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fèng [feng,feng]
部首 艹部(艹部)
笔画 12画
结构 上下结构
部首为艹部(艹部),总笔画12画,五行属木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9
统一码 8451
仓颉 TGGI
郑码 EBBD
四角号码 44140
电码 5531
区位码 6155
姓名学
五笔 AFFF
注音 ㄈㄥ,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122121121124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葑的五行属性木,推荐搭配:

宜配:水、火属性字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菰根,即茭白根

    四面湖泽,皆是菰葑。——《晋书·毛璩传》

  2. 又如:葑田(长满菰根的水田;在沼泽上,以木作架,上铺泥土,作为种植水生植物的农田,叫葑田,也叫架田);葑炉(用葑田泥土制成的炉子)

  3. 另见fēng

〈名〉

  1. 蔬菜名

    葑,须从也。从艸,封声。字亦作蘴、作菘。——《说文》

    采葑采菲。——《诗·邶风·谷风》

  2. 即芜菁,又名蔓菁。一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

  3. 另见fèng

详细解释

fēng

名词

(1) 蔬菜名

葑,须从也。从艸,封声。字亦作蘴、作菘。——《说文》

采葑采菲。——《诗·邶风·谷风》

(2) 即芜菁,又名蔓菁。一种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

(3) 另见 fèng

fèng

名词

(1) 菰根,即茭白根

四面湖泽,皆是菰葑。——《晋书·毛璩传》

(2) 又如:葑田(长满菰根的水田;在沼泽上,以木作架,上铺泥土,作为种植水生植物的农田,叫葑田,也叫架田);葑炉(用葑田泥土制成的炉子)

(3) 另见 fēng

英语翻译

the rape-turnip

方言集汇

◎ 粤语:fung1
◎ 客家话:[陆丰腔] fung1 [台湾四县腔] fung1 [客英字典] fung1 [海陆丰腔] fung1 [梅县腔] fung1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府容平聲開口三等pyung/pivng

百度释义

[ fēng ]

芜菁的古称。即蔓菁。

[ fèng ]

古书上指菰的根。

现代汉语词典

葑fēng
(名)古书上指芜菁。

葑fèng
(名)古书上指菰的根;即茭白根。

康熙字典

葑【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府容切,音封。菜名。《韻會》蕦蓯也。《詩·邶風》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傳》葑,須也。《疏》《釋草》云:須,葑蓯。《坊記》註云:葑,蔓菁也。《方言》云:蘴蕘,蕪菁也。陳楚謂之葑,齊魯謂之蕘,關西謂之蕪菁,趙魏之部謂之大芥。蘴與葑字雖異音實同,卽葑也,須也,蕪菁也,蔓菁也,葑蓯也,蕘也,芥也,七者一物也。《集韻》敷馮切,音豐。《詩》采葑采菲,徐邈讀作蘴。

《廣韻》芳用切,音湗。菰根也,今江東有葑田。《晉書音義》菰草叢生,其根盤結,名曰葑。《通鑑》魏明帝靑龍元年,陸遜入江夏,催人種葑豆。《史炤·釋文》葑,方用切,菰根也。江東有葑田。《胡三省註》按葑音封,菜也,亦謂之蔓菁。江東葑田,乃是葑泥,其深有沒牛者,此田又不產菰根。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葑【卷一】【艸部】

須從也。从艸封聲。府容切

说文解字注

(葑)須從也。邶風。采葑采菲。毛傳曰。葑、須也。釋艸曰。須、葑蓯。說文曰。葑、須從也。三家互異而皆不誤。葑須爲雙聲。葑從爲曡韵。單𧦝之爲葑。絫𧦝之爲葑從。單𧦝之爲須。絫𧦝之爲須從。語言之不同也。或許所據爾雅與今本異矣。坊記注云。葑、蔓菁也。陳宋之閒謂之葑。方言云。蘴蕘、蕪菁也。陳、楚之郊謂之蘴。郭注。蘴舊音蜂。今江東音嵩。字作菘也。玉裁按。蘴菘皆卽葑字。音讀稍異耳。須從正切菘字。陸佃、嚴粲、羅願皆言在南爲菘。在北爲蕪菁、蔓菁。若菰葑讀去聲。別是一物。从艸。封聲。府容切。九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