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课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茶税。
《宋史·程之邵传》:“ 元和 中,復主管茶马,市马至万匹,得茶课四百万緡。”
引证解释
⒈ 茶税。
引《宋史·程之邵传》:“元和中,復主管茶马,市马至万匹,得茶课四百万緡。”
茶课的国语词典
茶商所纳的税。
茶课的网络释义
茶课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茶树 。山茶科(Theaceae)的一种灌木,有披针形的叶和芳香的白花。如:茶圃(种植茶树的园圃);茶户(栽茶的农户。也指茶商)
(2) 茶叶。由茶树的嫩叶加工制成,供泡取饮料用
前月浮梁买茶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茶市(茶叶市场)
(4) 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而成的饮料
唐人煎茶,用姜用盐。—— 苏轼《东坡志林》
日高人渴漫思茶。——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茶座(茶馆为卖茶而设的座位);茶坊(茶局子、茶局。指茶馆)
(6) 某些由蒸发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用品 。如:杏仁茶;面茶
(7) 某些饮料的名称 。如:奶茶
(8) 旧时订婚聘礼的代称 。如:三茶六礼;受茶;茶红(订婚时送的礼品,也叫“下茶”或“茶定”)
动词
饮茶;喝水 。如:茶话(饮茶谈话)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a2 [梅县腔] ca2 [沙头角腔] ca2 [东莞腔] ca2 [海陆丰腔] ca2 [宝安腔] ca2 [陆丰腔] ca3 [客英字典] ca2 [客语拼音字汇] ca2
◎ 潮州话:dê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详细解释动词 (1) (形声。从言,果声。本义:考核) (2) 同本义(根据一定的标准验核) 课,试也。——《说文》 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 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管子·七发》 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苏洵《上皇帝书》 (3) 又如:课其事业;课试(试验,考核);课绩(考绩) (4) 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 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后汉书》 (5) 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讲授或学习 每晚同鲁小姐课子到三更四鼓。——《儒林外史》 (6) 又如:课子(教子读书);课读(按规定的内容和数量教授或学习) (7) 征收赋税;差派劳役 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宋书·孝武帝本纪》 (8) 又如:课役(徵抽财税,分派徭役);课以重税 (9) 占卜 有日者,能课,使之课,莫不奇中。——惠洪《冷斋夜话》 (10) 又如:课筒(占卜的签筒);课语讹言(胡说八道) 名词 (1) 教学科目 。如:必修课;基础课;主课;专业课 (2) 教学时间 。如:上四节课;一节语文课 (3) ∶教学课程的一部分;特指某一科目在单位授课时间(通常不超过一小时)完成的内容 。如:今日上两课;这个课本内容分为二十课 (4) 税款,税 免其课役。——魏征《隋书》 (5) 又如:国课;盐课;课口(唐时赋税有租、庸、调,其应纳赋税的人口称为课口);课户(应纳赋税的民户) (6) 机关学校等行政上的单位(也叫科) 。如:总务课;特高课 (7) 日本政府各部司、局以下的一级行政单位 。如:外劣省亚洲局中国课 英文翻译lesson; course; classwork
方言集汇◎ 粤语:fo3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