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荷包蛋
(1) 去壳后在滚油里煎熟的整个儿的鸡蛋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去壳后在开水里煮熟或在滚油里煎熟的整个儿的鸡蛋。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试试在刚蒸好的荨麻叶上加个荷包蛋与新鲜的黑胡椒粉的料理吧。
2、说句更不着调儿的话,我想知道一个人能否在人行道上煎蛋,而且是那种只煎一面的荷包蛋。
3、马克对谭雅大声说起他所收集的非常稀有的1948荷包蛋邮票,他讲起了他是如何在他的庞蒂克车于上纽约州的科特兰尔维抛了锚后发现这枚邮票的故事。
4、他要求华尔道夫酒店员工为他制作一个他自己发明的食物,就是现在的腌肉蛋饼:半个英式松饼,上面是培根或者火腿,荷包蛋和厚厚的荷兰辣酱。
5、他们并不是匆匆抓个荷包蛋汉堡当早餐,而是坐下来享受水果、全麦麦片以及面包。
6、因为这是工作人员通过“圈养的方式”培育出的“新兴水母”,有趣的是,它的形状酷似“荷包蛋”。
7、上面再加个水煮荷包蛋就是一顿令人很心满意足的饭了。
8、小姐,我要两个荷包蛋,只要煎一面。
9、能用水煮荷包蛋吗?
10、他们也吃火腿或熏肉和鸡蛋,很常见的水煮荷包蛋或炒蛋。
11、炸荷包蛋加烤火腿肉。
12、老板:今天我为你们两个准备了你们最喜爱的早餐:两面嫩煎的荷包蛋、加枫糖的松饼、优酪乳、柳橙汁,还有凯西的茶和你的咖啡。
13、他的早饭是水煮荷包蛋。
14、好,那么就是柚子汁、香肠,两只荷包蛋、烤面包、牛奶和咖啡。
15、今天早上我将只吃一个荷包蛋。
16、先生说:“小姐,我要两个荷包蛋,只要煎一面。”
17、你喜欢吃煮的,煎的,荷包蛋,炒鸡蛋,还是摊鸡蛋?
18、我要两个荷包蛋,只要煎一面,另外再加一点香肠。
19、您要一面煎黄的荷包蛋吗?
20、我要煮荷包蛋。
21、朱莉?鲍威尔:我吃了我有生以来第一个荷包蛋。
22、那么,您的早餐是柚子汁、香肠、两个水煮荷包蛋、面包片、牛奶和咖啡。
23、土司和荷包蛋。
24、一片金黄的烤面包、夹着煎好的火腿和荷包蛋、一杯浓香牛奶,我知道,你会喜欢。
25、妈妈总是在早上煎个荷包蛋给我吃。
26、如何准备,然后大蒜花椰菜煮荷包蛋鲑鱼的配菜的花椰菜,学习在这个自由食谱影片厨师烹饪专家埃默里戴维斯教授系列本多。
27、在高尔夫球俚语中,一个半埋在沙堆中的球被称为“荷包蛋”。
荷包蛋的国语词典
一种煎蛋的方式。将蛋打破,直接放入锅中以蛋白裹住蛋黄的方式煎熟或煮熟,因形同荷包,故名。
荷包蛋的网络释义
荷包蛋 (食物名称)
荷包蛋的翻译
荷包蛋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hé
名词
(1) (形声。从艸,何声。本义:植物名。也称莲,别称芙蕖、芙蓉。地下茎称藕,子实称莲,花叶供观赏)
(2) 植物名。即莲
荷,芙蕖叶。——《说文》
隰有荷华。——《诗·郑风·山有扶苏》
有蒲与荷。——《诗·陈风·泽陂》
荷叶之清香。——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又如:荷月(指农历六月,以荷花盛开,故名荷月);荷衣(荷叶);荷芰(莲与菱);荷花(莲花。也作“莲华”、“荷华”);荷扇(荷叶形圆似团扇,故雅称为荷扇)
(4) 荷叶 。如:荷钱(初生的荷叶。因其形似小钱,故称);荷衣(用荷叶编成的衣服);荷杯(荷叶做的杯子);荷裳(用荷叶做的衣服);荷衣蕙带(荷叶为衣,蕙草作带。指仙人的衣服)
(5) 古代酒器荷叶杯的代称
明画烛,洗金荷,主人起舞客齐歌。——宋· 辛弃疾《鹧鸪天》
(6) 另见
hè
动词
(1) 用肩扛或担;背负
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以杖荷蓧。——《论语·微子》
(2) 又如:荷锄;荷蓧丈人(担着耘田竹杖的老人;隐士);荷校(以肩荷枷。即颈上带枷。校,枷);荷担(肩挑东西)
(3) 肩负,担负
子击磬于 卫,有荷蒉而过 孔氏门者。——《论语·宪问》
(4) 又如:荷累(负累;牵累);荷担(承担生活、工作、责任、事业等)
(5) 承受;承蒙
荷天下之重任。——张衡《东京赋》
(6) 又如:荷佩(承受);荷得(承蒙;亏得);荷护(保佑,佑护);荷蒙(承蒙;承受)
(7) 用于书信中表示感谢或客气 。如∶感荷;拜荷;荷佩(荷佩。感荷;感激);荷恩(蒙受恩惠);荷眷(荷睠。承受恩宠;承蒙关注)
(8) 拿,持 。如:荷杖(拄着拐杖)
名词
(1) 担子。道德上、法律上或精神上的责任 。如:肩负重荷
(2) 电荷的简称 。如:荷质比
(3) 古泽名。又水名。也作“菏”
