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纳

róng nà [ rong na]
繁体 榮納
注音 ㄖㄨㄥˊ ㄋㄚˋ

词语释义

谓受宠幸重用。

词语解释

  1. 谓受宠幸重用。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荣纳由於闪揄,孰知辨其蚩妍。” 李贤 注:“行倾佞者则享荣宠而见纳用。”

引证解释

⒈ 谓受宠幸重用。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荣纳由於闪揄,孰知辨其蚩妍。”
李贤注:“行倾佞者则享荣宠而见纳用。”

荣纳的网络释义

荣纳

  •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荣纳由於闪揄,孰知辨其蚩妍。” 李贤 注:“行倾佞者则享荣宠而见纳用。”
  • 汉字详情

    róng [ro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PS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BD
    四角: 44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荧省声。本义:梧桐。又金文字形,象两支如火把相互照耀的花朵或穗头形)

    (2) 同本义

    荣,桐木也。——《说文》

    荣,桐木。——《尔雅》。注:“即梧桐。”

    (3) 草本植物的花。又为花的通称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尔雅》

    攀条折其荣。——《古诗十九首》

    (4) 又如:荣悴(草木的开花与凋萎);荣年(百花争艳的季节);荣色(花的色彩)

    (5) 飞檐,屋檐两头翘起的部分

    直于东荣。——《仪礼·士冠礼》。注:屋翼也。”

    暴于南荣。——《上林赋》。注:“南檐也。”

    (6) 又如:荣阿(飞檐的曲隅)

    (7) 荣誉。良好的名声或社会名望

    且辱者也而荣。——《吕氏春秋·振乱》

    会九世而飞荣。——《南都赋》

    (8) 又如:荣级(荣誉爵位);启荣(死后的荣誉)

    形容词

    (1) 繁茂,茂盛

    木欣欣以向荣。——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又如:荣谢(草木茂盛与凋零);荣芬(茂盛,繁密);荣旺(植物生长旺盛);荣条(茂盛的枝条);荣敷(荣荣。草木茂盛的样子);荣熙(繁盛)

    (3) 繁荣

    室宫荣与。——《荀子·大略》。注:“盛也。”

    (4) 又如:荣昌(繁荣昌盛);荣泰(繁荣安定);荣怀(国家繁荣则万民归附);荣茂(繁荣茂盛);荣落(荣盛与衰落);荣畅(荣盛);荣观(荣盛的景观);荣仕(高官显爵);荣逸(显赫安乐);荣国(昌盛之国)

    (5) 盛多;丰富

    宫室荣与?妇谒盛与?——《荀子》

    (6) 光荣,荣耀。与“辱”相反 。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荣近(光荣亲近);荣映(荣耀);荣峻(显耀崇高);荣秩(荣耀与官阶);荣辉(荣耀,光彩);荣福(荣耀与幸福);荣践(荣耀的经历)

    (7) 富贵;显荣 。如:荣伍(尊显者的行列);显荣(显达荣贵)

    (8) 荣华 。如:荣乐(荣华逸乐);荣冀(对荣华富贵的欲望);荣庆(荣华幸福);荣贵(荣华富贵);荣伸(荣华显耀);荣润(光华润泽)

    动词

    (1) 开花

    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抛弃

    荣汝之粮,不若遄归也。——《列子》

    (3) 使…荣耀;使…光荣

    足以荣汝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溢美显,荣于身后。——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4) 又如:荣除之庆(封官授爵的喜庆);

    (5) 通“营”。经营

    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易·否》

    (6) 通“荧”。炫惑

    不掩欲以荣君。——《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以荣其意而乱其政。——《韩非子·内储说下》

    英文翻译

    glory, honor; flourish, prosper

    方言集汇

    ◎ 粤语:wing4
    ◎ 潮州话:iong5(iông) [揭阳、潮阳]uêng5(uêng)

    宋本广韵

    [na]
    部首: 332
    笔画: 7
    五笔: XMWY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OB
    四角: 24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内声。本义:丝被水浸湿)

    (2) 同本义

    纳,丝湿纳纳也。——《说文》

    衣纳纳而掩露。——刘向《九叹·逢纷》

    (3) 又如:纳纳(潮湿的样子)

    (4) 收藏;收入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采纳;容纳;藏垢纳污(包藏容纳污秽之物。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6) “纳”假借为“接纳”;接受

    几以不纳死。——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遂开门纳众。——《资治通鉴·唐纪》

    诬守纳己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纳钱案上。——《聊斋志异·促织》

    (7) 又如:纳质(接受质证;接受质询);纳采(古婚嫁六礼中的第一件事。即行聘;其他如纳吉,纳聘,纳征,纳币皆为六礼之中);纳贽(初次见面所馈赠的礼物);纳受(接受;收受);纳下(采纳下面的意见)

    (8) 缴纳,贡献

    九江纳锡大龟。——《书·禹贡》

    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余。——《周礼·地官·泉府》

    小臣纳卿大夫。——《仪礼·燕礼》

    纳于太庙。——《公羊传·桓公二年》

    十月纳禾稼。——《诗·豳风·七月》

    命弟子纳射器。——《仪礼·乡射礼》

    纳之库。——诸葛亮《出师表》

    (9) 又如:纳监(捐纳财物取得监生资格);纳锡(进贡);纳粟(也作内粟,入粟;捐纳粟米或财货给官,以谋求某种利益);纳官(向官府缴纳谷物);纳质(送纳人质)

    (10) 穿;着 。以脚跟着入鞋中。如:纳履(穿鞋);纳屦踵决(穿鞋而后跟即破。极言生活贫困)

    (11) 使进入

    三纳之而未克。——马中锡《中山狼传》

    (12) 取;娶

    杀三卻而尸诸朝,纳其室以分妇人。——《国语·晋语》

    (13) 又如:纳币(订婚时男方给女方的财物);纳宠(娶妾);纳赘(招上门女婿);纳妇(娶妇)

    (14) 结交

    魏了翁闻之,更纳交焉。——《宋史·张忠恕传》

    (15) 又如:纳交(结交);纳宗(结交宗室朋友)

    (16) 用同“捺”

    (17) 按下。如:纳火(按下火气);纳气(按下火气不发作)

    (18) 低,低下。如:纳头(低头);纳拜(低头拜见)

    (19) 通“衲”。密针缝纫

    那婆子又拿了一件破衣,补补纳纳。——《西游记》

    (20) 又如:纳衣(衲衣。取人弃去之布帛缝衲之僧衣。也称“百衲衣”);纳鞋(用线缝制鞋底)

    (21) 扣压

    枢密童贯同太师 蔡京,太尉 高俅、 杨戬,商议纳下表章不奏。——《水浒传》

    英文翻译

    admit, take, receive, accept

    方言集汇

    ◎ 粤语:naap6

    宋本广韵

    荣纳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