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

huāng táng [huang tang]
注音 ㄏㄨㄤ ㄊㄤ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 huāng táng ] :

(形)①浮夸;没有根据:这话真~。②(行为)放荡。


词语解释

  1. 广大,漫无边际。

    《庄子·天下》:“以谬悠之説,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儻,不以觭见之也。” 成玄英 疏:“荒唐,广大也。” 郭庆藩 集释:“荒唐,广大无域畔者也。”

  2. 犹荒诞。谓思想、言行不符合常理人情,使人感到离奇。

    唐 韩愈 《桃源图》诗:“神仙有无何眇芒, 桃源 之説诚荒唐。” 明 王錂 《寻亲记·托梦》:“咳,荒唐之言,不要説他,只是去罢。”《红楼梦》第一回:“説来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 老舍 《茶馆》第一幕:“在这里,可以听到最荒唐的新闻。”

  3. 指行为放荡。

    茅盾 《路》:“至于专门捣乱,行动荒唐,学业低劣的分子,那除了严格制裁,我也没有别的办法。” 曹禺 《雷雨》第一幕:“ 周萍 :是,爸爸,那是我一时的荒唐。”

  4. 犹荒陋,荒疏。

    宋 苏轼 《辞免翰林学士第二状》:“﹝臣﹞学问荒唐,文词鄙浅。” 宋 苏轼 《到惠州谢表》:“臣性资褊浅,学术荒唐,但信不移之愚,遂成难赦之咎。” 宋 叶适 《除太府卿淮东总领谢表》:“伏念序迁学校,固惭课业之荒唐;内迫家门,重困食用之寡薄。”

  5. 落空;无着落。

    清 李渔 《蜃中楼·试术》:“洪水退得去,亲事也做得成;若洪水退不去,连亲事也荒唐了。” 周咏 《无题》诗:“春去春来俱幻梦,花开花落总荒唐。”

  6. 犹慌张。荒,通“ 慌 ”。

    元 朱凯 《黄鹤楼》第一折:“索仔细,莫荒唐,涉大水,渡 长江 。”

引证解释

⒈ 广大,漫无边际。

《庄子·天下》:“以谬悠之説,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儻,不以觭见之也。”
成玄英疏:“荒唐,广大也。”
郭庆藩集释:“荒唐,广大无域畔者也。”

⒉ 犹荒诞。谓思想、言行不符合常理人情,使人感到离奇。

唐韩愈《桃源图》诗:“神仙有无何眇芒, 桃源之説诚荒唐。”
明王錂《寻亲记·托梦》:“咳,荒唐之言,不要説他,只是去罢。”
《红楼梦》第一回:“説来虽近荒唐,细玩颇有趣味。”
老舍《茶馆》第一幕:“在这里,可以听到最荒唐的新闻。”

⒊ 指行为放荡。

茅盾《路》:“至于专门捣乱,行动荒唐,学业低劣的分子,那除了严格制裁,我也没有别的办法。”
曹禺《雷雨》第一幕:“周萍 :是,爸爸,那是我一时的荒唐。”

⒋ 犹荒陋,荒疏。

宋苏轼《辞免翰林学士第二状》:“﹝臣﹞学问荒唐,文词鄙浅。”
宋苏轼《到惠州谢表》:“臣性资褊浅,学术荒唐,但信不移之愚,遂成难赦之咎。”
宋叶适《除太府卿淮东总领谢表》:“伏念序迁学校,固惭课业之荒唐;内迫家门,重困食用之寡薄。”

⒌ 落空;无着落。

清李渔《蜃中楼·试术》:“洪水退得去,亲事也做得成;若洪水退不去,连亲事也荒唐了。”
周咏《无题》诗:“春去春来俱幻梦,花开花落总荒唐。”

⒍ 犹慌张。荒,通“慌”。

元朱凯《黄鹤楼》第一折:“索仔细,莫荒唐,涉大水,渡长江。”

荒唐的国语词典

夸大不实。

荒唐的网络释义

荒唐 (汉语词语)

  • 荒唐是一个汉语词汇,
  • 拼音为:huāng táng,
  • 指行事比较离谱,不正常,不符合一般的规则;(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行为)放荡,没有节制;唐突。
  • 荒唐的翻译

    英语: beyond belief, preposterous, absurd, intemperate, dissipated
    德语: absurd, lächerlich (Adj)​, albern, ausschweifend (Adj)​, grotesk
    法语: absurde, exagéré, libertin

