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菅

cǎo jiān [ cao jian]
注音 ㄘㄠˇ ㄐ一ㄢ

词语释义

1.草茅、杂草。比喻微贱。 2.犹草野,乡野。指民间。

词语解释

  1. 草茅。比喻微贱。

    汉 贾谊 《新书·保傅》:“故今日即位,明日射人,忠諫者谓之诽谤,深为之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唐 皇甫湜 《狠石铭》:“穷珍总奇,力瘁财殫,驱逐而前,而刈草菅。” 清 唐孙华 《厮养儿》诗:“自悲生死草菅轻,不如作君堂下犬。”

  2. 犹草野。指民间。

    宋 陆游 《薏苡》诗:“呜呼奇材从古弃草菅,君试求之篱落间。”

引证解释

⒈ 草茅。比喻微贱。

汉贾谊《新书·保傅》:“故今日即位,明日射人,忠諫者谓之诽谤,深为之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唐皇甫湜《狠石铭》:“穷珍总奇,力瘁财殫,驱逐而前,而刈草菅。”
清唐孙华《厮养儿》诗:“自悲生死草菅轻,不如作君堂下犬。”

⒉ 犹草野。指民间。

宋陆游《薏苡》诗:“呜呼奇材从古弃草菅,君试求之篱落间。”

草菅的网络释义

草菅

  • 草菅,指草茅。比喻微贱。语出汉 贾谊 《新书·保傅》:“故今日即位,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为之计者谓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 草菅造句

    你们就这么草菅人命?
    希望有一天,即使弱肉强食,即使适者生存,在对待每一个生命的时候,不再那么轻率,不再那么草菅人命,不再那么无忌惮,那样,才是真正和谐的世界。
    监管部门的有所做为,是草菅人命的大事,生命最为有价值,藐视了生命,我们的事业就得到了意义。
    我忽然意识到,我的心更狠了,以往我只当人行尸走肉,如今却视若草菅。他们是那么卑微,强过他们他们便低头,衣紫腰金他们便仰望。
    他们就只晓得争权夺利,草菅人命。
    话中带刺,这幽亭宗在南梁一直都以济世为怀的形象出现,而今天宗门大长老陆斩锋竟然视人命如草菅,实在有些讽刺。
    如此含血喷人、妒贤嫉能、草菅人命、小肚鸡肠、不辨是非,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真令我仙道为之不齿,令人心寒。
    受指枯威,杀人草菅,幽囚缙绅,沉冤莫白。
    有了思想,有了信仰,这些强盗就不会再目无王法、草菅人命。
    反动派为了消灭红军,实行连保连坐,捏造莫须有的罪名,草菅人命,不知杀害了多少无辜百姓。
    他不承认自己在草菅人命方面的那份罪责。
    于是,公、检、法三家是联合办案,轻罪重判,刑讯逼供,草菅人命。
    你根本查也不查想也不想,一句完全凭空猜测的偷盗令旗别有用心,就要武断地定人生死,实在是草菅人命。
    冒牌大夫这样粗枝大叶地给人看病,岂不是草菅人命?
    旧社会的贪官往往草菅人命。
    沈流风发骚地摸了摸屁股,心里暗骂他惨无人道,草菅人命。
    当时的官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我的哥哥便含冤而死。
    有些国家发生内战,敌对双方经常滥杀无辜,草菅人命。
    只见陆秀夫的瞳孔骤缩,那个人实在是禽兽不如,首鼠两端通敌卖国已经罪大恶极,他还草菅人命。
    在西班牙,杀人太随便啦,而且常常是没有真正的必要,草菅人命的事多得很,事后无法补救。

    汉字详情

    cǎo [c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AJ
    四角: 44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容词

    (1) 粗糙;粗劣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

    动词

    (1)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词

    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英文翻译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方言集汇

    ◎ 粤语:co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co3 [台湾四县腔] co3 cau3 [陆丰腔] co3 [海陆丰腔] co3 cau3 [客英字典] cau3 [宝安腔] cau3 [东莞腔] cau3 [梅县腔] cau3
    ◎ 潮州话:cau2 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采老上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x/cav
    jiān [jian]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PNN
    五行:
    仓颉: TJRR
    四角: 447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官声。本义:菅茅)

    (2) 同本义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Themeda gigantea var. villosa ),叶子细长而尖,花绿色,结颖果,褐色

    白华菅兮,白茅束兮。——《诗·小雅·白华》

    (3) 又如:菅茅(茅草的一种);菅菲(菅履,草鞋);菅筲(用菅草编的盛饭器);菅荐(草席)

    (4) 也表示茅草的统称

    虽有丝、麻,无弃菅、蒯。——《左传·成公九年》

    (5) 又如:菅蒯(茅草之类,可编绳索;亦指草鞋)

    (6) 中国古地名 。春秋宋地。在今山东单县北

    公败宋师于 菅。——《春秋》

    英文翻译

    coarse grass, themedia forskali

    方言集汇

    ◎ 粤语:g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gian1 gwon1 [台湾四县腔] gan1 gon1 gien1 [客英字典] gen1 [海陆丰腔] gan1 gon1 gien1 [客语拼音字汇] gan1 gian1
    ◎ 潮州话:哥安1 哥冤2 ,gang1, guang2 [潮州]guêng2(kang kuá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七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顔刪開平聲開口二等kɑnkran/k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