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编

cǎo biān [cao bian]
注音 ㄘㄠˇ ㄅ一ㄢ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用各种草本植物的茎或茎皮编制而成。在中国各民族中广泛流行。可用染色的草编织各种图案,也可编成后加印装饰纹样。产品主要是各种生活用品如篮、鞋、帽、席等。

草编造句

我们的产品包括草编织品,竹编织品,芒编织品和金属制品。
铜雕、铜刻、丝刻、砖刻、金石、印纽雕刻等多种;绘画工艺中有内画、羽绒画、贝壳画、烙画、丝绒画之分;编结工艺分为竹编、草编、棕编、麦秆编等。
有一个名叫狂无礼的秦国人住在咸阳城,他家中甚穷,用野芦茅草编成的帘席遮门,没有什么东西。
用乌拉草编的鞋子穿上去柔软舒适还透气,是买不起棉鞋的贫苦百姓最好的过冬御寒靴。
草席以席草编织而成,席草原料多采用灯芯草、蒲草、马兰草等。
我们的主要产品包括运动帽子,绣花帽,太阳头盔,儿童帽,冬帽,广告帽,稻草编织的帽子和针织帽子。
工艺美院特聘草编传人甘丽娟说,同为草编织品,至少有一半不是用生长成熟的草秆,而是用草壳编成的。
老者儿子穿戴了草编的蓑衣,冒雨过来,给老者安放好炕几,摆上了茶具和茶肴,居然还有黑白棋子、棋盘和二胡。
博茨瓦纳南部的黑脸织布鸟也能熟能生巧,上图显示的是它们用草编织了一个复杂的鸟巢。
甘谷县辖乡草编刺绣生产基地。
有内衬,配草编腰带一条;可以做半身长裙,也可以做抹胸连衣裙。
这具神秘女性木乃伊被发现时,颅骨以及头上传统的莫希草编都保存完好。
爷爷会用草编蚱蜢,他还给小柱编过一只呢。这会不会就是爷爷编的那只草蚱蜢?
肯德布、泥染布等;草编艺术;非洲各类雕塑,包括马孔德乌木雕刻、津巴布韦石雕、喀麦隆铜雕、贝宁铜雕;各类陶器,如苏丹陶器;非洲乐器,包括非洲鼓、拇指琴等。
继承发扬优秀的地方文化艺术和传统工艺,包括新津灯谜、双流火龙灯舞、龙泉草编等;继承发扬独特的民风习俗,如新津火牛阵等。
那是一个项链,颅骨碎片穿了一个小孔,用乌根草编织成的小绳串了起来,挂在了他的脖子上。
积蓄不多,一张存折;草编戒指,二轮婚车;房子不大,三代同舍;摆酒设宴,四张大桌;家族人多,五妹六哥;风吹草动,七嘴八舌;来日方长,努力拼搏;不久将来,改善生活;爱你永九。
他穿着花草编成的衣服,四肢并用,开始干劲冲天的为了撒尿而努力起来。
河流、大木船以及草编的小舟全都颠簸起伏。
我们能提供如下产品草编织品,竹编织品,芒编织品和金属制品。

汉字详情

cǎo [c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AJ
四角: 44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容词

(1) 粗糙;粗劣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

动词

(1)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词

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英文翻译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方言集汇

◎ 粤语:co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co3 [台湾四县腔] co3 cau3 [陆丰腔] co3 [海陆丰腔] co3 cau3 [客英字典] cau3 [宝安腔] cau3 [东莞腔] cau3 [梅县腔] cau3
◎ 潮州话:cau2 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采老上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x/cav
biān [bian]
部首: 332
笔画: 12
五笔: XYNA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VMISB
四角: 23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糸( ),扁声。本义:顺次排列,编结在一起)

(2) 同本义

编,次简也。——《说文》

以绳次物曰编。——《声类》

春秋编年,四时具而后为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柳宗元《驳复仇议》

(3) 又如:编号;编组;编队;编户(编入户籍的普通人家);编民(编入户籍的平民);编人(户籍编制之内的贫民。也称编民);编次(按顺序编排);编蒲(编订蒲叶使成册,以为书写之用)

(4) 交织,编结

编结沮。——《四子讲德论》。颜注:“犹编发也。”

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红楼梦》

(5) 编辑;创作

编书其罪。——《汉书·诸葛丰传》

春秋编年。——《谷梁传·桓公元年》

(6) 又如:编杂志;编述(著述;编辑);编订(编纂修订)

(7) 连接

编町成篁。——张衡《西京赋》。注:“连也。”

(8) 又如:编町(连绵于畎亩之中)

(9) 虚构,捏造 。如:瞎编;胡编;编派(编造故事,借机讥诮别人)

名词

(1) 用来穿联竹简的绳子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读之韦编三绝。——《汉书·儒林传》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韩愈《进学解》

(2) 又如:编韦(编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

(3) 书籍

并以为国人读兹编者勖。——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4) 又如:编简(书籍;史册);编珠(类书名。其书集故事成语为对偶)

(5) 一部著作的一部分 。如:缩编;上编;一本分为四编的小说;内编;外编;第一编;第二编

(6) 姓。汉代有编盲意

英文翻译

knit, weave; arrange; compile

方言集汇

◎ 粤语:pin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