    荒唐造句

    听到这种荒唐的事,连脾气最好的老李也气得怒发冲冠。
    要知道一个十六岁的人,不管地位环境如何,都难免有荒唐的幻想。
    爱的如此举重若轻,却也莫过于放手离开,不管我们之间的故事有多么荒唐多么不堪,却也都付出了一点真心。
    承诺有多心酸,誓言就有多荒唐。
    你这个想法实在是太荒唐了!
    妈妈阻止我荒唐的行动。
    的故事有多么荒唐多么不堪,却也都付出了一点真心。
    只要想起当年那段荒唐、纸醉金迷的岁月,他就觉得对不起一直陪伴在身边的妻子。
    不要让最初的天堂,变成最终的荒唐。
    这是一种类似于夜郎自大的无知下的荒唐幻觉。
    他在企业界是一员猛将,他是时时刻刻向前突进的,然而在他面前,不是半浮在空中的荒唐虚无的海市蜃楼么?
    有许多言论是荒唐无知、捕风捉影、造谣生事。
    他讲的故事荒唐极了。
    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荒唐。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曹雪芹 
    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荒唐。
    荒唐怪诞的谎话,正像只手掩不住一座大山,谁也骗不了的。
    但这样的荒唐论调被一道诏书给废止了,颁布这道诏书的正是一言九鼎的西奥多.罗斯福。
    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那么滑稽可笑;在我们的周围,一切又都是那么怪诞荒唐。

    汉字详情

    huāng [hua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YNQ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YVU
    四角: 44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丱,巟( huāng)声。本义:荒芜)

    (2) 同本义

    荒,芜也,一曰草荒地也。——《说文》

    我居圉卒荒。——《诗·大雅·召》

    野荒民散则削之。——《周礼·大司马》

    地广大荒而不治。——《礼记·曲礼》

    三径就荒。——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开荒南野际。

    极于荒残。——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几处荒坟。——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3) 又如:荒陂(荒芜的坡地);荒梗(土地荒废,道路阻隔);荒楚(杂草树木蔓生的地方);荒白(荒芜);;荒居(荒凉的住处。常用作对自己住处的谦称);荒陋(荒凉简陋);荒城(荒凉的古城);荒梗(荒凉闭塞)

    (4) 年成不好;凶年;歉收

    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周礼·大司徒》。注:“凶年也。”

    大荒。——《周礼·春官·同服》。注:“饥馑也。”

    果不熟为荒。——《尔雅·释天》

    四谷不升谓之荒。——《韩诗外传》

    (5) 卷八》

    三曰丧荒之式。——《周礼·天官·大宰》

    (6) 又如:荒春(春末的时候,青黄不接,生活最为困难,所以称为荒春);荒旱表(上报旱情的奏章);荒耗(遭灾减产,民用空竭)

    (7) 大;广大,无边际。引申为不可信

    好乐无荒。——《诗·唐风·蟋蟀》

    幽居允荒。——《诗·大雅·公刘》

    大王荒之。——《诗·周颂·天作》

    大荒落之岁。——《淮南子·天文》

    (8) 又如:荒荒

    (9) 远;久远

    荒,远也。——《广雅·释诂一》

    戎翟荒服。——《国语·周语》

    (10) 又如:荒古;荒绝(邈远);荒土(东北方极远之地);荒外(边远之外,或八荒之外的地方。极远的意思。引申指偏僻无文化的地方);荒服(五服之一。指距离京城最远的属地);荒域(边远的地方)

    (11) 昏聩 。如:荒昧(昏庸);荒悖(昏乱);荒塞(昏聩闭塞);荒屯(荒乱艰阻);荒末(荒乱之末)

    (12) 不合情理 。如:荒幻(荒诞虚妄);荒忽(虚妄;荒诞);荒唐言(原为不着边际的话,后引申为乖谬之言)

    (13) 空,虚 。如:荒芒(犹渺茫);荒茫(犹渺茫。旷远迷茫)

    (14) 成色不足的

    老夫带得三两荒银,权为程敬。——《警世通言》

    动词

    (1) 荒废;荒疏

    无荒失朕命。——《书·盘庚》

    (2) 又如:荒疏;荒顿(荒疏废弃);荒陋(荒疏浅薄);荒宁(荒废懈怠,贪图安逸);荒坠(荒废坠失)

    (3) 扩大,大 。如:荒度(大力治理;犹言宽大为怀);荒阅(大ň。大搜索)

