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介

cǎo jiè [ cao jie]
注音 ㄘㄠˇ ㄐ一ㄝˋ

词语释义

草介 cǎo jiè

(1) 小草。比喻不足珍惜的无价值的东西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介。——· 苏洵《六国论》
视若草介
worthless;be mere nothing

词语解释

  1. 见“ 草芥 ”。

引证解释

⒈ 见“草芥”。

汉字详情

cǎo [c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AJ
四角: 444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假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 )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5)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6) 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粟。——《韩非子·外储说》

(7) 又如:草甸子(方言。长满野草的低湿地);草洼(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草间(民间);草茅危言(百姓对国政的剀切言论。草茅,指在野百姓;百姓论庙堂,恐有危险,故谓危言)

(8) 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 洪迈《容斋续笔》

(9) 又如:草藁(同草稿);起草;奏草(奏张的草稿);草本(原稿的底本)

(10) 一种书写体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形容词

(1) 粗糙;粗劣

令人事无大小皆潦草过了。——《朱子类语·训门人》

(2) 又如:草略(马虎,疏忽);草具(粗劣;粗劣的饭食);草酌(简便的筵席。多用作设宴请客的谦词);潦草(字不工整;不仔细;不认真)

(3) 匆促,急促 。如:草蹙(匆促)

动词

(1) 割草,除草 。如:草薙(芟夷,像除草似的加以杀戮)

(2) 创造;创立

草,造也。——《广雅》

天造草昧。——《易·屯》。虞注:“草,草创物也。”

(3) 又如:草立(创立);草昧(创始;草创);草律(创制法律)

(4) 草拟;起稿

萧何草律。——《汉书·艺文志》。注:“创造之。”

草立土德时历制度。——《汉书·任敖传》。注:“创始也。”

召今草檄。——《南史·蔡景立传》

(5) 又如:草立(创立);草制(拟订制书);草诏(草拟诏书);草表(草拟章奏)

名词

雌马 。也泛指母畜。如:草狗;草骡(牝骡)

英文翻译

grass, straw, thatch, herbs

方言集汇

◎ 粤语:co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u3 [客语拼音字汇] cau3 co3 [台湾四县腔] co3 cau3 [陆丰腔] co3 [海陆丰腔] co3 cau3 [客英字典] cau3 [宝安腔] cau3 [东莞腔] cau3 [梅县腔] cau3
◎ 潮州话:cau2 c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采老上聲開口一等tsʰɑuchaux/cav
jiè [jie]
部首: 220
笔画: 4
五笔: W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OLL
四角: 80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身上穿着铠甲形。中间是人,两边的四点象联在一起的铠甲片。本义:铠甲。一种用来防身的武器)

(2) 同本义

驷介旁旁。——《诗·郑风·清人》

舍尔介狄。——《诗·大雅·瞻卬》

其虫介。——《淮南子·脩务》

急则用介胄之士。——《史记·老庄甲韩列传》

(3) 又如:介士(穿着甲胄的兵士);介卒(甲兵);介胄(铠甲与头盔、披甲戴盔);介人(武士,甲士);介马(披甲的战马)

(4) 疆界;界限。后作“界”

介,画也。——《说文》。按,八者分也。从人者,取人身之左右以见意。

无此疆尔界。——《诗·周颂·思文》。陆德明释文:“界”作“介。”

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后汉书》

(5) 传宾主之言的人。古时主有傧相迎宾,宾有随从通传叫介

诸侯相见,卿为介。——《荀子·大略》

(6) 又如:介绍;介宾(宾客,贵宾;古代行乡饮酒礼时辅佐宾客的人)

(7) 指有甲壳的虫类或水族 。如:介潭(传说中的介甲虫。为介类的先祖);介鳞(传说中的海生动物。夏食而冬蛰,为鱼鳖类的祖先)

(8) 节操;独特之行

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孟子》

(9) 戏曲术语。南戏、传奇剧本里关于动作、表情、效果等的舞台指示。如坐、笑、见面以及鸡鸣、犬吠等 。如:笑介;见介;鸡鸣介;犬吠介

(10) ∶介词的省称

(11) 姓

动词

(1) 披甲

不介马而驰之。——《左传·成公二年》

季氏介其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介者不释。——《史记》

(2) 又如:介胄(披甲戴盔);介马(给战马披甲)

(3) 介入;居中

介居二大国之间。——《左传·襄公九年》

(4) 又如:介和(调解,说合)

(5) 介绍

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李康《命运论》

(6) 又如:介函(介绍信)

(7) 介意;留存

不以介怀。——李延寿《南史》

(8) 又如:介怀(耿耿于怀);介介然(形容心事重重);介心(介意,把不快的事记在心里);介虑(介意忧虑)

(9) 间隔,隔开

前乡崧高,后介大河。——《汉书·翼奉传》

(10) 又引申为挑拨离间。如:介言(间言,离间的话);介然(间隔;隔开);介绝(隔绝)

(11) 佐助

介尔景福。——《左传》

(12) 又如:介眉(祝寿之词);介贰(辅佐);介寿(祝寿之词)

(13) 因;凭借;依靠

介人之宠,非勇也。——《左传·文公六年》

(14) 又如:介持(依凭;仗持)

形容词

(1) 独;特异

夫介异于人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孑不群而介立。——张衡《思玄赋》

介,独也。——《广雅》

如有一介臣。——《书·秦誓》

亦不使一介行李。——《左传·襄公八年》

一介嫡女。——《国语·吴语》

援纳断断之介。——《汉书·孔光传》

(2) 副;次一等

且冢卿无路,介卿以葬,不亦左乎?——《左传·昭公四年》

(3) 又如:介卿(次一等的卿,位于冢卿之下);介弟(对别人弟弟的尊称);介次(位于市井的小亭);介使(副使);介倅(副手;辅佐者)

(4) 大 。如:介福(大福;洪福);介圭(一尺二寸长的大圭);介寿(长寿。祝寿之辞);介母(大型贝类);介祉(大福)

(5) 善 。如:介人(善人)

(6) 耿介;耿直特异 。如:介廉(正直廉洁);介正(耿直纯正);介白(耿介清白);介决(耿直善断)

(7) 孤傲 。如:介立(独立清高而不迎合流俗);介僻(高傲孤僻);介异(孤高特异);介吝(孤高自爱);介特(孤高,不随流俗)

(8) 这,这么;那,那么 。如:介事(这事;此事)

(9) 坚定 。如:介石(谓操守坚贞);介峙(形容耿介,坚定,不可动摇)

(10) 通“芥”。细微

忧悔吝者存乎介。——《易·系辞上》

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

无纤介之祸者。——《战国策·齐策四》

不以往事为纤介。——《汉书·元后传》

(11) 又如:介丘(介邱。微小的土山);介狭(心胸狭隘);介焉(细微的样子)

量词

通“个”。如:一介书生;一介武夫

英文翻译

forerunner, herald, harbinger; to lie between; sea shell; to wear armor

方言集汇

◎ 粤语:gaai3
◎ 客家话:[梅县腔] giai5 [台湾四县腔] gai5 kie5 kiai5 [客英字典] gai5 [陆丰腔] gai5 [海陆丰腔] gai5 [宝安腔] gai5 [沙头角腔] gai5 [客语拼音字汇] e4 gai4 ge4 giai4 gie4 [东莞腔] gai5
◎ 潮州话:ga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拜皆開去聲開口二等kɐikraih/ka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