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荪
繁体
荃蓀
注音
ㄑㄨㄢˊ ㄙㄨㄣ
词语释义
古代常用以喻贤良的人。
词语解释
香草。古代常用以喻贤良的人。
《宋书·颜延之传》:“比物荃蓀,连类龙鸞。”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封燔茅社,抱弄荃蓀,陔兰始茂,隙駟俄奔。” 清 陈梦雷 《抒哀赋》:“擢嘉穀以远荑兮,匪荃蓀其弗俱。”
引证解释
⒈ 香草。古代常用以喻贤良的人。
引《宋书·颜延之传》:“比物荃蓀,连类龙鸞。”
唐元稹《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封燔茅社,抱弄荃蓀,陔兰始茂,隙駟俄奔。”
清陈梦雷《抒哀赋》:“擢嘉穀以远荑兮,匪荃蓀其弗俱。”
荃荪的网络释义
荃荪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全声。本义:香草名,即荪)
(2) 香草名。即“菖蒲”,又名“荪”。古用以比喻君主
荃不揆余之中情兮。——《离骚》。注:“香草也。”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庄子·外物》。释文:“香草也。”
荃蕙蔽匿兮,胡久而不芳?——柳宗元《吊屈原文》
(3) 又如:荃宰(指君臣);荃荪(香草。古代常用以喻贤良的人);荃察(旧时书信中常用为希望对方鉴谅的敬辞);荃芜(香草名)
(4) 细切的腌芥菜
荃,芥脃也。从草,全声。谓以芥为斋、鲜脃也。——《说文》
(5) 通“筌”。捕鱼具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庄子·外物》
(6) 又如:荃蹄(鱼苟和兔网)
(7) 通“絟”。细布 喻君主
繇王闽侯亦遣建荃。——《汉书·景十三王传》
(8) 又如:荃宰(喻君臣);荃察(荃,指国君;察,明察)
英文翻译
aromatic herb; fine cloth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on2 cien2 [客语拼音字汇] qian2 qion2 [海陆丰腔] cion2 cien2 [宝安腔] cen2 [客英字典] cien2 [梅县腔] cien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ion2 cien2 [客语拼音字汇] qian2 qion2 [海陆丰腔] cion2 cien2 [宝安腔] cen2 [客英字典] cien2 [梅县腔] ci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詮 | 此緣 | 清 | 仙A合 | 平聲 | 先 | 合口三等 | 山 | 仙A | ʑĭwɛn | chyen/c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