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垫

cǎo diàn [ cao dian]
注音 ㄘㄠˇ ㄉ一ㄢˋ

词语释义

草垫,草垫子 cǎodiàn,cǎodiànzi

(1) 通常以干草填塞于结实纺织物(如帆布)大袋内所做成的薄硬褥垫

palliasse

(2) 用草编成的垫子

pallet;straw mattress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草垫,是天然蓑草手工成而成的,又被称为草箅子(也叫草篦子)。

草垫的网络释义

草垫

  • 草垫,是天然蓑草手工成而成的,又被称为草箅子(也叫草篦子)。
  • 草垫造句

    王禹将木柴背回自己的茅草屋,屋内简陋之极,除了一席草垫,只剩下他在离村子不远的陶瓷窑里捡回来的一些未烧制成功的破花瓶。
    草垫、草篮、草扇、草席、草制玩具等数百种花色样式。
    五个弃婴躺在草垫子和脏被褥铺就的床上,有的在玩耍,有的仍在昏睡,床头的蜂窝煤垒得很高,一不小心就会被碰到床上。
    露茜离开的时候,她的室友路易斯还在她们有六张榻榻米草垫的房间的床上。
    实在来不及铲了,就先铺几块稻草垫上去,这样汽车开过,不会打滑。
    塌陷处东侧的大郊亭站站牌已被放倒,附近地面由于积满了淤泥,已铺上了草垫子。
    民警在现场看到,室内污浊不堪,地上铺着草垫子,凌乱的堆着几床污浊破烂的被褥,室内臭气熏天。
    挪动一段距离后,司机下车取出草垫子再放到车前,直到车缓慢驶过桥。
    聂赫留朵夫边听边打量着铺草垫的低矮床铺。
    他们说,华埠的流浪者需要新的草垫子、毛毯和御寒衣服。
    刘璇)“迎新街南三巷往光社走的机动车道上,被铺上了一层草垫子,影响车辆通行。
    他们大队刚刚成立,但首先准备的物资,就是用来铲雪、消雪的,已经准备了满满一卡车的草垫子,还有好几吨的融雪剂。
    高速交警会同各高速业主,安排多辆扫雪车上路,还准备了工业盐、草垫子,对高速上的积雪进行快速处理。
    于清清这才心满意足地重新坐回草垫上,从小棉袄的兜里掏出一张田字格本的纸来仔细地展开。
    爬到山脊不远处,我在野鹿歇身软草而成的一个圆圆的草垫前停下。
    据了解,城铁全线已经准备好了融雪剂、草垫子。
    我和雅克住的房间虽大,但是一张巨大的、铺羽毛褥垫的床却使它显得窄小起来。那床巨大无比,简直和网球场一样大,像用一捆捆干草垫起来似地那般厚实。
    志愿者收集草毡子、草垫子、麻袋等,在海岸线沙滩边缘上排放,阻止油污进入沙滩。
    地毯,草垫,席类,油毡及其他铺地板用品,非纺织品墙帷。
    五个弃婴躺在草垫子和脏被褥铺就的床上,床头的蜂窝煤垒得很高。

    汉字详情

    cǎo [c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AJ
    四角: 44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容词

    (1) 粗糙;粗劣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

    动词

    (1)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词

    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英文翻译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方言集汇

    ◎ 粤语:co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co3 [台湾四县腔] co3 cau3 [陆丰腔] co3 [海陆丰腔] co3 cau3 [客英字典] cau3 [宝安腔] cau3 [东莞腔] cau3 [梅县腔] cau3
    ◎ 潮州话:cau2 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采老上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x/cav
    diàn [dian]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RVYF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IG
    四角: 551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执声。本义:下陷,淹没)

    (2) 同本义

    垫,下也。——《说文》

    垫,下也。凡屋而下曰垫。——《方言六》

    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书·益稷》。郑注:“垫,陷也。”疏:“垫是下湿之名。”

    武功中水乡民三舍垫为池。——《汉书·王莽传下》

    则厕足而垫之。——《庄子·外物》

    (3) 又如:垫没(下沉);垫溺(陷溺);垫裂(塌陷破裂);垫陷(下陷。亦指陷入困境)

    (4) 用别的东西衬在下面,使物加高、加厚或起隔离作用 。如:拿土垫栏;把床垫高点;垫料(垫脚。给牲畜棚、圈垫干土、碎草等);垫踹儿(铺在器物下供践踏用的东西。又指受人迁怒以泄忿;垫踹窝垫平路面。引申为供人践踏、代人受过)

    (5) 暂时替人付钱 。如:我今天没带钱,你先垫一垫;垫本;垫借

    (6) 排球运动中接球的一种传球动作 。如:球垫起来了,她却倒在地上

    (7) 填补胃里的空虚 。如:你饿了,我这儿还有点饺子,你先垫一垫

    (8) 支撑 。如:垫戏(正戏因故晚场,临时上演的小戏)

    (9) 埋藏 。如:垫财(埋藏的财物)

    名词

    铺在床、椅或其他器物上的东西 。如:椅垫;鞋垫;坐垫;跪垫;草垫

    形容词

    地势低洼的 。如:垫隘(本指居住的地方低洼潮湿,借喻生活困苦);垫湿(低洼潮湿)

    英文翻译

    advance money, pay for an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din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