菏,泽名,见《夏书》。古本亦作荷。——《五经文字》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2 o3 [梅县腔] ho2 [台湾四县腔] ho2 o3 [陆丰腔] ho3 ho3 [沙头角腔] ho2 [东莞腔] ho2 [宝安腔] ho2 [客英字典] ho2 o1 [客语拼音字汇] ho2
◎ 潮州话:窝5 [潮阳]何窝5 ,窝6 ,何窝3 ,o5 [潮阳]ho5 ,o6 ,ho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何 | 胡歌 | 匣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果 | 歌 | ɣɑ | gha/ha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
)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2) 用纸、布等裹东西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诗·召南·野有死麕》
草木渐包。——《书·禹贡》
包有鱼。——《易·姤》
包之以虎皮。——《礼记·乐记》
(3) 又如:纸包不住火;包缠(包裹缠绕)
(4) 包含,包容。里面含有
举一滴可包陵谷。——唐· 李朝威《柳毅传》
皆包在诸谷中。——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又如:把小费包在内;包函(包有,含有);包吞(包含);包荒(掩饰;遮盖;原谅,宽容)
(6) 包围。四面围住
河水分流,包山而过。——《水经注·河水》
(7) 又如:包络(包围环绕)
(8) 保证,担保
包你没事。——萧德祥《杀狗劝夫》
(9) 又如:包换;包退;包赔;包管(保证;保险;保单);包票
(10) 约定专用
烂倾新酿酒,包载下江船。——梅尧臣《村豪诗》
(11) 又如:全包(全部占有);包饭;包厢;包程;包机
(12) 承担,即答应负责办好 。如:包销;包办;包产;包工;包医;包教
(13) 镀上一层 。如:包金;包银
(14) 做 。如:包饺子
名词
(1) 装东西的袋子 。如:书包;旅行包;行李包
(2) 包裹起来的东西 。如:药包;邮包;包复(包袱。用布包起来的包裹)
(3) 因碰撞而引起的肿块 。如:脑门儿上碰了个包;脚上起了个包
(4)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食物 。如:菜包;汤包
(5) 毡制的圆顶帐篷 。如:蒙古包
(6) 姓
量词
(1) 包装好的一堆单件
五官掾献橘数包。——《后汉书·杨由传》
(2) 又如:一包香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bau1 [台湾四县腔] bau1 [客英字典] bau1 [陆丰腔] bau1 [客语拼音字汇] bau1 [东莞腔] bau1 [沙头角腔] bau1 [宝安腔] bau1 [海陆丰腔] bau1
◎ 潮州话:b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包 | 布交 | 幫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效 | 肴 | pau | prau/pea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禽类或龟、蛇等所产的卵 。如:蛋花(蛋汤煮熟后,凝成絮团似的许多小蛋块的俗称);蛋青色(指如鸭旦壳般的淡青色)
(2) 骂人的话 。(1)∶放在某些名词或形容词的后面,组成代表人的词。如:坏蛋;糊涂蛋。 (2)∶放在某些动词后面,使那个动作带有贬意。如:捣蛋;滚蛋;完蛋
(3) 形状像蛋的东西 。如:泥蛋儿;山药蛋;驴粪蛋儿;线蛋儿;脸蛋儿;蛋圆(像蛋一样椭圆形)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n6 [陆丰腔] dan5 [沙头角腔] tan5 [客语拼音字汇] tan4 [台湾四县腔] tan5 [客英字典] tan5 [宝安腔] tan3 [东莞腔] tan3 [梅县腔] tan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但 | 徒旱 | 定 | 寒 | 上聲 | 旱 | 開口一等 | 山 | 寒 | dʰɑn | danx/da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