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

chá shù [ cha shu]
繁体 茶樹
注音 ㄔㄚˊ ㄕㄨ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1.山茶科灌木或小乔木。叶子长椭圆形或披针形。秋末开花。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广泛栽培。喜温湿气候和微酸性土壤。其叶可制饮料。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山茶科灌木或小乔木。叶子长椭圆形或披针形。秋末开花。在我国 长江 流域及南方各省广泛栽培。喜温湿气候和微酸性土壤。其叶可制饮料。 明 陈耀文 《天中记·种茶》:“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復生。”

引证解释

⒈ 山茶科灌木或小乔木。叶子长椭圆形或披针形。秋末开花。在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广泛栽培。喜温湿气候和微酸性土壤。其叶可制饮料。

明陈耀文《天中记·种茶》:“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则不復生。”

茶树的国语词典

植物名。山茶科茶属,常绿灌木。高约一至八公尺,枝多分歧。单叶互生,长椭圆形,气味苦甘。十至十一月开白花,略带香气。果实为蒴果,成熟时呈暗褐色。

茶树的网络释义

茶树

  • 茶树,原名:茶,拉丁文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茶树的叶子可制茶(有别于油茶树),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树龄可达一二百年,但经济年龄一般为40~50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起源中心,世界上有60个国家引种了茶树。在热带地区也有乔木型茶树高达15-30米, 基部树围1.5米以上,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
  • 茶树的翻译

    英语: tea tree, Camellia sinensis
    法语: théier

    茶树造句

    早在十八世纪初叶,荷兰殖民者就开始在爪哇国建立茶树种植园。
    为易长跳蚤的动物制作一根天然的项圈:将一条棉布或一根软绳用薄荷或茶树精油浸透,并将其裹在一张手帕里,宽松地拴在动物的颈部。
    由于富硒土壤多在海拔较高的山地,宜于种植茶树,诏安的“八仙茶”就种植在富硒区,因此发展富硒茶可作为主要的利用方向。
    这是一两大红袍,据说产自茶树王。
    但为了满足消费者尝鲜的需要,茶园也会在冬天为一部分茶树搭上拱棚,增加光合作用,让他们尽快长大,其他的茶树则用草苫子覆盖等待其自然生长。
    而此前,英国人以及欧洲人一直固执地认为红茶与绿茶,茶树迥然有别。
    在石坊之下,从数块巨石之下,生长出一株茶树,传说这就是铁观音母树。
    岛上终年绿阴覆盖,野鸟啼鸣,茶树葳蕤,小溪碧澄,一派蓬勃景象。
    云南是茶的故乡,这里有四十多个县的深山密林中发现了野生大茶树。
    研究了利用珍稀食用菌茶树菇双核菌丝进行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以及原生质体单核菌株的筛选过程。
    摘要通过试验探讨茶树菇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
    如桂花叶、石楠叶、木瓜叶、桉枝叶、茶树叶等。
    余所长告诉记者,受害茶园还可进行根外施肥以促进茶树恢复。
    因此,以网室内单位叶面积产卵量为指标基本上能反映出黑刺粉虱对不同茶树品种的寄主选择性。
    澳洲茶树精油,天然薄荷,柠檬油精,桉油酚,透明质酸,香精,纯净水。
    中国普洱茶研究院是在云南省思茅茶树良种场基础上成立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
    想来这应该是出自那数枝云雾之中的茶树王上之真品。
    该红茶中的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的含量与国家级茶树良种云南大叶十分相近,其香气特征与感观审评结果亦完全吻合。
    此茶系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制作,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毛茶,再精加工为成品茶。
    一场大雨过后,山上的茶树一片青翠。

    汉字详情

    chá [cha]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WSU
    五行:
    姓名学: 多用女性
    仓颉: TOD
    四角: 44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茶树 。山茶科(Theaceae)的一种灌木,有披针形的叶和芳香的白花。如:茶圃(种植茶树的园圃);茶户(栽茶的农户。也指茶商)

    (2) 茶叶。由茶树的嫩叶加工制成,供泡取饮料用

    前月浮梁买茶去。——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茶市(茶叶市场)

    (4) 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而成的饮料

    唐人煎茶,用姜用盐。—— 苏轼《东坡志林》

    日高人渴漫思茶。——宋· 苏轼《浣溪沙》

    (5) 又如:茶座(茶馆为卖茶而设的座位);茶坊(茶局子、茶局。指茶馆)

    (6) 某些由蒸发或研磨所制的调匀的食用品 。如:杏仁茶;面茶

    (7) 某些饮料的名称 。如:奶茶

    (8) 旧时订婚聘礼的代称 。如:三茶六礼;受茶;茶红(订婚时送的礼品,也叫“下茶”或“茶定”)

    动词

    饮茶;喝水 。如:茶话(饮茶谈话)

    英文翻译

    tea

    方言集汇

    ◎ 粤语:caa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a2 [梅县腔] ca2 [沙头角腔] ca2 [东莞腔] ca2 [海陆丰腔] ca2 [宝安腔] ca2 [陆丰腔] ca3 [客英字典] ca2 [客语拼音字汇] ca2
    ◎ 潮州话:dê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shù [shu]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CFY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EDI
    四角: 449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木,尌( shù)声。本义:栽树)

    (2) 同本义

    树,生植之总名。——《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

    宿敢不封殖此树。——《左传·昭公二年》

    夫坚树在始。——《国语·晋语》。注:“树木也。”

    地道敏树。——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

    二曰树艺。——《周礼·大司徒》

    树之榛栗。——《诗·鄘风·定之方中》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树事(种植草木之事);树杨(种植杨树);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4) 种植

    树,种也。——《广雅》

    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孟子·滕文公下》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树萱(种植萱草);树稼(种植农作物);树植(种植);树养(种植培养)

    (6) 竖起或建起;树立

    崇牙树羽。——《诗·周颂·有瞽》

    犹有未树也。——《庄子·逍遥游》

    如是,则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荀子·富国》

    皆稽颡树颔,扶服蛾伏。——《汉书·扬雄传下》

    树德而济同欲焉。——《左传·成公二年》

    无易树子。——《公羊传·僖公三年》

    筑石寨土堡于要隘,树帜曰:“谢庄团练 冯”。——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又如:树炮(架炮);树建(建立,树立);树表(竖立标志);树栅(构筑栅栏);树牙(建立牙旗);树竿(竖着竹竿);树功(建立功勋);树事(建立事业);树基(建立根基);树教(建立教化);树君(立君主);树子(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

    (8) 培植;培养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名词

    (1) 树木

    树,木总名也。——《广韵》

    树,木生植之总名。——《说文系传》

    有嘉树焉,宣子誉之。——《左传·昭公二年》

    树木方盛。——《礼记·月令》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 又如:果树;松树;树科(草丛;灌木丛);树上开花(比喻好上加好);树老招风,人老招贱(树老被风吹,人老被轻视);树末(树梢);树桠(树杈子);树杪(树梢);树株(树棵);树阙(树间空隙);树簇(树木丛生);树瘢(树木经砍伐后留下的疤痕)

    (3) 树状物 。如:铅树;脉管树;肺泡树;活树,小脑活树

    (4) 姓

    英文翻译

    tree; plant; set up, establish

    方言集汇

    ◎ 粤语:syu6
    ◎ 潮州话:徐忧7 思污6 , ciu7(chhiū) su6(sŭ)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