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葑

jiāo fēng [ jiao feng]
注音 ㄐ一ㄠ ㄈㄥ

词语释义

1.菰根。泛指水草。

词语解释

  1. 菰根。泛指水草。

    唐 元稹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柳条黄大带,茭葑緑文茵。” 宋 杨万里 《湖天暮景》诗:“湖面黏天不见堤,湖心茭葑水周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此间小院,僻在荒滨,人跡不到,茭葑为邻,鸥鷺为友,最是个幽静之处。”

引证解释

⒈ 菰根。泛指水草。

唐元稹《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柳条黄大带,茭葑緑文茵。”
宋杨万里《湖天暮景》诗:“湖面黏天不见堤,湖心茭葑水周围。”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此间小院,僻在荒滨,人跡不到,茭葑为邻,鸥鷺为友,最是个幽静之处。”

茭葑的网络释义

茭葑

  • 茭葑,是汉语词汇,拼音是jiāo fēng,解释为菰根,亦泛指水草。
  • 汉字详情

    jiāo [jiao]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UQU
    五行:
    仓颉: TYCK
    四角: 4440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草,交声。本义:蔬类植物)

    (2) 喂牲口的干草

    茭,干刍。——《说文》

    峙乃刍茭。——《书·费誓》

    民茭牧其中耳。——《史记·河渠书》

    (3) 又如:茭牧(收刈牧草及放养牲畜);茭草(茭刍。作饲料的干草)

    (4) 篾缆,即用薄竹片或芦苇编成的大索

    搴长茭兮沈美玉。——《史记·河渠书》。

    搴长茭兮沉美玉。——《汉书·沟洫志》

    (5) 茭白,菰的花茎经一种黑粉菌侵入后,刺激其细胞增生而形成的肥大嫩茎。可作蔬菜 。如:茭米(菰的果实。又名菰米、雕胡米。在北方,原是吃茭的谷实,茭米是九谷或六谷之一,与南方人吃茎不同);茭草(菰的别名);茭葑(菰根)

    英文翻译

    an aquatic grass, the stalks of which are eaten as a veget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au3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海陆丰腔] gau3 [宝安腔] gau1 [客英字典] gau3 [梅县腔] gau1
    ◎ 潮州话:g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aukrau/keau
    fēng,fèng [feng,feng]
    部首: 301
    笔画: 12
    五笔: AFFF
    五行:
    仓颉: TGGI
    四角: 44140

    详细解释

    fēng

    名词

    (1) 蔬菜名

    葑,须从也。从艸,封声。字亦作蘴、作菘。——《说文》

    采葑采菲。——《诗·邶风·谷风》

    (2) 即芜菁,又名蔓菁。一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

    (3) 另见 fèng

    fèng

    名词

    (1) 菰根,即茭白根

    四面湖泽,皆是菰葑。——《晋书·毛璩传》

    (2) 又如:葑田(长满菰根的水田;在沼泽上,以木作架,上铺泥土,作为种植水生植物的农田,叫葑田,也叫架田);葑炉(用葑田泥土制成的炉子)

    (3) 另见 fēng

    英文翻译

    the rape-turnip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 客家话:[陆丰腔] fung1 [台湾四县腔] fung1 [客英字典] fung1 [海陆丰腔] fung1 [梅县腔] fung1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府容平聲開口三等pyung/piv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