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担

hè dān [he dan]
繁体 荷擔
注音 ㄏㄜˊ ㄉㄢ

词语释义

1.用肩负物;挑担。 2.承担生活﹑工作﹑责任﹑事业等。

词语解释

  1. 用肩负物;挑担。

    《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后汉书·丁鸿传》:“布衣荷担,不远千里。”《旧五代史·晋书·张彦泽传》:“百姓荷担,纍纍於路。”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书》:“远近为之荷担,宗社几於缀旒。天下之人追咎其失,以为聚歛之过。”

  2. 承担生活、工作、责任、事业等。

    清 刘大櫆 《祭吴忠恪公文》:“公之知余,在於旅舍,一见其文,许以荷担。” 郭沫若 《天地玄黄·历史的转变》:“多么令人兴奋的世纪啊,这个非以全民的规模不能荷担的伟大的世纪。”

引证解释

⒈ 用肩负物;挑担。

《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后汉书·丁鸿传》:“布衣荷担,不远千里。”
《旧五代史·晋书·张彦泽传》:“百姓荷担,纍纍於路。”
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书》:“远近为之荷担,宗社几於缀旒。天下之人追咎其失,以为聚歛之过。”

⒉ 承担生活、工作、责任、事业等。

清刘大櫆《祭吴忠恪公文》:“公之知余,在於旅舍,一见其文,许以荷担。”
郭沫若《天地玄黄·历史的转变》:“多么令人兴奋的世纪啊,这个非以全民的规模不能荷担的伟大的世纪。”

荷担的国语词典

担负、承受。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史传》:「然史之为任,乃弥纶一代,负海内之责,而嬴是非之尤,秉笔荷担,莫此之劳。」也作「荷负」。

荷担的网络释义

荷担

  • 荷担,汉语词汇。
  • 拼音:hè dàn
  • 释义:(1).用肩负物;挑担。(2).承担生活、工作、责任、事业等。
  • 荷担造句

    几十年来在历任院长殚精竭虑努力下,续佛慧命,优秀僧材辈出,成为当今佛教荷担如来家业的中坚力量。
    简称就是菩萨,此指已登佛位的明心菩萨,又名开士、大士;又萨埵译为精进勇猛,堪以荷担如来事业的人。
    师父,景元非不情愿也,实因这剑法无可躐等,恐这孩子承当不得、荷担不起!
    震撼感动之余是庆幸,庆幸在末法时代,还有如此持戒精严、勇于荷担如来家业的清净僧团,使我等沉溺众生能有机会亲近、摄受。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两个二十来岁的姑娘,在红碎花棉袄的衬托下,黝黑脸庞,秀发迎风,昂首轻歌,披着金色霞光在田间窄窄的青石板路上荷担健步,自觉飒爽英姿,别有一番风情。
    吾母尝曰,外曾祖胡公,某岁立街巷,见一挑夫,荷担盘桓,疾走于原地,不能进退,汗涔涔然,若不知路。
    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汉字详情

    hé,hè [he,he]
    部首: 301
    笔画: 10
    五笔: AWS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OMR
    四角: 44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何声。本义:植物名。也称莲,别称芙蕖、芙蓉。地下茎称藕,子实称莲,花叶供观赏)

    (2) 植物名。即莲

    荷,芙蕖叶。——《说文》

    隰有荷华。——《诗·郑风·山有扶苏》

    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荷叶之清香。——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又如:荷月(指农历六月,以荷花盛开,故名荷月);荷衣(荷叶);荷芰(莲与菱);荷花(莲花。也作“莲华”、“荷华”);荷扇(荷叶形圆似团扇,故雅称为荷扇)

    (4) 荷叶 。如:荷钱(初生的荷叶。因其形似小钱,故称);荷衣(用荷叶编成的衣服);荷杯(荷叶做的杯子);荷裳(用荷叶做的衣服);荷衣蕙带(荷叶为衣,蕙草作带。指仙人的衣服)

    (5) 古代酒器荷叶杯的代称

    明画烛,洗金荷,主人起舞客齐歌。——宋· 辛弃疾《鹧鸪天》

    (6) 另见

    动词

    (1) 用肩扛或担;背负

    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以杖荷蓧。——《论语·微子》

    (2) 又如:荷锄;荷蓧丈人(担着耘田竹杖的老人;隐士);荷校(以肩荷枷。即颈上带枷。校,枷);荷担(肩挑东西)

    (3) 肩负,担负

    子击磬于 卫,有荷蒉而过 孔氏门者。——《论语·宪问》

    (4) 又如:荷累(负累;牵累);荷担(承担生活、工作、责任、事业等)

    (5) 承受;承蒙

    荷天下之重任。——张衡《东京赋》

    (6) 又如:荷佩(承受);荷得(承蒙;亏得);荷护(保佑,佑护);荷蒙(承蒙;承受)

    (7) 用于书信中表示感谢或客气 。如∶感荷;拜荷;荷佩(荷佩。感荷;感激);荷恩(蒙受恩惠);荷眷(荷睠。承受恩宠;承蒙关注)

    (8) 拿,持 。如:荷杖(拄着拐杖)

    名词

    (1) 担子。道德上、法律上或精神上的责任 。如:肩负重荷

    (2) 电荷的简称 。如:荷质比

    (3) 古泽名。又水名。也作“菏”

    菏,泽名,见《夏书》。古本亦作荷。——《五经文字》

    (4) 另见

    英文翻译

    lotus, water lily, holland

    方言集汇

    ◎ 粤语:ho4 ho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2 o3 [梅县腔] ho2 [台湾四县腔] ho2 o3 [陆丰腔] ho3 ho3 [沙头角腔] ho2 [东莞腔] ho2 [宝安腔] ho2 [客英字典] ho2 o1 [客语拼音字汇] ho2
    ◎ 潮州话:窝5 [潮阳]何窝5 ,窝6 ,何窝3 ,o5 [潮阳]ho5 ,o6 ,h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歌平聲開口一等ɣɑgha/ha
    dān,dàn [dan]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JGG
    仓颉: QAM
    四角: 56010

    详细解释

    dān

    动词

    (1) (形声。从手,詹声。本义:用肩挑)

    (2) 同本义

    儋,何也。从人,詹声。以背曰负,以肩曰儋。——《说文》。字亦作“擔”。

    担,负也。——《字林》

    担囊行取薪。——曹操《苦寒行》

    负书担橐。——《战国策·秦策一》

    (3) 又如:肩不能担,手不能提;担戴(肩挑头顶)

    (4) 背负 。如:担簦(背着伞)

    (5) 承当,承担

    吾担悲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6) 又如:分担(担负一部分);担承(承担);担扶(担当;扶助);担杜(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担干系(担干纪。负责任)

    (7) 另见 dàn

    dàn

    名词

    (1)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

    负担荷以丈尺兮。——《楚辞·哀时命》。注:“荷曰担。”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宋· 欧阳修《归田录》

    (2) 又如:挑担;担仗(行李担子。亦作“担脚”,“担杖”);担头(货担两头;一挑东西);货郎担

    (3) 轿子 。如:担舆(肩舆)

    (4) 肩负的责任 。如:重担(沉重的担子,比喻繁重的责任)

    量词

    (1) 中国重量单位。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李颀《别梁鍠》

    (2) 用于计成挑的东西 。如:一担柴;两担米

    (3) 另见 dān

    英文翻译

    carry, bear, undertake

    方言集汇

    ◎ 粤语:daam1
    ◎ 潮州话:dan1(taⁿ) dan3(tà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多旱上聲開口一等tɑntanx/t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