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铛
繁体
茗鐺
注音
ㄇ一ㄥˊ ㄔㄥ
词语释义
即茶铛。
词语解释
即茶铛。
《新唐书·韦坚传》:“ 豫章 力士甆饮器、茗鐺、釜。”参见“ 茶鐺 ”。
引证解释
⒈ 即茶铛。参见“茶鐺”。
引《新唐书·韦坚传》:“豫章力士甆饮器、茗鐺、釜。”
茗铛的网络释义
茗铛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名声。本义:早采的为“茶”,晚采的为“茗”。后泛指茶)
(2) 同本义
晚采者为茗。——《封氏闻见记》
(3) 又如:茗纹(茶);茗旗(初生的茶芽);茗地(栽种茶树的地方);茗舌(茶芽。谓茶芽嫩如雀舌者);茗花(茶树开的花)
(4) 指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的饮料
泉而茗者(名词。用如动词:喝茶)。——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世说新语·纰漏》
渴饮茗汁。——《洛阳伽蓝记·正觉寺》
(5) 又如:茗谈(饮茶并小叙);茗汁(茶水);茗柯(指茶);茗饮(饮茶;茶)
形容词
假借为“酩”。酩酊,大醉的样子
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世说新语·任诞》
英文翻译
tea; tea plant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ming5
◎ 客家话:[宝安腔] miang2 men3 men2 [海陆丰腔] miang2 men2 men3 [客英字典] men3 miang2 men2 [台湾四县腔] miang2 men2 men3 [客语拼音字汇] men3 min2 [梅县腔] miang2
◎ 潮州话:毛英5 毛英2 ,mêng5 mêng2(mêng méng)
◎ 客家话:[宝安腔] miang2 men3 men2 [海陆丰腔] miang2 men2 men3 [客英字典] men3 miang2 men2 [台湾四县腔] miang2 men2 men3 [客语拼音字汇] men3 min2 [梅县腔] miang2
◎ 潮州话:毛英5 毛英2 ,mêng5 mêng2(mêng mé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一迥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茗 | 莫迥 | 明 | 青開 | 上聲 | 迥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mieŋ | mengx/menk |
详细解释
chēng
名词
(1) 温器,似锅,三足 。如:酒铛;茶铛;药铛
(2) 烙饼或做菜用的平底浅锅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唐· 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铛头(厨师)
(4) 另见
dāng
名词
(1) 锒铛。锁系囚人的铁索
铛,锒铛也。从金,当声。——《说文》。按,锁曰锒铛。
(2) 女子的耳饰
足履革屣,耳悬金铛。——《北史》
(1) 钟鼓的声音
铛铛晓漏。——徐陵《与杨仆射书》
(2) 又如:铛铛
(3) 另见
英文翻译
frying pan; warming vessel
方言集汇
◎ 粤语:cang1 do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