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菲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菅履,草鞋。
《仪礼·丧服》:“传曰:‘菅屨者,菅菲也。’” 贾公彦 疏:“ 周公 时谓之屨, 子夏 时谓之菲。”《孔子家语·五仪解》:“斩衰、菅菲、杖而歠粥者,则志不在於酒肉。”
引证解释
⒈ 菅履,草鞋。
引《仪礼·丧服》:“传曰:‘菅屨者,菅菲也。’”
贾公彦疏:“周公时谓之屨, 子夏时谓之菲。”
《孔子家语·五仪解》:“斩衰、菅菲、杖而歠粥者,则志不在於酒肉。”
菅菲的网络释义
菅菲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官声。本义:菅茅)
(2) 同本义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Themeda gigantea var. villosa ),叶子细长而尖,花绿色,结颖果,褐色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诗·小雅·白华》
(3) 又如:菅茅(茅草的一种);菅菲(菅履,草鞋);菅筲(用菅草编的盛饭器);菅荐(草席)
(4) 也表示茅草的统称
虽有丝、麻,无弃菅、蒯。——《左传·成公九年》
(5) 又如:菅蒯(茅草之类,可编绳索;亦指草鞋)
(6) 中国古地名 。春秋宋地。在今山东单县北
公败宋师于 菅。——《春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gian1 gwon1 [台湾四县腔] gan1 gon1 gien1 [客英字典] gen1 [海陆丰腔] gan1 gon1 gien1 [客语拼音字汇] gan1 gian1
◎ 潮州话:哥安1 哥冤2 ,gang1, guang2 [潮州]guêng2(kang kuá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姦 | 古顔 | 見 | 刪開 | 平聲 | 刪 | 開口二等 | 山 | 刪 | kɑn | kran/kean |
详细解释
fēi
形容词
(1) 花草的香气很浓的——常叠用
菲菲,香也。——《广雅》
芳菲菲兮满堂。——《楚辞·东皇太一》
别来春物已再菲,西望不见红日围。——苏轼《作书寄王晋卿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
(2) 又如:菲薇(草木茂密的样子)
名词
(1) 一种无色结晶烃C 14 H 10 ,熔点约100°C,其母核由某些生物碱降解生成,用于染料和药物的合成
(2) 菲律宾的简称
(3) 另见
fěi
名词
(1) (形声。从艹,非声。本义:菲菜,一种芜菁类植物。又名芴、刹恕⑼凉)?
(2) 同本义
菲,芴也。——《说文》
菲,芴。——《尔雅》。注:“即土瓜也。”
采葑采菲。——《诗·邶风·谷风》
(3) 又如:采菲(采集菲菜)
(4) 通“剕”(
)。刖足,即断足,古代五刑之一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婴;共、艾毕;菲,对屦;杀、赭衣而不纯。——《荀子·正论》
(5) 通“屝”(
)。草鞋,蔴鞋不杖,不菲,不次。——《礼记·曾子问》
手为错,足下无菲。——《古诗·孤儿行》
形容词
(1) 微薄;使之微薄
菲,薄也。——《小尔雅》
不以菲废礼。——《礼记·坊记》
菲饮食。——《论语》
菲履赭衣。——《汉书·刑法志》。注:“草履也。”
卑宫菲食。——陆机《辨亡论》
(2) 又如:菲陋(才学微薄);菲葑(比喻微贱之人);菲才寡学(才能小而学识浅);菲己(待己菲薄)
(3)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i1 fui3 [客英字典] fui1 [台湾四县腔] fi1 fi3 [梅县腔] fi1 fui1 [宝安腔] fui1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霏 | 芳非 | 滂 | 微合 | 平聲 | 微 | 合口三等 | 微 | 止 | phyoi/phvoi | pʰĭwə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