    (4) 迷乱 。如:荒亡(沉迷于打猎和酒色);荒腆(耽迷无度,沉溺);荒饮(无节制地饮酒);荒淫无道(贪酒好色,生活糜烂,肆行暴虐,毫无德政);荒子孱孙(不成材的子孙;放荡无行的后嗣);荒色(沉湎声色);荒耽(沉溺)

    名词

    (1) 荒地 。如:荒土(没有开垦的土地);荒白(干裂荒芜,五谷不生的田地);垦荒;开荒

    (2) 饥荒 。如:荒末(饥荒战乱的末世)

    (3) 事物的严重短缺 。如:油荒;水荒;煤荒;房荒;荒月(指农历四月。时青黄不接而农事日忙,市场面临淡季,俗称“荒月”)

    (4) 废弃物;破烂

    隔壁拾荒的四喜子不知从什么地方拾来了挺厚的一叠。—— 茅盾《子夜》

    英文翻译

    wasteland, desert; uncultivated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ong1 fang5 [客语拼音字汇] fang4 fong1 [沙头角腔] fong1 [梅县腔] fong1 [台湾四县腔] fong1 fang5 [陆丰腔] fong3 [宝安腔] fong1 [客英字典] fong1 [东莞腔] f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光唐合平聲合口一等huang/xuangxuɑŋ
    táng [tang]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YVH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LR
    四角: 00265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口,庚声。本义:大话)

    (2) 〈方〉∶同本义

    唐,大言也。——《说文》

    荒唐之言。——《庄子·天下》

    唐之为言荡荡也。——王充《论衡》

    (3) 广大

    平原唐其坛曼兮。——扬雄《甘泉赋》

    (4) 又如:唐唐(广大;浩荡);唐皇(气势宏伟盛大)

    (5) 在温室中生长的,人工培育的 。如:唐花;唐窖

    (6) 空;徒然 。如:唐捐(虚耗;废弃;落空);唐劳(白白地劳动);唐丧(徒劳)

    名词

    (1) 朝代名。唐朝

    唐人尚未盛为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刻唐贤今人诗赋。——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自唐显庆以来。—— 清· 姚鼐

    登泰山记》

    备于唐。—— 蔡元培《图画》

    (2) 公元 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渊起兵,次年隋亡,李渊在关中称帝,国号唐,都长安。 907年为后梁朱温所灭。共历二十帝,二百九十年。如:唐巾(唐代皇帝所戴的一种便帽,后土人亦常戴此种帽子);唐体(唐诗的体式风格);唐环(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唐明皇(即唐玄宗);唐帽(唐巾。唐代帝王的一种便帽。后来士人多用);唐三藏(唐代玄奘法师的俗称);唐家(唐朝)

    (3) 传说中古帝尧政权的称号

    唐虞之世。——清· 黄宗羲《原君》

    (4) 又如:唐年(唐尧时代。借称太平盛世);唐风(唐尧的遗风);唐许(唐尧许由的并称);唐尧(古帝名。帝喾之子。初封于陶,号陶唐氏)

    (5) 五代之一。公元 923年,李存勖继后梁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也简称唐,历四帝,十三年, 936年禅位后晋

    (6)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 937年李升于金陵称帝,国号唐,史称南唐。共历三帝,三十九年。 975年,为宋所灭

    (7) 古国名

    (8) 相传为祁姓,尧的后代,在今山丁翼城西

    (9) 周所建,姬姓,在今湖北省隋县镇,公元前505年为楚所灭

    (10) 中国 。唐盛时,声誉播及边疆与海外,故后世少数民族地区沿称中原为唐,国外则径称中国为唐。如:唐人(中国人;唐代人);唐人街(外国有些城市中,华侨聚居的街或区域称为“唐人街”)

    (11) 古代庙堂前或宗庙内的大路

    庙中路谓之唐。——《尔雅·释宫》

    中唐有甓。——《诗·陈风·防有鹊巢》

    (12) 场地,园地 。如:唐园;唐圃

    (13) 姓

    英文翻译

    Tang dynasty; Chinese

    方言集汇

    ◎ 粤语:t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tong2 [沙头角腔] tong2 [客英字典] tong2 [海陆丰腔] tong2 [客语拼音字汇] tong2 [台湾四县腔] tong2 [东莞腔] tong2 [陆丰腔] tong3 [宝安腔] tong2
    ◎ 潮州话:tang5(thâng5) <姓>deng5(t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dangdʰɑ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