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蒿

é hāo [ e hao]
注音 ㄜˊ ㄏㄠ

词语释义

即抱娘蒿,也叫萝、萝蒿、廪蒿,多年生草本植物。

词语解释

  1.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像针,花黄绿色,生在水边,嫩的茎叶可作蔬菜。也叫萝、萝蒿、廪蒿,俗称抱娘蒿。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像针,花黄绿色,生在水边,嫩的茎叶可作蔬菜。也叫萝、萝蒿、廪蒿,俗称抱娘蒿。

莪蒿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石竹科王不留行属,多年生草本。高约六十至七十公分,叶对生,呈披针形,前端尖锐。五、六月间开黄绿色花朵,花萼呈卵形,花瓣五片。果实为蒴果,种子为褐色。原产于欧洲,我国北部及日本亦有栽培。

莪蒿的网络释义

莪蒿

  •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像针开黄绿色小花,叶嫩时可吃。
  • 因为它抱根丛生,很像几岁的孩童粘着连着父母的情状,所以历来被人称为“抱娘蒿”。
  • 汉字详情

    é [e]
    部首: 301
    笔画: 10
    五笔: ATRT
    五行:
    仓颉: THQI
    四角: 44553

    详细解释

    名词

    (1) 莪蒿(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像针,花黄绿色,生在水边。嫩茎叶可作蔬菜。也叫萝、萝蒿、廪蒿,俗称抱娘蒿)

    莪,萝莪蒿属,从草,我声。——《说文》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诗·小雅·菁菁者莪》

    (2) 蘑菇的别名

    中原呼菌为蘑菇,又为莪。——王祯《农书·百谷谱·蔬属》

    英文翻译

    artemisia

    方言集汇

    ◎ 粤语:ngo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o2 [梅县腔] ngo2 [台湾四县腔] ngo2 [客英字典] ngo2 [宝安腔] ngo2 [客语拼音字汇] ngo2
    ◎ 潮州话:ng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何平聲開口一等ngaŋɑ
    hāo [hao]
    部首: 301
    笔画: 13
    五笔: AYM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YRB
    四角: 44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高声。本义:草名。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种。特指青蒿)

    (2) 即青蒿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诗·小雅·鹿鸣》

    (3) 蒿子 ,蒿属的一种植物。引申为野草的意思。如:蒿艾(即艾蒿。一种野生的草。泛指野草);蒿棘(蒿草与荆棘);蒿藜(蒿和藜。泛指杂草;野草);蒿蓬(蒿草与蓬草)

    动词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庄子·骈拇》

    (1) 又如:蒿目时艰(形容对时局忧虑不安)

    (2) 物之精气蒸出的样子 。如:蒿蒸(蒸腾貌);蒿蒿(形容气体浮生的样子)

    (3) 用同“薅”

    我把花子腿砸折了,把淫妇鬓毛都蒿净了。——《红楼梦》

    (4) 忧烦;忧虑不安 。如:蒿恼(骚扰;打扰;烦恼);蒿目(忧虑不安);蒿然(忧烦;忧虑不安);蒿忧(为世事忧虑)

    英文翻译

    mugwort, artemisia; give off

    方言集汇

    ◎ 粤语:hou1
    ◎ 客家话:[宝安腔] hau1 [海陆丰腔] hau1 gau1 ko1 [客英字典] gau1 hau1 ko1 [台湾四县腔] hau1 gau1 ko1 [东莞腔] gau1 [客语拼音字汇] hau1 ho1 [梅县腔] hau1 gau1
    ◎ 潮州话:hau1 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毛平聲開口一等xɑuhau/x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