田者,不耕而才耕之田也。

不菑畬。——《易·无妄》。董遇注:“菑,反草也。”

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尔雅》

耕获菑畬,时时利赖其用。——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

(3) 又如:菑畬(开垦一年和三年的地);菑亩(初耕的田地)

(4) 直立而枯死的树木

其菑其翳。——《诗·大雅·皇矣》

周公之状,身如断菑。——《荀子·非相》

动词

(1) 开垦;耕耘

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书·大诰》

(2) 又如:菑畬(耕耘;又耕稼为民生之本,故以喻事物的根本);菑攘(开拓;平定)

(3) 另见 zāi“灾”

英文翻译

to weed grass; land which has been under cultivation for one year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zo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h1 zai1 [客英字典] zih1 zai1 [海陆丰腔] zih1 zai1 [梅县腔] zii1 [宝安腔] zu1
◎ 潮州话:之余1 之埃1 ,ze1 [潮阳]zu1 ,zai1(tsur [潮阳]tsu ,cha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側持平聲開口三等ʧĭəcri/trio
shē,yú [she,yu]
部首: 521
笔画: 12
五笔: WTLF
仓颉: OMDW
四角: 80609

详细解释

shē

动词

(1) 火耕,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

勸汝學全生,隨我畬退谷。——唐·元结《喻旧部曲》

(2) 又如:畬种山林

名词

(1) 火耕地,指粗放耕种的田地

长刀短笠去烧畬畬。——刘禹锡《竹枝词》

(2) 又如:畬刀;畬田;畬耕(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田地)

(3) 。如:“锄得一片地,种得一畬粟”

(4) 畬族。同“畬”

(5) 另见

其它字义

名词

(1) 开垦了二、三年的熟田

田…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尔雅·释地》

如何新畬。——《诗·周颂·臣工》

(2) 另见 shē

英文翻译

reclaimed field

方言集汇

◎ 粤语:jyu4 se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2 cia2 [客英字典] ji2 cia2 [台湾四县腔] ji2 cia2 [梅县腔] cia2 [宝安腔] ji2 | ca1 [客语拼音字汇] sa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諸平聲開口三等jo/jvɕĭ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