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荈

míng chuǎn [ ming chuan]
注音 ㄇ一ㄥˊ ㄔㄨㄢˇ

词语释义

泛指茶。

词语解释

  1. 泛指茶。

    《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三》:“令访 昌祚 在 湖南 遭变之时,亡失纲运之数,命依数偿之,给茗荈万八千斤。”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茶》:“ 景德 中,尝乘边备之急,而仓卒变法,高塞下入粟之虚直,易 江 淮 茗荈之寔,其厚利悉归於商人矣。”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一》:“传虽称 羽天宝 中为州伶师,然其时固未尝以茗荈著也。”参见“ 茶荈 ”。

引证解释

⒈ 泛指茶。参见“茶荈”。

《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三》:“令访昌祚在湖南遭变之时,亡失纲运之数,命依数偿之,给茗荈万八千斤。”
宋曾巩《本朝政要策·茶》:“景德中,尝乘边备之急,而仓卒变法,高塞下入粟之虚直,易江淮茗荈之寔,其厚利悉归於商人矣。”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一》:“传虽称羽天宝中为州伶师,然其时固未尝以茗荈著也。”

汉字详情

míng [ming]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QK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TNIR
四角: 446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名声。本义:早采的为“茶”,晚采的为“茗”。后泛指茶)

(2) 同本义

晚采者为茗。——《封氏闻见记》

(3) 又如:茗纹(茶);茗旗(初生的茶芽);茗地(栽种茶树的地方);茗舌(茶芽。谓茶芽嫩如雀舌者);茗花(茶树开的花)

(4) 指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的饮料

泉而茗者(名词。用如动词:喝茶)。——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下饮,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世说新语·纰漏》

渴饮茗汁。——《洛阳伽蓝记·正觉寺》

(5) 又如:茗谈(饮茶并小叙);茗汁(茶水);茗柯(指茶);茗饮(饮茶;茶)

形容词

假借为“酩”。酩酊,大醉的样子

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世说新语·任诞》

英文翻译

tea; tea plant

方言集汇

◎ 粤语:ming4 ming5
◎ 客家话:[宝安腔] miang2 men3 men2 [海陆丰腔] miang2 men2 men3 [客英字典] men3 miang2 men2 [台湾四县腔] miang2 men2 men3 [客语拼音字汇] men3 min2 [梅县腔] miang2
◎ 潮州话:毛英5 毛英2 ,mêng5 mêng2(mêng mé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一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迥青開上聲開口四等mieŋmengx/menk
chuǎn [chuan]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QAH
五行:
仓颉: TNIQ
四角: 44250

详细解释

名词

采摘时间较晚的茶

荈:茶叶老者。——《玉篇》

槚,苦荼。——《尔雅》。晋· 郭璞:“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昌兖仙A合上聲合口三等仙Achjyenx/tcveentɕʰĭwɛn

茗荈的同拼音词语