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荈
注音
ㄔㄚˊ ㄔㄨㄢˇ
词语释义
1.茶茗。
词语解释
茶茗。
《三国志·吴志·韦曜传》:“﹝ 孙晧 ﹞每饗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 曜 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 唐 陆羽 《茶经·事》:“薑桂茶荈出 巴 蜀 ,椒橘木兰出 高山 。” 清 黄遵宪 《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沉文肃公祠》诗:“柘浆茶荈作银气,红尘四合城郭闐。”
引证解释
⒈ 茶茗。
引《三国志·吴志·韦曜传》:“﹝孙晧﹞每饗宴,无不竟日。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 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
唐陆羽《茶经·事》:“薑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
清黄遵宪《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沉文肃公祠》诗:“柘浆茶荈作银气,红尘四合城郭闐。”
茶荈的网络释义
茶荈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茶树 。山茶科(Theaceae)的一种灌木,有披针形的叶和芳香的白花。如:茶圃(种植茶树的园圃);茶户(栽茶的农户。也指茶商)
(2) 茶叶。由茶树的嫩叶加工制成,供泡取饮料用
前月浮梁买茶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茶市(茶叶市场)
(4) 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而成的饮料
唐人煎茶,用姜用盐。—— 苏轼《东坡志林》
日高人渴漫思茶。——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茶座(茶馆为卖茶而设的座位);茶坊(茶局子、茶局。指茶馆)
(6) 某些由蒸发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用品 。如:杏仁茶;面茶
(7) 某些饮料的名称 。如:奶茶
(8) 旧时订婚聘礼的代称 。如:三茶六礼;受茶;茶红(订婚时送的礼品,也叫“下茶”或“茶定”)
动词
饮茶;喝水 。如:茶话(饮茶谈话)
英文翻译
tea
方言集汇
◎ 粤语:caa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a2 [梅县腔] ca2 [沙头角腔] ca2 [东莞腔] ca2 [海陆丰腔] ca2 [宝安腔] ca2 [陆丰腔] ca3 [客英字典] ca2 [客语拼音字汇] ca2
◎ 潮州话:dê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a2 [梅县腔] ca2 [沙头角腔] ca2 [东莞腔] ca2 [海陆丰腔] ca2 [宝安腔] ca2 [陆丰腔] ca3 [客英字典] ca2 [客语拼音字汇] ca2
◎ 潮州话:dê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
详细解释名词 采摘时间较晚的茶 荈:茶叶老者。——《玉篇》 槚,苦荼。——《尔雅》。晋· 郭璞:“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